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课外培训如井喷式增长。随之而来的,则是教育培训类投诉数量逐渐增加。中国质量万里行消费投诉平台数据显示,“教育培训”类投诉数量激增,达六千余条,投诉对象涵盖多家知名教育培训机构等。
校外培训飞速发展
校外培训经过十几年的飞速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校外教育的诟病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全民参与”校外培训,给学生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从而加剧了教育不公;其次,校外培训给学生带来沉重不堪的学业负担;第三,补习机构野蛮生长,对全日制学校的教学秩序造成了冲击。
尽管学界对校外培训进行了一些探讨,但校外培训在过去很长时间里都游离于各项教育治理和改革政策之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校外培训的参与情况、提供者、培训内容和形式、培训效果等都缺少全面、深入的了解。
此前,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曾在北京共同发布《中国教育新业态发展报告——基础教育》。调查显示,从家庭背景来看,不管是学科补习还是兴趣拓展类培训,随着家庭经济实力的增强,学生的校外培训参与率均随之上升。同样,随着父母学历的提高,学生校外培训的参与率也随之上升。
无论是从校外培训的参与率、参与时间还是从培训支出都可以看出,家庭在选择校外培训方面,主要以学科补习和应试为主。除学科补习外,近年来兴趣拓展类的培训正在成为校外培训行业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内容包括艺术、体育、科创、生活技能等。
知名培训机构接连关门
受疫情影响,去年不少线下培训机构资金链断裂,频频爆雷。最近的一起是老牌教育连锁机构优胜教育,全国多所校区接连关闭,众多家长遭遇退费难题。
据相关媒体报道,仅北京广渠门校区应退学费总额已超过900万元。若以此估算,优胜教育的资金窟窿恐怕比想象中要大。
为了让孩子上大学,有的学生家长甚至变卖了唯一的住房了交学费,从头到尾交了三四十万元,承诺随时退,最后谁都不退。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分析称,出现这样的问题,是由于企业本身的决策失误,把教育教学的工作转成资金筹集的工作,培训变成筹资平台。这样它有可能很快获得很多资金,但是也可能很快资金枯竭,风险大大增加。
国务院发布校外培训风险提示
针对近期仍有部分培训机构无资质、无证照开展培训活动,还有部分培训机构以充值优惠、买多送多等方式,诱导家长一次性缴纳超期高额培训费用的情况,为避免“退费难”和培训机构“卷钱跑路”造成经济损失,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3月23日发布校外培训风险提示。
1.选择有资质的正规培训机构。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提醒广大家长,给孩子选择培训机构和缴纳培训费用时,务必首先确认该机构是否具有相关资质。正规校外培训机构须持有《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等证照,并张贴在培训场所醒目位置,且按照办学许可证审批的培训项目来开展培训业务。广大学生家长可通过“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网址:http://xwpx.moe.edu.cn,或直接点击文末原文链接)查询有资质的正规培训机构名单。
2.不要一次性缴纳超期高额费用。
不要盲目听从销售人员的优惠推销或打折许诺,不要一次性缴纳时间跨度超3个月或60课时的培训费用,以免遇到培训机构倒闭或者卷钱跑路,造成经济损失。如有机构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培训费用,请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投诉举报。
3.妥善保管好培训合同及发票。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还提醒,签订培训合同时,尽量选用教育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如选用其他版式合同的,对培训内容、质量承诺、培训期限、收费金额及退费标准与办法等条款,要逐项逐条审阅确认。要在签订合同后再付款,并索要正规发票或收据。要妥善保管好合同文本、票据等资料,以作为维权凭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