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波首条两岸直航化工班轮航线“中化成都”轮停靠镇海口岸16号化工泊位,镇海检验检疫人员按照国际航行船舶风险分析体系要求和船舶检疫相关规定对该轮实施了电讯检疫。这是镇海口岸自2009年开展国际航行船舶风险分析体系探索以来,首次运用分析评估结果指定便利化检疫方式,也是继2009年新的船舶检疫监管模式在镇海口岸上线运行以来,该体系结出的又一硕果。
为规范船舶检疫监督工作,确保国境口岸卫生安全,防止疫病疫情传入传出,同时提高口岸效率,从2009年开始,镇海办开始积极探索国际航行船舶风险分析体系建设,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通过建立科学工作流程,依托风险评估,结合信用管理,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平均用力,进行有效监管和高效便利服务的新模式探索思路。
根据分阶段扎实推进的风险分析体系建设方案,镇海办采取“三破三立两结合”创新性开展对船舶检疫监管新模式的探索,建立了科学高效、相互监督、科学透明的检疫流程,破解船舶检疫计收费难题;并以数据库为基础,结合诚信和风险管理,创新船舶检疫监管的新模式。新模式运行两年多来,镇海口岸先后对5000余艘次船舶和口岸20余家代理企业进行了风险分析评定,并建立了相应的船舶风险数据库和信用数据库。在该模式指导下,镇海口岸船舶检疫工作疫情检出率逐年增加,卫生检疫执法水平不断提高,口岸检疫秩序日趋规范,通检速度大幅提升,得到船方、代理及港务等多方好评。这些探索作为宁波局船舶检疫监管业务改革的试验田,也为宁波口岸甚乃至全国船舶检疫监管工作提供一种参考,在提高疫情、疫病发现和控制能力,避免监管漏洞的同时,及时把握监管重点,提高检验检疫效率,保障国门安全。
此次,镇海口岸再次成功运用国际航行船舶风险分析体系对入境化工班轮实施电讯检疫,标志着镇海口岸对国际航行船舶风险分析体系的探索和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步。通过创新性的运用国际航行船舶风险管理体系,在综合评定基础上对该轮实施电讯检疫等便利化检疫措施,既提升检疫方式选择的科学性,提高了船舶检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又缩短了船舶通检时间,提高了货物周转速度和港口利用率,进一步提升了检验检疫人员加强执法把关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船舶检疫工作是检验检疫部门在国境口岸设立的首道“屏障”,也是当前口岸核心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镇海办将通过不断国际航行船舶风险分析体系建设,科学有效地确定检疫方式、结合信用管理和风险管理确定检疫力度并不断加强人员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船舶检疫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以更好的保障口岸安全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镇海检验检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