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重法尚韵 蕴情寄义——魏传忠书法作品赏析

2012-09-24 07:44:55    中国质量万里行        点击:

重法尚韵 蕴情寄义

——魏传忠书法作品赏析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

毛泽东《清平乐·会昌》

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佛经语句

观魏传忠先生书法作品有感

    □ 饶宗颐

    在重商轻文的当下,我欣喜地看到有一批天赋好、造诣深、能破立、善标新的书坛新人,为略显寂寥的书坛添薪加柴且使之活跃亮堂了许多,传忠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典型。

    观魏君作品及习书历程,给我留下三点深刻印象。一乃重创新。魏君博览善学、精钻细研,食古能化,习书临帖既能“入得去”,又能“出得来”,继承中有发现、有创新,形成了自己重法尚韵、蕴情寄义的独特风格。如其楷书受颜体法度严谨之影响,端庄中透着阳刚之美,君子之风跃然纸上;再如其狂草,其运墨之浓淡、轻重、枯润、明暗、薄厚、清浊关系处理得当,且富于变化,或纵横奔放,或行云流水,或苍劲矫健,既有张旭草书的疏放癫狂,又有怀素的玄意挥洒,与其为人之洒脱磊落相合。二乃重恒心。魏君自幼随父习字,后又师从名家,凡40余载。感其无论节气是寒是暑,无论环境是顺是逆,无论职位是落是升,皆能坚持每日习书,经年不辍,在浮躁急功之时下诚难能可贵也。三乃重润身。魏君深谙“文以养德”之道理,身至高官且能重廉尚洁,其云与“习书静心”不无关联。凭籍泼墨临池,一可消除平素公务劳顿之身倦,二可锤炼不为社会积习所染之品德,三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可谓受益良多,亦为吾辈所深省也。

    (作者为我国文化名家、书画大家)

名家评集

    赵长青(中国书协驻会副主席)

    传忠先生工作之暇酷爱书法,其草书结体严谨、重骨力、求变化,用笔沉稳雄健,给人以凝重生辣、遒劲洒脱之美感。其大草榜书作品,注重笔法、墨法、章法之巧变,传统经典与时代审美之融合,方整雄强、恣肆奔放、大气磅礴而意趣盎然。

    言恭达(中国书协副主席)

    传忠君幼承家训,劬古好学。为官数十载,临池不辍。潜心悟道,染翰寄怀。自云习书三昧——可修身养性,可载道育人,可厚谊惠友。大凡书家,与古为徒,师心为最。传忠君魂铸精诚,道求本色,二王入途,涉足汉魏,问津子昂旭素,所作行草,隽永跌宕,沉厚洒脱大气充沛,意态自如,可谓:根之茂者实遂,膏之沃者光晔。

    胡抗美(中国书协副主席)

    传忠先生近年对行草书用功颇勤,用心临摹,努力在基本功上下真功夫。他的书法取法魏晋二王帖学一脉,立足传统,不断锤炼用笔与结体;章法处理能够从宏观整体出发,追求大气势的审美效果,相信传忠先生的书法艺术之路越走越宽广,从一个高度走向另一个高度。

    叶培贵(中国书协理事、首师大教授)

    传忠先生之书,如其为人,以厚重沉着为表,而机智敏悟为里。笔墨有力,绝无绵软之庸手;体段洒脱,时有出人意外之妙趣。于政务繁冗之暇,而沉潜若此,造诣若此,令人钦仰。

相关新闻: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声明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 - 2015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