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米之乡打造“水产航母”
湖北洪湖市成为湖北省首个淡水产品标准化示范市
□ 鄂 站
“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
湖北洪湖市地处江汉平原东南端,全市水域面积860平方公里,可开发水产养殖面积8.04万公顷,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百湖之市”、“鱼米之乡”的美誉。其中,洪湖是全省第一、全国第七大淡水湖。
洪湖辽阔的水域孕育出丰富的水产资源,到目前为止,洪湖水产养殖面积达6.7万公顷,年总产量40万吨,淡水养殖居全国县(市)第一。
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洪湖人,一直做着水的文章。特别是近年来,在“质量兴省、标准先行”主题活动的指导下,洪湖紧紧围绕“工业兴市、重抓水产”的战略部署,从2008年开始,全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积极争创全省淡水产品标准化示范市。示范3年,到2011年11月底,洪湖成功摘取全省第一个“淡水产品标准化示范市”的桂冠,成为湖北省委、省政府建设“三大水产航母”战略的先锋队,其“洪湖渔家”生态鱼品牌航母正扬帆起航,驶往祖国的大江南北。
示范3年主要成就概览:
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质监、农业、水产等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
建成三大体系:水产标准体系、检测监督体系、标准推广体系。
形成六大板块:戴家场镇黄鳝网箱标准化养殖板块、瞿家湾镇无公害莲藕标准化种植板块、黄家口镇无公害甲鱼标准化养殖板块、滨湖办事处无公害河蟹标准化养殖板块、龙口镇无公害银鲫标准化养殖板块、螺山镇无公害小龙虾标准化养殖板块。
制订标准体系:在收集整理《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等相关养殖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国制定了黄鳝、河蟹、鳜鱼、甲鱼4个品种的省级地方标准和25个水产地方标准,制(修)订企业产品标准、工作标准78个,初步形成了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融养殖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及相关工作标准于一体的标准体系。
创新养殖模式:在全国范围内首创“虾稻连作、鱼鳖混养、蟹鳜套养”等标准化养殖模式。
呈现八大特色:规模大、模式优(由“大养蟹”到“养大蟹”、由“精养”到“轮养”,形成了“稻虾轮作”、“鱼鳖混养”、“蟹鳜套养”等经典的养殖模式)、环境佳、标准新、板块亮、产业全、品牌响、效益好。
初现标准格局: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
凸显品牌效应:培育中国名牌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各类名牌产品84个。其中1个中国驰名商标(洪湖清水大闸蟹)、1个中国名牌农产品(德炎淡水小龙虾)、2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湖北名牌产品、4个有机食品、14个绿色食品、59个无公害水产品。
数据反映成效:水产养殖面积达6.7万公顷,居全国县市第一。其中,六大板块标准化养殖、种植面积达3.76万公顷,比示范前增加了0.95万公顷;水产品加工能力突破20万吨,全市水产业产值达到40亿元,比示范前增加24.4亿元,水产业产值跃居农业总值的80%以上;养殖示范户人均年收入达7800元,比示范前增收1800元。
龙头企业代表:德炎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按照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美国FDA和欧盟EEC卫生注册、BRC全球食品标准认证和良好农业规范认证,企业已发展为集加工、贸易、物流、科研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地方政府肯定:洪湖市委书记邹太新说,农业标准化有效提升了洪湖水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今后仍将专班不撤,人员不散,工作不停,紧紧围绕水产标准化,进一步做好大文章,把示范市建设的经验向广度、深度推广,让更多具有洪湖特色资源的产品按照标准化模式进行生产,促进洪湖特色水产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实现由水产大市向水产强市的转变,实现由省级示范市向国家级示范市的升级。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