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专题:稳进2012
近年来,“瘦肉精”、“地沟油”、“红酒掺假”、“染色馒头”等事件不时出现,引起人民群众的普遍担忧。虽然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下大力气从严监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食品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湖南省政协委员、省质监局副局长甘跃华今天表示,湖南要站在保民生、保安全、保发展的高度,对食品安全问题在综合治理上再下猛药。
建议一: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食品安全法》虽已实施两年多时间,但配套的机制还不完善。在责任上,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还没全面落实,政府负总责的要求还没完全到位,监管部门的职责还没充分履行。在监管力量上,一些监管部门存在人员编制严重不足等问题。比如,湖南给予省市县三级质监部门的食品监管人员编制尚没有一个,只是要求质监部门自行设法从其他岗位调剂了46个,人均监管的企业和小作坊多达500多家(其中人均监管企业数173家),力不从心的程度可想而之。在监管模式上,存在重扶持产业、轻强制退出,重质量结果监管、轻企业行为监管等问题,等等。
因此,全社会要树立食品安全的根子在生产经营者的观念,生产经营者要主动承担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政府要将食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范畴来对待,按《食品安全法》找准定位,并建立监管责任网络,严格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和问责制。将省市县三级食安办设为政府常设工作机构。尽快研究解决有关监管部门人员编制严重不足等问题。监管部门要建立与安全工作性质相适应的工作模式,以严字当头为原则,以“三个并重”(即:实施准入制度与实施退出制度并重、事前预防与事后查处并重、对行为监管与质量结果监管并重)为方针,更加注重落实责任,更加注重工作的及时性,更加注重铁面无私。
建议二:加强食品科学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技术的推广
建筑行业有许多建筑设计研究院,工程机械有专门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但食品安全这一“天大的事”,其科技攻关却少有专门的科研机构来开展,开设食品专业的高校和职业院校也较少。目前,全省只有4%的院校设有食品科研机构,只有1‰的企业设有省部级食品工程技术中心,只有13%的高校和职业学校开设食品专业,全省学食品专业的专科和本科在校学生只相当于电子和自动化专业的9%。这与湖南规模以上食品企业产值2600多亿的规模极不相称。由于缺乏研究,导致一些地方标准与国家新的规定不符;由于缺乏科研机构和人才,还有一些传统食品没有来得及作风险评估;由于缺乏对检测方法的研究,出现了地沟油检测不出等困难;由于食品教育培训跟不上,从业人员缺乏食品基本常识较普遍,等等。
因此,要大力发展食品科研和教育培训事业。出台政策鼓励有关院校、检测单位、企业等根据各自特点增设食品科研机构,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实施标准化研究、风险评估等项目。有关院校要对食品教育扩充专业、扩大招生;要借鉴“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做法,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监管部门进行行政许可时,要把从业人员的必备技能作为审查条件,对达不到要求的一律拒之门外。
建议三: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
欧美等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监督上更多的是依靠社会力量,消费者怀疑自己购买的食品有问题,一般直接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如果检测结果不合格,则通过消费者组织或委托律师进行索赔或向法庭提起诉讼。根据美国的法律,食品企业因其食品不合格要承担的赔偿费和罚款有时高达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美元,足以导致企业破产。相比之下,我国的社会监督作用远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因此,全社会要强化食品安全人人有责的观念。要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关于消费者可按不安全食品价款的10倍对生产经营者进行索赔等规定,增强人民群众维权意识和监督意识;司法部门要为公众的食品安全维权提供必要法律援助;要依法及时公开食品安全信息,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要畅通维权和监督渠道,健全投诉举报制度,重奖举报属实者。
建议四:着力解决食品生产经营过于分散的问题
从生产加工环节来看,全省食品生产加工单位中,年产值在30万元以下、员工在10人以下的小作坊和微小企业占80%以上。这些小作坊和微小企业分布散、问题多。另外,小作坊一般集中在城区、街道、乡镇,而有的监管部门在这一级没有监管机构。
因此,要坚持“抓大不忘小”的原则,以超常规的措施推进食品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引导小作坊和微小企业进园区做大做强,形成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推进标准化生产,打造共同品牌;尽快出台食品小作坊、小摊贩监管地方性法规,针对小作坊不适宜分段监管的实际,可考虑由地方政府成立小作坊综合执法机构。
建议五:全面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食品安全问题根本上是社会诚信问题。要以“抓两头、提中间”,即抓标杆示范,抓失信打击,提升中间企业群体的诚信水平为思路,加大诚信体系建设;要让诚信教育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在全社会形成重法纪、讲诚信、守秩序的良好氛围;建立生产经营者诚信信息平台,并与征信体系相对接;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打击力度,大大提高失信成本;实施“黑名单”制度,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在银行贷款、建设用地、供水供电等方面形成围追堵截之势;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10年内严禁再次从事食品生产经营;要加大对失信、违法等行为的曝光力度。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