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店日用品之都”扬州杭集镇市场调查
中国质量万里行
文/黄荣东
每一个入住酒店的人,都会用到牙刷、牙膏、香皂、洗发液、沐浴露、拖鞋等俗称“6小件”的消费品。虽是些不可或缺但毫不起眼儿的小东西,江苏省扬州市杭集镇却能把握商机,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做出了大名堂,现已成为“中国酒店日用品之都”,仅牙刷一项,年产就达到50亿支,销售额20多亿元,占领了全国80%和全球30%的市场,成为“中国制造”的又一个骄傲。
在如此庞大的数量背后,由于此类产品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酒店业的利益,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10月的阳光依然明媚,地处苏中的杭集镇一片忙碌。
这里的物流业非常发达,24小时来往的货车不断——这里便是中国酒店一次性日用易耗品最主要产地,素有“中国牙刷之都、中国酒店用品之都”之称的扬州市杭集镇。
其中,仅牙刷单个指标,便占全球市场的30%、全国的80%。作为全国最大的牙刷生产基地,国内酒店日常用品的三分之一出自这里,而杭集多家知名企业也是制定牙刷“国标”的参与者。
然而,尽管当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牙刷产业集聚的效应,其经济规模和效应已经凸显,但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牙刷产业并未彻底转型升级,体现出传统产业在现行经济条件下发展的尴尬。
同时,以牙刷为代表的酒店一次性用品,在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快捷卫生的同时,其质量参差不齐也是不能回避的事实。
维权之繁:产品太小 得不偿失
“还没用完就搞得满嘴是牙刷的塑料毛,简直无法忍受。”谈起酒店一次性用品,9月16日,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李小姐满腹怨气地告诉笔者。
而用过劣质的洗发液之后头发痒痒了好多天,牙膏则是硬的,挤不出来。“如果不是自己忘记带,我是肯定不愿意用的。”
笔者近日从江苏省消费者协会了解到,近年来,许多宾馆酒店因其一次性洗漱用品质量低劣引来消费者的投诉增多,但由于这些一次性产品本身价值不高,同时若投诉则要面对复杂的程序,许多消费者都忍气吞声,牢骚一番后听之任之。
随着时间的推移,隐身于宾馆酒店内的一次性用品问题越来越多。
笔者发现,一次性用品往往有着精美的包装盒,但只印有某某酒店标识,没有具体产地,肥皂、护肤露一样也是“不识庐山真面”。
从笔者在江苏境内的采访情况看,大多酒店的一次性用品,多为酒店本身从扬州杭集订做购买的。
“不仅一次性的鞋子是三无产品,连客房里的洗漱用品也是三无产品。”谈起久久连锁酒店的一次性用品,常州某灯具企业的陈先生也是满腹怨气,他告诉笔者,住的房间都还可以,就是一次性洗发液和牙刷等用品不怎么样。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档酒店开始逐步规范,但大部分中小酒店宾馆使用的产品在包装上只有酒店名称,体现产品质量的标志等含糊不清。与其他日用产品相比,由于隐身在众多宾馆酒店里,对这类三无产品专项检查较少。因此,宾馆内的一次性洗漱用品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多数消费者对酒店房间内摆放的一次性洗漱用品不满意,但问及是否愿意到有关部门投诉时,只有少数人表示如果有时间的话,愿意去投诉。当得知投诉程序复杂又要花很多时间时,大都摇头表示“得不偿失”、“很划不来”。
也许因为一次性洗漱用品的价值较少,笔者从消费者协会和质监部门都很难查找到相关的投诉记录。
对此,一位市民一言以蔽之:“为了几块钱的权益反复跑不值得,即使索赔成功又能怎样?”一位曾有过投诉经历的消费者陈先生告诉笔者,投诉这些酒店用品,不仅要有相关的入住证明和实物举证,而且投诉部门受理后,还要送相关检验机构检验产品质量,然后有关部门才出面协调。如果出差在外,谁耗得起时间?这位消费者还称,当时曾一时气愤找到投诉部门,当得知程序如此复杂,便打消了投诉索赔的想法,最后不了了之。
南京市工商局12315投诉举报中心副主任卞元清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这样的投诉还比较少,一方面消费者意识中都是向旅游主管部门投诉反映,或者忍气吞声不了了之。
