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业大市的湖北省枣阳市,过去由于没有叫得响的品牌,该市的农产品虽优却名气不大。为此,他们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生命线来抓,在枣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枣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全市开展了水果标准化种植的“两个一工程”,即标准化种植为第一和水果质量安全为第一。为从根本上解决果农增产不增收的问题,该局织织专 业 技术人员深入到果园的田间地头,结合果农的实际有针对性地从品种繁育、果园管理、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方面分别制定标准,为便于标准化管理,他们把全市的200余家种植大户划分为4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立建全桃子标准种植体系,对水果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等环节提供技术服务。在“两个一工程”实施中,枣阳质监局把制定各推广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生产技术品质标准作为打进绿色食品市场的首要工作来抓,实行了“从土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一改过去那种果树有病就用药、随意乱施肥的管理模式,把安全合理使用农药与果树日常整枝管理结合起来,指导农民预防预测、对症下药,适时防治用标准化生产来控制农药污染。经过标准化种植,枣阳的平林油桃、汉光白桃被评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在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上,该市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并对获得认证的农产品实行分级包装和标识上市,对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实行挂牌亮证经营,并依托重点协会、重点基地和大型市场,使品牌农产品价格平均高于其他农产品价格25%以上,让农民在效益对比中主动选择品牌农产品生产。经严格审核,全市共向农民发放“放心菜”、“放心面”销售证2000余个,给158家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授予市场准入资格,并把20余家尚未达到标准的企业拒之门外。在法规督导上,该市在3年内共查处了损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劣质农产品案件6起,并将这些典型案件曝光。
该市还利用“专家讲师团”和乡镇农校进行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平均每年培训品牌农产品生产能人600名以上。他们通过“公司+协会+农户”和“科技组织+协会+农户”等形式,让农民按照龙头企业和科技组织的技术指导从事生产,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扩大覆盖面。3年来,全市共引进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组建了以科技组织为主的农村专业协会37个。依靠这些载体,全市打造了生猪、优质稻、瓜果、蔬菜、面条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9个,联结农户15万余家,使80余万农民成为品牌农产品生产的主体。
目前,枣阳市按照绿色、无公害等标准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面积34万亩;有24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久哥”、“三杰”、“贤德”、“德林”、“章陵”牌面粉、面条、“枣平”牌大米、“四井岗”油桃等6类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011年末,这个市经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种植面积为113.6万亩。仅靠品牌拉动的影响,3年来该市农民增加收入总额已达3.4亿元。(孟宪胜)
孟宪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