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扫码点餐成“标配” “吃货”的隐私谁保障

2021-06-22        李颖     点击:

前段时间,经纬中国创始人张颖在微博“开炮”,再次将“扫码点餐”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张颖写道,“特别特别讨厌扫码点菜,一般碰到我就直接要求服务员记录点菜,做不到或者拒绝者,我就老老实实滚蛋换餐厅,没有一丝纠结。国内用户对隐私的不敏感我不吃惊,但又很吃惊。”

更值得关注的是,如今扫码点餐已经成为绝大部分餐馆的“标配”,但围绕扫码点餐引发的顾客对自身信息和隐私安全的担忧,却不曾停止。专家认为,强制要求用户授权个人信息,是非法行为。智能手机时代,点餐应有多种方式。

但记者走访发现,在北京的餐饮行业,扫码点餐很常见,且多数时候都需要消费者授权或关注。而在一些软件系统开发者口中,想要获取顾客的哪类信息,可以自由设置。甚至只要花大价钱,就能建立起独立的服务器和数据库,将顾客数据握在自己手中。

更快捷还是更繁琐?

对于扫码点餐,张颖的微博下方引发了正反两方的评论。

“支持派”提到效率提高、减少人工成本等各种优点。有网友表示,“非常喜欢扫码点餐,方便高效,不用浪费时间等服务员过来,不用看服务员脸色。”

也有“社恐患者”对扫码点餐“点赞”:“避免了反复和点菜员确认是否点上的效率问题,没有人站在旁边等你,压力小多了也能更自主从容的进行菜品选择。”

而“反对派”的观点则集中在流程繁琐、侵犯隐私等问题上。有网友表示,“大数据时代,谁还有隐私可言,谁又逃离的掉,再说谁又去在乎或者关注我们那点隐私呢。”

也有观点认为,“关注一堆公众号还要手机号登陆,完全就是耍流氓了”,“使用扫码点餐很麻烦,就好像现在去超市要我们自助买单一样,其实是把繁琐转移到用户的身上”,有网友表示。

此外,扫码点餐对老年人更是非常不友好。3 月下旬,央视就曾报道,有老人为了适应环境,也在尝试着学习扫码点餐,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依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障碍。“例如扫码之后,进入点餐页面需要反复授权、点餐系统界面的字体较小、结账时需要绑定支付宝、银行账户等,尤其是在没有服务员引导的情况下,更是容易出错”,央视报道称。

点餐要授权或关注公号

“就是吃个饭而已,现在有的餐厅搞得太复杂了。”前几天,在苹果园某商场消费后的郝女士不由感叹。当天,她进入商场的某家餐厅吃饭,服务员表示需扫码点餐。当她扫码过后,才发现并不能直接点餐,而是只有点击关注该店铺公众号后,页面才会自动跳出桌号和点餐服务一栏。

而郝女士的经历,并不是个例。“好像从去年开始,扫码点餐一下子就流行起来了。这对于年轻人还好,老年人就十分不便。”李女士说,此前曾带老人一起吃饭,由于老人视力不好,当时自己提出想看一看菜单,结果店员却表示没有,“看起来扫码是方便,但其实也有不便。”

近日,有媒体抽样调查了国内某城市里的100家餐厅,72家餐厅提供扫码点餐服务。而扫码后,有35家餐厅要求关注相关微信公众号后才能点餐,20家餐厅需要在点餐前输入手机号才能点餐,一些消费者对此表示担忧:我们的个人数据信息安全能否得到保证?

记者在走访了多个商圈的餐饮商家发现,有超八成餐饮商家都有扫码点餐功能。当选择扫码点餐时,有的会要求顾客关注店铺公众号而后点餐,有的则需输入手机号注册会员。

其中,某知名茶饮店的扫码点餐,更是“一环套一环”。扫描该茶饮二维码点餐后,几秒钟便进入商品页面,初看并无什么异样。而当选定商品加入购物车准备结账时,才发现需要微信一键登录,页面下方也有一排小字提示“授权登录即表示已阅读并同意《会员须知》《隐私协议》”。紧接着,点击一键登录,可发现“XX点单”申请获得昵称、头像、地区等信息。而如果在此时选择拒绝,则最终无法完成结账下单。

商家可自由设置获取客户信息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扫码点餐、开票等为消费者提供无接触服务,既节约了人力成本,也提高了餐厅运营效率,但一些商家“隐形”强制要求顾客登陆、注册等,甚至一些餐厅要求填写姓名、性别、手机号等个人信息才能注册点餐。

有报道称,当顾客的个人信息和消费记录留痕后,商家会对注册过的会员进行分类、筛选,形成精准的用户画像,通过精准营销等手段,唤醒出“沉睡顾客”。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购买技术成熟的点餐收银一体机之外,一些商家为了吸引和稳固客流,还会设计小程序,或购买相关扫码点餐软件。需获取的客户信息也可以自由设置。

“目标人群精准,可以抓取用户信息,引导客户分享裂变……”一家开发餐饮小程序的软件商如此介绍。据软件商表示,设计出的小程序一般是直接扫码点餐,不过店主也可以在后台自由设置,可让顾客关注店面公众号、填写生日、身份证信息等。“小程序里包括扫码点单、平板点单、促销运营库存管理、分店管理、优惠券内推、会员管理等,全功能的。”

