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质监系统打假扶优协作机制日臻完善
结网打“大鱼” 协作显威力
□ 易冬梅 李 伟
本报记者 张 华
2011年,湖北省武汉市质监局查处的武汉安康活塞环有限公司生产假冒世界知名品牌活塞环一案,涉案金额720万余元,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双打”十大典型案例。“这是我省质监打假扶优协作机制日臻完善后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湖北省质监局副局长周德文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10年12月29日,湖北省质监局在武汉召开第四届打假扶优协作年会。与会的17个市、州执法机构负责人与43家名优企业的代表,一致讨论通过了新的《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打假扶优协作网章程》。首次提出了“建立全省违法案件查处、移送和打假联络、联动机制,成立执法打假重案专家组,加强各市、州、县办案经验交流,强化重大案件办理和执行力度,提高办案质量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大对湖北省名优企业产品保护力度,对涉及假冒名优企业及产品的投诉举报事项优先办理,确保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为保障打假扶优协作网正常高效运行,《章程》还制订了“年会”、“联席会议”、“会商协调”、“联手打假”、“情况通报”5项协作机制。这标志着湖北省质监打假扶优协作网经过4年运行后正式建立,协作机制初步形成。
记者获悉,该协作网始建于2008年,由湖北省、市、县三级质监部门联动参与,协作企业均为中国名牌或湖北名牌企业,基本涵盖了钢铁、石化、纺织、食品等主要行业。去年,湖北质监打假扶优协作网威力再显,共出动执法人员60660人次,查处假冒伪劣违法案件7099起,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案件45起,端掉制假黑窝点204个,查获假冒伪劣产品货值10773万元。一条条假冒伪劣“大鱼”纷纷落网。继涉案金额720万余元的武汉安康活塞环有限公司生产假冒世界知名品牌活塞环一案之后,湖北省质监局稽查分局又查处了武汉市熙来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销售假冒名酒大案,查处假冒茅台、五粮液、拉菲等国内外著名品牌酒类产品共10余万瓶,涉案金额达300多万元;十堰市质监局依法关停取缔违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77家。
湖北周黑鸭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富裕说:“自2007年起,市场上不断出现各种从门店招牌、产品包装、柜台装潢甚至到员工着装的假冒和模仿周黑鸭的不法经营者,使我们遭受了巨大损失。2010年,我们与质监部门紧密协作,及时查处假冒周黑鸭违法生产销售行为70多起,捣毁假冒生产窝点10多个,不仅有效遏制了侵权行为的蔓延,而且维护了周黑鸭的品牌形象和我公司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周黑鸭’的快速发展。”
据协作网成员单位、襄阳市质监局局长陈运喜介绍,2011年,该局紧紧围绕重点产品、知名品牌、重点区域开展整治,先后查处假冒名优产品案件40余起,端掉黑窝点8个,涉及国内外知名品牌80多个,为企业和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00余万元。“襄阳之所以在打假扶优方面能取得比较大的成绩,是全省打假扶优协作网显示了威力。”陈运喜如是说。
据悉,湖北省质监打假扶优协作网的建立,有效打击了一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损害名优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分子,净化了湖北的市场环境和投资环境,让名优企业有了更足的发展信心,也吸引了一批国内知名企业落户湖北。
2011年6月,湖北省质监局根据山东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的举报,及时查处了随州某公司生产假冒“史丹利”品牌化肥的行为,并将该违规企业彻底关停。为此,临沂市肥料协会副会长、政协委员、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老总专程来湖北,给省局送来“打假扶优,为民造福”的锦旗,十分赞赏湖北的投资环境,当即决定在宜昌投产新建一家高标准的化肥生产企业。
湖北省质监局局长王泽洪强调,政府部门的监管和企业自身的发展,不能简单看成是矛盾的对立面,还要看到两者是相互影响的统一体。没有政府部门有效监管,就没有企业的自律;没有企业的自律,单凭政府部门的监管解决质量安全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打假扶优机制,要最大限度地把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力量,从相互抵触,变为有效整合,最终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共同目标。《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