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9月先锋
2009-09-04 点击:次
今日阅读:1952年
报刊检索:人民日报
刊登日期:1952.09.06
原文标题:
北京被服厂是怎样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的
作者:魏如蕙
点评人:刘伊婷
原文选摘 在本班推广徐勋先进经验时,大多数工人都认为是窍门,愿意学习,但也有少数工人不满意。有的工人认为:“这算不了什么,只是做法不同。”也有人说:“他的地方好,机器好,年轻力壮。”针对这一情况,领导干部便用实际事例来教育大家,推动大家学习。并决定用测定操作时间的方法来总结徐、刘二人的先进经验。根据测定,徐勋产量高、质量好的原因是:机器停得少。刘奎振在机器开动中间虽然要停几次机器,但是他拿活的动作快,放活的地方合宜,因此,刘奎振同样可以多做活。根据测定的结果,工会又召集了几次座谈会,征求全体工人和技术人员的意见。经过这样的总结和广泛地征求群众的意见,徐、刘二人的操作方法便被群众公认为先进经验了。
首先在第一缝纫部发动了积极分子学习。在取得一定成绩后,又组织了三十余人参加的小型表演会,这个表演会带动了第四工段的工人普遍学习先进经验。根据学习的情况,领导干部又召开了几次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在本厂党委的领导下,又组织了党、行政、工会、青年团的干部和工务科的技术人员到现场实际了解,分析工人的动作,这样就更丰富了这个新操作方法的内容。最后,举行了全厂性的技术表演大会,推动了全厂学习先进经验、找窍门的高潮。
点评 1952年,并不是品牌盛行的年代,但在当时的企业之间,流传着一些响当当的特殊“品牌”———郭瓦廖夫、郝建秀、屈士恒、刘长福、王占文、徐勋、刘奎振……这些不仅仅是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而是某些工作方法、生产经验广受认可后约定俗成的质量代名词。
当然,这些特殊的“品牌”并不对应某种具体产品,而是代表一些卓越的工作方法或者经验。因为,这些名字背后的个人或者团队(小组),要么在质上有过人之处,要么在量上高人一等,更多的是两者兼备。这有点类似,如今一提起李素丽,就会联想到优质的公交服务质量一样。
当然,创此类“品牌”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突出某一个人或者团队(小组),也不局限于宣传某一企业,而是广而告之,让更多企业和劳动者从中“取经”,力争成为下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扫码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