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品牌官网,通过恶意投诉淘宝商家来收取所谓“授权费”屡见不鲜。前不久,全国首例利用互联网维权机制敲诈勒索案在广东佛山宣判。因恶意投诉淘宝卖家,当事兄弟俩双双获刑。
被告人梁某军、梁某民都是大学文化,无固定职业。公诉机关指控,2016年4月份至9月份间,二人在淘宝网上冒用实体企业名义注册虚假网站并通过知识产权认证,以该企业名义向淘宝电商平台虚假投诉淘宝商家“使用未经许可的官方照片”。他们通过发起知识产权投诉,致使被投诉商家的产品销售链接被平台依规先行删除。此后,二人利用商家急需撤销投诉、恢复销售链接以减少经济损失的心理,敲诈勒索商家钱财。
据统计,短短两个月,超过98名淘宝卖家被敲诈1000元至30000元不等的“授权费”,涉案金额超100万元,涉及16省47市。
据了解,为躲避淘宝网的监管,梁氏兄弟每次交易沟通都选择QQ等淘宝系外的社交平台。有时,二人还会通过互联网聊天软件主动联系受害人,赤裸裸地敲诈。
2016年8月份,在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的大数据支持下,佛山警方掌握了犯罪嫌疑人梁氏兄弟的基本情况。随后,警方在河北三河市、湖南岳阳市同时展开抓捕行动,成功将二人抓获归案。
今年5月2日,广东佛山市南海区法院对此案一审宣判,认为两名被告人利用互联网公共平台多次实施敲诈勒索。法院经审理查明,公诉机关的指控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认定其中7起案件敲诈勒索金额累计4.9万余元。最终,法院以敲诈勒索罪一审判处梁某民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0000元;梁某军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像梁氏兄弟这样的“知产流氓”近年来并不少见。在行业内,“知产流氓”通过故意虚假陈述、伪造凭证和恶意抢注商标等方法,对合法商家发起大量虚假投诉,造成商品下架乃至商家被迫关店,进而胁迫商家收取“保护费”,有的甚至成为经销商私下合谋打击对手的黑色工具。与一般敲诈勒索者不同,他们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变成了对自己不法行为的“保护”。
与梁氏兄弟相比,“知产流氓”公司更是成规模专业化运作。今年2月份,阿里巴巴首次起诉肆意投诉合法商家的杭州网卫科技有限公司。据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统计,2016年其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共发现疑似恶意投诉账号5862个,其投诉行为给卖家造成的资产损失达到1.07亿元。目前,恶意投诉总量已占到阿里巴巴知识产权投诉总量的24%,大量知名品牌存在被恶意抢注的现象。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一些投机分子将各行业通用词、描述词注册为“恶意商标”,通过对电商展开恶意投诉挟持商家出钱“私了”的行为渐成产业化运作。
“信誉良好的商家特别在意自己的商品会不会被投诉、下架,只要删除,损失非常大,这是传统店铺无法想象的。即使通过申诉恢复下架商品,没有成交记录,也会造成间接损失,这是电商平台上观察到的新生态,不容回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说。
今年3月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同济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中心、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无显著性商标无效宣告报告》。专家呼吁设立绿色通道和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发现并对此类“恶意商标”宣告无效。
“恶意投诉已成黑色产业链。”阿里巴巴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表示,阿里巴巴将一如既往地呼吁社会共治,坚决铲除侵犯知产的黑恶毒瘤。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提交提案建议加重对制假售假的刑罚处罚。作为阿里巴巴集团首批10位特邀知识产权保护监督员代表之一,朱征夫建议应该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充分利用市场力量解决制假售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