卞同时表示,一次性洗漱用品大多直接与人体接触,如果卫生指标达不到要求,很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另外,长时间使用这类一次性消费品,还可能引发一些短期发觉不了的慢性疾病。因此,只要涉及到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都可以进行投诉,一经查实为假冒劣质产品,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查处。
生存之道:销量为王
扬州市邗江区杭集镇是中国的牙刷之都,这座位于扬州城东边紧邻扬州广陵产业园的小镇,曙光路横贯南北,路两边店铺林立,多数做酒店用品生意。
资料显示,杭集镇经销宾馆旅游用品的店铺有800多家,是我国宾馆旅游用品主要产地之一。这里销售的商品除了当地的品牌外,国内的一些知名品牌也是应有尽有,并且还拥有全国最大的酒店用品直销平台——锦都扬州国际酒店用品市场。
不过笔者在该市场发现,销售“三无”洗漱用品现象非常普遍。一些老板声称,因为价格便宜,品种又多,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商从这里发运货物。
“想要什么样的酒店用品,我这边应有尽有,什么样价格的都有,都是国标货。”市场里的一个商贩老板对笔者表示,酒店用品全套长期采购可以出到底价。
该老板介绍,其经销的牙刷有10多种,0.1〜0.3元/把,而肥皂是按照重量计算,每克约1分钱。
由于单价相当便宜,因此商贩主要靠数量,“比如牙刷,一般都要5000把以上才接单订货。”
笔者随手拿起一支白色塑料牙刷稍用力一试,牙刷上的塑料毛已掉下几根,老板见状解释,这些都是一次性用品,客人最多早晚用一次,用完就扔掉,质量太好就有点太浪费了。
“有专门的厂家生产,由于批量大,才会如此便宜,主要销到一些小型招待所。”老板表示。
而沐浴露、洗发液等,正货和次货的区别主要在于价格,正货贵一点,大概一吨货要贵至少1000多元,装成袋大概八九分钱左右,但订购量要在5000袋以上。
当笔者问及是否属于三无产品时,老板笑而不答。
业内人士表示,既然以数量作为盈利的模式,其质量必然无保证。
事实上,一次性洗漱用品是一个规模庞大并且产业链延伸极广的产业,由于行业不太规范,竞争也相当激烈。目前国家对酒店内配置的洗漱用品类产品没有统一标准要求,均由酒店自己选购配备。
在这个过程中,外资酒店多采取招标方式,在质量上把关较严,配置用品相对较好;而中小型酒店,为了降低成本,往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购和订制一些价格低廉的一次性洗漱用品。
笔者发现,同等星级酒店中的一套客房用具,价格相差能高达10倍左右。
在酒店用品供应企业中,除小部分企业规模较大外,大部分公司没有自己的生产车间,根据采购商要求,从不同生产厂家购货,而且大部分来自家庭作坊和地下工厂。而每年各类的酒店用品展会也为“劣质6小件”进入酒店提供了捷径。
业界观察者表示,随着宾馆酒店业竞争日益激烈,各家宾馆酒店纷纷把房价压低吸引顾客入住,为了节约开支,就只有把服务配置档次下降。
位于扬州市广陵区政府附近的石塔宾馆一位经理告诉笔者:“一次性洗漱用品虽然是小件,但作为易耗品,对整个酒店来说,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数目。酒店房间越多,这种开支和消耗也就越突出。因此,对于中小型酒店来说,在这些一次性的配置方面就是能省则省,想方设法降低成本,甚至购买三无产品。”
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无批准文号、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生产厂家名称的产品,严重违反了化妆品卫生管理有关规定。
以洗发液和沐浴露来说,是最易偷工减料、掺杂使假的产品,有的洗发液实际上就是小贩用水、香精和化工原料勾兑,买回来后再灌装到不同的小瓶里,有的则将上一位入住客人剩余的洗发液和沐浴露回收重新灌装。
卫生专家对笔者表示,一次性洗漱用品不仅感官和理化指标达不到标准,即使最基本的细菌含量等卫生指标也很难达到,很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而长时间使用这类消费品,还可能引发一些慢性疾病。
