2月初,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今后10年的质量发展和质监工作的方向。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纲要》,是我们质检人在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纲要》贯彻落实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纲要》在质量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笔者认为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要克服和防止“三种思维定势”。
制定措施就是落实的思维定势。有些单位在落实某项工作和任务时,总是习惯性地把制定的措施当成已经落实的内容来讲。其实,这项工作仅仅是启动和开始阶段。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不能否认,在《纲要》的贯彻落实中制定科学的适合本单位本部门的措施,对更高标准地完成《纲要》的贯彻落实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措施制定科学了,就会为以后的具体工作打下坚实良好的组织基础。但如果认为把措施制定好了,就等于贯彻落实工作做好了的思想,是万万要不得的,也是要克服和杜绝的。因为在《纲要》的贯彻落实中,制定措施只是贯彻落实的一个环节或一个组成部分。因为要想全面贯彻落实,不仅要制定科学的实施措施,还要在组织形式、人员、财力、物力等诸多方面给予足够的保证,才能使贯彻落实工作不流于形式。
抓好宣传就是落实的思维定势。宣传《纲要》,是贯彻落实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让社会公众和广大质监工作人员了解《纲要》制定的社会背景、意义等方面的一个有效的方式。只有宣传工作做好了,才能使《纲要》贯彻落实得到更多的理解支持。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把宣传工作作为整个落实工作来,热衷于罗列发了多少宣传单,组织专家办了多少场讲座、悬挂了多少个过街横幅等等,认为这些东西做好了,就是把《纲要》贯彻落实到位了。这种“窥一斑知全豹”的自我满足型的思维方式,在《纲要》的贯彻落实要坚决杜绝。
出点成绩就是落实的思维定势。在贯彻落实《纲要》的过程中,为了推广好的经验和方法,让更多的单位和部门提高工作质量,有关领导部门总是要对在某个贯彻落实环节上做的好的单位进行表彰,这是整个贯彻落实工作的需要,本无可厚菲。如果有的单位在《纲要》贯彻落实工作,不是把主要精力都用在抓好基础性工作落实上,而是考虑能不能引起上级领导机关的注意,能不能上面出名挂号,进而热衷于搞“单项冒尖”“装璜门面”。一厢情愿地认为我做出了成绩,上级也肯定了,就证明单位的贯彻落实就做好了。其实,贯彻落实《纲要》一个系统的、科学的、长期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某个环节做出了点成绩,才是万里长征走好了第一步,以后还会有大量的工作要去落实。
因此,在贯彻落实《纲要》的实践中,只有比较好的克服这些不良倾向,进一步端正工作指导思想,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工作,才能使《纲要》真正溶入工作、进入头脑,进而升华成一种工作的动力。(甘信军)
甘信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