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总局召开“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专项“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验收会议
五大课题通过专家组验收
本报讯 (记者徐建华)在听取了课题组的课题验收汇报、审阅了课题组提交的验收资料、经过质询和讨论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专项“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中的5个课题,近日在北京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
9月17日和9月20日,国家质检总局先后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专项“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验收会议。验收会上,专家组对接受验收的5个课题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专家组认为,这5个课题很好地完成了课题设立之初提出的研究目标和任务,研究技术路线正确,方法科学,管理有序,经费使用合理,达到了考核指标,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这5个课题通过验收。
据了解,此次通过专家组验收的5个课题分别是:资源节约关键技术标准研制、重要基础性技术标准研制、重要公益类技术标准研制、标准化共性技术方法研究及标准研制和人体安全重要技术标准研制。5个课题全部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负责承担,于2006年11月正式启动,2009年年底相继完成。
据介绍,《资源节约关键技术标准研制》课题紧扣我国资源节约工作的迫切需求,选择工业节能、农业节能、工业节水、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和替代能源6大重点领域中的关键技术标准问题开展研究,研究制定了一批国家急需的资源节约关键技术标准和检测方法,提出了钢铁、纺织、造纸和炼油等高用水行业节水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节水型企业评价制度等。该课题已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标准委等部门、行业协会,以及相关企业制定产业政策、淘汰落后产能、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及企业能效对标等工作中得到了应用,并实现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重要基础性技术标准研制》课题围绕人体尺寸、快速抽样检验、食品感官分析、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及风险管理等方面,开展了重要基础性技术标准与相关系统研究,建立了部分重要领域的基础性技术标准体系,开发了5套软件系统工具,取得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重要公益类技术标准研制》课题在公益类技术标准的分类、制定原则、共性方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成果。该课题中“社会责任关键技术标准研究”适时提出应加强针对ISO 26000国际标准的应对策略和风险控制研究的建议,此项建议已获得国家认可,并批准列为专项研究课题。
《标准化共性技术方法研究及标准研制》课题在6个标准化共性技术方面进行了研究。该课题提出了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方法,构建了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标准中涉及知识产权问题的处理建议,对国家标准中的产品标准提出了优化调整的相关对策,创建了标准管理创新和科技成果评价方法,开发了科技成果评价工具,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人体安全重要技术标准研制》课题构建了消费品安全标准体系、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标准体系、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标准体系、产品缺陷与安全管理标准体系,研制了系列标准,进行了应用示范,具有导向作用和指导意义。
据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是经国家科教领导小组批准,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正式更名的国家重要科技计划。更名后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将以加大对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的投入、体现自主创新为主要特点,全面为攻关计划提供支撑。“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作为支撑计划首批重大项目之一,将对促进我国标准化发展两个阶段目标的实现发挥重要作用。
2006年8月31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通过专家论证。2006年10月16日,国家科技部正式下发《关于开展“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将“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正式列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并委托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作为项目的组织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