扬州苏北人民医院一位医师表示,使用劣质、假冒的沐浴露、洗发水等由于有效物含量和总活性物含量过低,不仅不能起到很好的清洁效果,这类用品严重超标的pH值还是造成皮肤过敏、发质受损的重要原因。
治理之忧:各方都有顾虑
南京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钱立根对笔者表示,尽管这些一次性用品既对酒店成本支出有一定的影响,又造成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但酒店想要对它说“再见”还很难,其存在仍然有着基础。
一是国人的习惯问题,一般出门在外,能使用酒店、宾馆提供的一次性用品都已经完全习惯了,而一旦取消该服务,则住宿费理应下调。
“很多饭店担心,取消一次性用品服务,可能会对入住率带来影响。”钱立根说。
而来自酒店方面的声音也表明,尽管一次性用品“不环保”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但由于担心引发顾客不满,酒店业尚不敢贸然取消一次性用品服务,最多也是在逐步地取消一些不经常用到的物品,但像牙膏、牙刷、沐浴用品等每天都要用到的是不会取消的。
据了解,消费者大多都表示,并不会因为酒店不提供一次性用品而不光顾,这类似“限塑令”出台后消费者自己拿袋子去购物的现象。
转变观念,仍需要一个过程的积累。
无可否认,宾馆酒店提供的一次性日用品为旅客带来方便的同时,惊人浪费已经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
其中,牙膏、香皂是酒店里浪费最严重的一次性物品,尤其是一次性香皂,一块大约25克,客人入住一天一般只使用四分之一左右,剩下的就连同包装一起扔掉了,第二天再换新的,牙膏、沐浴露等也是如此。
据有关部门统计,宾馆酒店都提供一次性用品,一年要耗掉资金数十亿元。每天早上,许多宾馆酒店清理出来的“6小件”堆积如山。
这不仅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而且对其焚烧或者填埋都会造成新的污染源,加重了环境污染治理的压力,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环境保护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降低一次性用品的更换频率、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提供种类、朝着环保的方向去努力……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
中国酒店协会绿色酒店办公室一位丁姓工作人员也指出:关键是引导消费者,让消费者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一方面,消费者要提高环保意识,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另一方面,酒店需将服务品质与是否提供一次性用品分开,不提供一次性用品并不等于服务不好。
眼下已有不少酒店开始对一次性用品服务进行改革,比如,提供大瓶洗手液、沐浴液、洗发液给客人使用,通过提供免费早餐、馈赠节能环保纪念品或给予房价折扣优惠等方式鼓励消费者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在客房里为客人准备了“环保卡”,客人可以自主选择是否每天需要清洗床单,更换可以继续使用的一次性用品,以减少资源和一次性用品的浪费等。
但市场的存在,使得一次性用品服务还难以彻底消失,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来改变。
除了消费者本身,很多酒店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毛病,“虽然一次性洗漱用品每件单价并不高,但对整个酒店来说,数目不可忽视”,扬州一家三星级酒店的经理告诉笔者。
“一般酒店客房都会配备两套一次性洗漱用品,因此酒店客房数越多,一次性用品开支就越大。”
因此,很多酒店在生意不景气的时候,除了控制人力成本以外,就是在这方面下功夫,想方设法降低经营的成本。
转型之路:精细优质已成必然
目前,杭集年产牙刷逾50亿支,年销售20多亿元,在国内市场拥有80%的占有率,国际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已有2家世界500强企业、4家上市公司在此投资兴业,并有高露洁、三笑、五爱等多家国内知名牙刷企业汇聚于此。