“不懂的会拉群教你。根据你的设置情况,在后台可以看到顾客的消费记录、生日、头像、昵称、消费习惯等数据。”该软件商表示,当提供给他营业执照、身份证号和银行卡等资料后,扫码点餐小程序可以在一周左右时间设计完成,价格为600元。

而在另一家数码专卖店,店主表示带扫码点餐功能的一体机全套需要2300元。如果餐饮店铺拥有的主机系统与该软件兼容的话,则可以直接购买一个399元的扫码点餐软件。“你可以在主机页面上设置扫码点餐内容。设置后,客户扫码的时候就会弹出窗口、注册会员,他要注册就直接注册,不愿意就关掉窗口。”该店主表示,一旦注册,客户的电话号码等信息就可以获得。

除此之外,市面上也有走“高端定制”路线的软件系统开发商。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开发出带扫码点餐功能的专门系统,并采用独立的服务器和数据库,“所有权和数据归你自己”。

“我们主打定制开发,根据你的具体需求来做定制软件和系统。”北京一家软件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一般大型连锁餐饮机构会做属于自己的一套系统。不过价格则要数万元。

这种“定制开发”的软件系统,与市面流行的餐饮扫码点餐系统有何区别呢?该工作人员介绍,最大的区别在于,软件系统的所有权和数据所有权归谁所有。“你购买其他软件或系统,所有权不在你这儿,消费者数据也不是你的。说白了,只不过人家给你用这个软件而已。”

据透露,目前市面餐饮企业多运用现成的saas系统,好处是可以直接购买使用,适合预算不高、不看重数据和所有权的个体商户。而一旦使用定制系统,每个用户只要扫码点餐,其手机号、头像、昵称,喜欢点什么菜等等,都会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里。商家只要在电脑网页的后台,就可看到所有用户的数据。“即使顾客换了头像和昵称,根据其手机号等信息,也能知道他/她最近的消费情况。既可以做‘商业用途’,还可以进行其他数据挖掘和分析推广。”

设立扫码点餐数据安全“边界”势在必行

诚然,餐厅以大数据形式招徕顾客本无可厚非,但过度收集和使用顾客信息,不仅繁琐了顾客的点餐流程,影响顾客体验感,更存在个人信息泄漏、滥用,导致顾客被强制“大数据”化、造成顾客在不自愿的情形下,被精准分类、精准推送,乃至存有大数据杀熟的风险。

事实上,当“输入信息才能点餐”成为了一种“形式自愿”的交易行为后,就已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顾客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消费者基于便利快捷的考量,让渡了自己的部分数据权利,如商品偏好、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等,实质上成为部分商家和平台滥用信息数据乃至以此牟利的“垫脚石”,更成为打开滥用大数据“潘多拉”魔盒的一把无形钥匙。

“不能因为点餐的缘故,就强制性要求用户把个人信息授权给你,这本身就是非法行为。”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朱巍说。他表示,扫码点餐,不能变成非法窃取用户个人信息的一个工具。对此,国家多个法律均有规定。比如前不久开始公布实施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7号)中就提出,诸如一些敏感的个人生物特征信息、位置信息、个人行踪等,必须要逐项授权,取得消费者同意。

我国民法典第1035条规定了处理个人信息的原则和条件,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但目前,二维码技术监管领域仍存在法律空白,执行层面仍有薄弱之处。因此,设立扫码点餐的数据安全“边界”势在必行。

第一,督促餐饮行业优化点餐服务,加强行业规范。针对部分餐厅要求扫码关注商家公众号点餐等情况,相关部门应督促经营者给消费者点餐提供人工或扫码等可选择途径。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餐厅经营行为的督导,对不提供人工点餐或强制要求注册等行为进行规范,提升顾客体验感的同时,给顾客提供选择权。

第二,强化第三方平台的连带责任制,规范二维码使用标准。有顾客反映,扫码点餐后,一些商家公众号会强制推送广告,不胜其扰。因此,建议工信、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联合执法监察机制,严格落实二维码的使用识别标准,减少或禁止公众号平台对用户信息的强制收集,从严整治一些第三方平台的泄漏、滥用数据牟利等行为,尊重消费者意愿的基础上,遏制“大数据”泛化、被迫化等现象。

第三,拓宽消费者的侵权投诉渠道,完善长效机制。针对一些商家和平台违背顾客信息安全意愿乃至滥用个人数据等行为,应设立并完善线上线下的消费者侵权投诉渠道、建立长效机制,惩治处置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专家认为,智能手机时代,点餐应该是有多种渠道和方式的,而不能只留下扫码点餐这一种形式。如果全用手机扫码点餐,对于老年人群体来说,也是一种不公平。现实中,一些商家就是把扫码点餐作为幌子,实际上是拿扫码,做个人信息的授权和采集。除此之外,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二审稿中也规定,点完餐消费结束之后,一旦消费者不在餐厅或者不再使用某个小程序了,相关方面也有后续责任把顾客点餐的信息删掉。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