依托“牙刷之乡”的产业优势,杭集镇酒店用品生产总值每年在10多亿元左右,有1100多家生产企业,已形成了一个分工很细的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群,成了全国最大的旅游用品集散地。
此外,国家牙刷分标委和国家洗漱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也在杭集落户。
杭集镇镇政府负责宣传的陈科长告诉笔者,长期以来,杭集镇牙刷、牙膏、香皂、洗发液、沐浴露等洗漱用品一直是杭集经济的主体,支撑起杭集镇GDP的半壁江山,在国内市场享有盛誉,已经形成了酒店用品产业集群,中国酒店用品之“都”不仅仅说明了产业的强大,而且一个“都”字也体现出了总量的巨大。
其主要问题在于,许多企业的产品档次低,容易损坏,不能适应国家绿色、环保的要求;其次,部分产品存在不能让顾客安全使用的问题。
这已成为杭集企业不可回避的发展瓶颈。
目前杭集的思路是,要把产业做得更加精细,加快让“酒店用品之都”向“质量之都”转变,从过去的低价低质易耗品向高价高质,向优质洗漱用品基地转变。争取到国家优质洗漱用品基地,杭集就真正做到了“己正而服人”。
事实上杭集已经在积极面对和改造。目前著名的牙膏生产企业广西“两面针”,已在杭集投资1.2亿元,建造专业生产中高档酒店用品的基地,从而带动整个酒店用品档次的提升。
少数不具备生产检测条件的小作坊生产的劣质产品挤占市场,一定程度上损坏了洗漱用品的市场信誉,当地政府表示会密切关注。
“将对洗漱用品企业从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质量要求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政府表示,为了让杭集洗漱用品企业良性发展,对无证生产、非法灌装的小作坊,经过整改仍旧不能达到要求的,坚决取缔,决不让质量低劣的“李鬼”混迹市场,影响杭集洗漱用品这块金字招牌。
陈科长认为,目前国内许多城市拒绝使用一次性酒店用品,实际上是展示了一种环保节能的姿态。
“我们会积极配合绿色酒店行动,积极进行产业转型,其实这种转型几年前就已经悄然进行了。”
无所不能的小作坊
在一个小作坊,笔者听一位老板介绍,所谓的“通货”是低档产品,一般价格在2800元一吨以下的洗发液和沐浴液;而“正货”洗发液、沐浴液一般要4000元左右一吨才能达到国家标准。
笔者:你们这个货是往大宾馆卖还是往小宾馆卖?
老板:大宾馆小宾馆都有。
笔者:也给星级宾馆生产吗?都送哪里啊?
老板:都有,只要需要都生产。有正货次货,一分钱一分货,次的肯定有点儿问题。但不影响使用,顶多洗了后有点儿“不舒服”。黑龙江、内蒙古等偏远地区几乎都用我们的货。我们厂一天生产的洗发液和沐浴液在十吨以上。每天都有几辆车往外送货。你看到那边的几个桶没有?那都是“通货”。是准备发送到周边城市的。
说着,老板的手指向了笔者进门所见的位于店铺门左侧的几个桶。
笔者:你们一天生产多少吨?
老板:大概也就三四吨吧!
笔者:不达标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不查吗?
老板:你傻啊!他来抽检我们就生产合格的,给合格的。差的不给他。差的都是给别人定产的。都是在我们当地抽检的。我们能不合格吗?但我们的通货我要声明一下,它的达标情况就是活性物不合格,通货不达标,我们不包检测。我们事先就和你说好这个问题。
笔者声称要赶回扬州城有点事。老板递给笔者一张名片让需要货及时联系,并将笔者送至站台。
在杭集镇的杭府街街口,笔者看到临街竖着扬州市某旅游用品厂的牌子,由于年久的原因,竖着的木牌上的厂名模糊了。笔者走进一小巷内,称想找老板订做一批酒店用品。正在吃饭的其中一名员工让笔者稍等,他去喊老板。不一会儿一位年近五十的中年男人来到了笔者面前,一番打量之后,谈话开始。
老板:你是来订货的?哪里来的?要多少货?要全品还是单项啊?
笔者:要牙刷套装。如果“6小件”价格合适,就在这订货。
老板:你要什么样的牙刷套装?什么价位的我们都可以做。
笔者:都有什么样的啊?要中等的货。
老板:可以的!那牙刷头就给你磨尖丝的!你要中华、两面针等是要真货还是要便宜点(假)的,便宜点(假)的七分钱,(假的)中华、两面针、黑妹的都七分。
老板:正常七八分钱的两面针、中华牙膏都是假的。真的也有,但价格明显高许多。
老板告诉笔者,他们销售的七八分钱的中华、两面针旅游牙膏大部分都是当地的厂家生产的次货。当地有着两面针正规的分装公司,两面针和中华都有正货,但真货价格贵多了!一般不推荐的。
笔者:两面针、黑妹有没有?
老板:两面针的目前没有。厂家最近打击得紧。有黑妹和玉妹的。
笔者:你这个(假的牙膏)多少钱?
老板:最低六分钱。
笔者:真的呢?
老板:一毛多,近两毛。
老板说,这些假冒的各种品牌的旅游牙膏和正规厂家生产的十分相似,消费者很难分辨。
笔者:到了宾馆之后客人用,能不能看出来?
老板:看不出来!几乎没有区别。有区别不麻烦了吗?只有我们进货的人知道。
紧邻着和老板谈话地不远处有着机器的轰鸣声。
老板:这是我自己做的小作坊。生产外包装的。
笔者:小作坊?!都有相关营业执照吗?
老板:其实也不是什么小作坊。这里除了一些知名的大企业,都是我们这样的家庭式作坊!营业执照不都全有,怎么可能都有营业执照啊?相互借用呗!
这间不到十平米的简陋的小屋就是生产所谓酒店用品外包装环保纸的车间。车间里共有三台机器在不停地生产,每台机器两人操作。老板告诉笔者,这么两三台机器月生产几十万件外包装的量呢!
笔者随手拿起半成品的外包装,只见上面印有“三水大酒店”的字样,背面是要注意环保的标识。却不见酒店的地址电话等。
笔者:这些外包装怎么没有酒店的地址、电话啊?
老板:我们这样的外包装都是根据客户的要求来样订做的。有的客户需要,有的不需要。
笔者:我想要些便宜货,怎么走渠道?
老板:便宜货(假货)我这也有,但要提前十几天预订的。我们这里反而是便宜货紧销呢!
笔者:你这些主要往哪销售?
老板:我们除了有固定的老主顾以外还有杭集的一些门市部,另外我们杭集一批在外面跑宾馆业务的也都到我们这里拿货。全国各地基本都有我们的货!目前主要是中小宾馆、旅馆。
笔者问及:你们不怕工商、质监的检查吗?
老板笑道:在这地方混的,谁不打点啊!谁又没有门路啊!他们是来检查啊?走走形式而已。都心知肚明的。我们也“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的!一般不犯冲。犯冲的都是傻子。我们即使有什么被不小心“套”住了,都会诚恳地认错,说说好话也就没事了,有时也要会随机应变地知道如何“打点”。
笔者向老板要了一张名片,称如需要会提前电话联系。
出了该厂,在斜对面临街的一民房大厅内,停放着一台机器。可能是午饭时间,员工门都去吃饭了。只见机器上放着没有成形的塑料及牙刷柄的半成品。成品牙刷柄和牙刷头所用的尼龙丝都堆在一大污水盆内。
集约化发展到来
杭集生产牙刷有170多年的历史,早在清道光年间,江都县永镇乡车坝(今杭集镇杭中村)有个叫刘万兴的人,他与徒弟严兆霞参照旧时女子梳头的木柄头梳制造了一样新式玩意儿。
这种用牛骨做柄,穿植白马尾毛(或白猪鬃)的洁牙工具,成为扬州界内有据可考的牙刷鼻祖。现在镇里的中国首家牙刷博物馆有他们的故事。
170多年后,这把牙刷成了杭集人致富的“金钥匙”,在市场经济和政府的双重作用下,已然成为一个成熟支柱产业,并衍生出了另外两大支柱产业——旅游用品和包装材料。
眼下,占地200多亩的“中国牙刷城”是杭集的一面大旗,成为产业极盛的标志性建筑。但随着产业链而成长的,却是诸多的小作坊。
走进“中国牙刷城”,笔者感受最多的是冷清,始终无法与脑中的繁华、热闹衔接起来。
走进其中的一排门面房,几十间中多数已关闭。开业的不仅是门面还有加工厂,甚至当笔者走进时,一位中年男士正在一小型机器旁专心地加工牙刷未注意外人的到来。
男士表示,家里几辈人都是加工牙刷的,虽然说收入没有在外面跑销售的高,但平均一天加工1万多支牙刷,一个月收入也有几千元,还可以照顾家里。
自从有了工业园区和锦都扬州国际酒店用品市场后,大部分商户因为发展需要都搬走了,家仍在此,晚上回来,剩下的都是经济能力薄弱一点的小作坊。
与其聊天,他谈到牙刷价格的高低、产品的好孬,主要在于牙刷头的用材及牙刷柄的用材,可从几分到几元甚至十几元的不等。
牙刷头处连接牙刷丝及牙刷柄的材料也很有讲究:好的是铜丝,孬的是铁丝。
而酒店的一次性用品,其配套组合也有门道。
牙刷城专门从事销售的许女士告诉笔者,酒店用品怎么配货,走什么货,价格可相差十倍以上,比如,牙刷、牙膏、拖鞋、袋泡茶等种类繁多,好孬不等。
就以酒店用的袋泡茶和拖鞋来说,袋泡茶有几分一袋的有几角甚至一元以上一袋的,用料的区别主要是茶叶末、次等碎茶叶、整茶叶等。拖鞋也是,有好的纺布做的,鞋底是加厚的,也有垃圾布漂白后制的。
“客户怎么需要,我们就可以怎样配货”,这是产业成熟的标志。
在全国酒店用品之都,当地家家户户几乎都是做着相同的产业,这就带来了产业的分散。但是我们相信,随着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当地的产业整合及向高端发展的思路,一定会成为现实。
#p#副标题#e#
产业群集约化就是低碳经济
——专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
文/黄荣东
我国加工生产型企业如何走向产业集约化的经营之路?就此笔者专访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他认为,加工生产型企业走向产业集约化转型,其实说到底,就是目前国家正在提倡的“低碳经济”。
他说,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实现低碳经济下的绿色增长,仍面临着诸多困难,而最直接的战略就是要依据低碳经济的要求,推动和实现产业转型。
中国的产业发展应该如何转型?如何在转型过程中实现发展与“低碳”的统一呢?
产业群发展是低碳经济的亮点
刘尚希说,一个区域内的产业发展,共同利用当地资源,如物流、生产基地服务设施和服务企业等这些有机的组合,就形成了产业群。这样一来,其整体综合实力就可以和大企业进行竞争。因此,产业群的发展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
产业的发展有各种类型,有传统企业带动而形成的产业群;还有市场推动型即通过市场发展如义乌小商品市场那样形成的产业群。国内许多地方都形成了类似的产业群。大批中小企业借助产业群的发展,形成了综合竞争能力,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又出现了一批名牌产品。
许多地方政府都制定了本地的产业群发展规划,并通过政府提供社会服务、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的疏导,建立了相互间联系的纽带,推动了产业群的发展。
他说,产业群的发展还要和品牌建设、城市化建设有机组合。通过产业群竞争力的提高,营造出本地区的品牌。而名牌效应出现,又能推动城市的品牌,提高城市的品位。然而目前在一些产业群中,一些中小企业的技术含量比较低,仍然是低成本、低价格的产业集群。因此,要通过科技创新,使低成本、低价格的集群,向高科技集群转换。
改变消费方式:建议拒绝一次性酒店用品
刘尚希介绍说,调查和分析显示,我国践行低碳消费生活方式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障碍:
一是政府的示范作用有待加强。目前我国政府机关在节约资源能源方面做得还不够,一些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节约意识较为淡薄,其资源的过量消费问题就更加突出。
二是我国居民的认识误区有待消除。一些居民认为节约消费降低了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有些居民认为消费中的节约限制了生产的发展,还有些居民认为消费节约与否只是个人偏好问题。这些误区都有待逐步消除。
三是低碳消费品的不足制约低碳消费的践行。节能产品是低碳消费品的主体。目前我国节能产品市场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提供的产品和质量都存在明显不足。
他说,要引导居民逐步形成低碳消费的习惯,减少日常“便利消费”,尤其是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对于一次性酒店用品我们要拒绝,强调“低碳出行”。将酒店生活垃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要淡化“面子消费”意识。根据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对面子工程、面子应酬等进行约束和限制。还要逐步戒除“奢侈消费”的偏好。如出行方面尽量少用私家车,自备洗浴卫生用品,饮食方面多食用低碳食品等等。
相关链接
什么是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意味着人类的产业发展正从信息经济时代转向能源经济时代,企业的生产与服务从关注劳动、技术要素投入下的劳动生产率,回归到关注自然资源投入下的资源生产率。
#p#副标题#e#
拒绝“6小件”不是个好办法
文/兰进
中国人出差,大多数不习惯自带洗漱用品,并认为酒店提供这些服务是本分。
酒店内“6小件”日用品给旅客出行带来便捷,但也产生了一定量的生活垃圾,现在人们将其归结为“非低碳行为”。因此,近几年来,已经有某些地方尝试禁止使用“6小件”,但这种牺牲酒店服务品质,降低旅客出行舒适度的做法,却往往因酒店和旅客的反对,最终都半途而废。
如果对“6小件”简单采取“一刀切”,旅客只有自己携带洗漱用具,或者酒店有偿销售洗漱用具给旅客。我认为这两个方案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鼓励旅客自己携带洗漱用品出门可行吗?
首先,能住酒店的人也常常会乘坐飞机。根据民航的相关法规,禁止携带液体乘坐飞机。即使可以托运,但大家回想一下,出门带着洗漱用品,用完以后将这些湿漉漉的毛巾、牙刷、肥皂、洗发水等放在一个密封的洗漱包里再装进密封的旅行箱,麻烦是小事,交叉感染造成细菌滋生影响身体健康是大事。尤其是牙刷,科学的使用方法应该是使用后必须将牙刷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夏天出行时,打开行李包,面对滋生大量细菌发出异味的洗漱用品,您还敢用吗?
“6小件”有偿使用也存在弊端:
一、酒店通常销售的有偿使用洗漱用具都是一个洗漱包,里面装着牙刷、肥皂、梳子和洗发水等等,价格通常在5-50元/套。假设旅客是一位光头男士,他不需要全部用品,就很容易产生强买强卖;
二、酒店正常提供的洗漱用品都是独立包装的,有偿使用品却是在独立包装的外面增加了一个大的塑料袋,旅客基于健康考虑也不愿意将使用过的洗漱用品带走,所产生的垃圾只会更多;
中国饭店协会韩明会长曾指出:“创建绿色饭店不能以过度地降低消费者住宿满意度为代价,而应该充分考虑社会、消费者、饭店企业三方面利益的结合。我们千万不能忘记比‘低碳’更重要的还有‘和谐’两个字。”所以,在消费者比较敏感的“6小件”问题上,更需要我们的政府、饭店企业及“6小件”供应商用更多智慧来解决。
“世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财富”,欧美、日本、新加坡等经济发达、文明程度高、资源匮乏的国家也没有明令禁止使用“6小件”。
要彻底解决“6小件”产生的生活垃圾问题,我认为可以借鉴欧美、日本等发达地区和国家垃圾分类回收、物尽其用的办法。但在我国还没有建成完善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体系的现状下,可由生产厂家和酒店对旅客使用后的牙膏铝壳、牙刷柄、梳子等生活垃圾进行协议回收、专业处理,实行“从婴儿到终生”的全过程服务,在满足“名店用名品”、旅客安心便捷、低碳出行三大条件的同时,将酒店生活垃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真正做到物尽其用,可持续发展。
同时,国家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也应该对《绿色饭店标准》等相关行业标准进一步细化,让大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比如:
一、要求酒店适量配置“6小件”,减少不必要浪费;
二、要求“6小件”不得过度包装,包装物不得超过两层;
三、要求“6小件”供应商必须和酒店签订废弃物回收协议,定期集中回收。
相关链接
江苏两年前出台规定:住宾馆需自带牙刷
2008年10月,江苏省出台《关于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的实施意见》,其中就提到住宾馆需自带牙刷。
2008年是江苏机关率先实践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年,出台全民节能规定并希望以此引导全民节能的新风尚。 这份省政府的文件提出了多项规定,包括不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纸杯、签字笔等,同时还规定,各类宾馆饭店一律不主动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旅游局、工商局、质监局等各级节能监督部门将负责对所有宾馆饭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