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老一辈人国人的记忆里亦或者是在我们八零后父辈的那一代,那时候的中国,由于经济相对滞后,人们水平也不是很高,自行车自然而然的成为国人的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不过,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自行车在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马路上逐步被汽车、电动车所取代,伴随着私家车的普及,滑板车、平衡车、电助力车诸多新的代步工具也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出现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当中,轨道交通、加上近几年所兴起的滴滴等出行解决方案的普及让国人的出行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而曾经的承担交通主力的自行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文化和运动。自行车上的运动属性已经逐渐取代它本身所具有的骑行交通特性,曾经有过而单独存在的自行车道已经在北上广等发达城市逐渐取代从而消失,人们骑车还要去“绿道”。
“相比于十五年前,当时的中国给我的感触是一个自行车的国度,但如今的中国已然从当初的自行车国度逐渐转变到汽车的王国,然而不管是自行车还是汽车,交通一直都是中国难以克服的问题。”这是2012年,时任比利时驻华大使的奈斯在一个公开活动中发表的观点。当时,奈斯提出,从提倡环保的角度来看,中国能否重回自行车时代?现在看来,奈斯当时的倡议正在成为现实:自行车逆袭了。
时间轮回往复,一切的重点亦或者是起点——中国或许再度成为自行车王国
自行车回来的方式,并不适合,而是乘着移动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的东风,实现了随时随地便捷租赁的共享单车模式。
时间锁定在2016年,2016年,在北京,以ofo、摩拜为代表的便捷轻快共享单车,一夜之间,小黄车、小橙车,出现在了中国主流城市的街头。扩张最迅猛的是ofo,1月11日,ofo 宣布启动“2017城市战略”,计划到1月22日,以“一天一城”的速度在10天内密集进入11座城市,且每个城市投放数量都过万。现在,ofo已进入33个城市,在春节后的目标则是覆盖100座城市。
ofo成为史上扩张最快的互联网业务,这让中国再次成为名符其实的“自行车国度”。
那为什么ofo那么受欢迎呢?消费者给出的理由五花八门。
相对于其他的交通工具,单车已经是最为环保的交通工具了,在越来越多的城市相继沉陷于迷雾当中的时候,无论是单车还是电动车,都会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眯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想对比于公共自行车、公交车等交通工具,ofo相对而言是一种避免堵车的出行方式,伴随着私家车的越来越多,日益堵车的问题紧接着是城市环保问题的又一块心病,自行车刚好能够化解拥堵。
与其他的出行方式相比,它对于市民来说是灵活、便捷和低成本的出行方式,说走就走,随扫随走,不需要等待。
选择共享单车出行是一种健康的出行方式,骑行即运动,从城市马拉松的兴起可以看到,体育在中国崛起,而自行车出行恰好又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的需求。
共享单车是企业与政府合作为民众提供的自行车共享服务。相比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没有固定车桩的约束,取车、还车更加方便;相比普通自行车,共享单车多了机械解锁码和共享平台。
然而,没一件事物都会有自己的两面性,共享单车给市民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同样也带来一些不便,譬如:单车随地乱放。随意停车现象普遍。没了车桩的约束,使用者随意停车的现象普遍,挤占了城市内有限的公共空间。在每个地铁口,都能看到很多摆放乱七八糟的小黄车,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城市外貌。Ofo这种单车的形式给一些投机占便宜的消费者带来诸多便利,很多小黄车的车牌都被刮去,有的不光被挂去,而且有些共享单车已经被摧残的缺胳膊断腿。车辆人为损坏、改装严重。由于缴费在先使用在后,共享单车没有试用过程。消费者花钱后,如果拿到无法使用的车辆或在骑行过程中车辆损坏,只能结束行程、换车。记者发现,车辆损坏一是由于正常的使用磨损,车辆未能及时得到修补造成;二是被人为地损坏或改装,如零部件被拆卸,车身颜色被涂装、编号被撕掉、车身被肢解、私自加装车锁等。
还有,相对比于摩拜的车,摩拜不需要手动解锁,扫一下码就自动解锁了,而 ofo 需要手动解锁,就是旅行箱上的那种4个数字对齐就开锁。
摩拜 APP 里能看到附近每辆车的定位,而 ofo 不行,它只告诉你附近有多少辆,但没有定位。这一点可能跟 ofo 的起点有关系:它是从校园内开始做的,而校园内的车比较集中,很容易找。但是在校外,这个体验不好。
从以上的使用感受可以看出,我们需要共享单车的原因有很多种,相对比与其他的共享单车,其中的缺点确实也有很多,然而,在大众人的眼中,轻便,便宜,简单,这就够了。正是因为此,共享单车没进入一个城市都大受广大市民的欢迎和接受,无需靠补贴教育市场,就会有诸多市民主动买单。共享单车是每个城市共同的需求,2017年扩张到更多城市将成为共享单车行业的主旋律,中国会进一步回到自行车时代。
每个城市都需要共享单车,ofo只是率先进入市场,抢的先机。
ofo率先意识到这一趋势,2016年10月发布城市市场战略规划,ofo从校园单个试点然后走进城市,先后开通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厦门、昆明等全国33座主要城市,成为共享单车领域覆盖范围最广,共享单车数量最多的一个品牌,城市覆盖数量已是市场第二名的近4倍。根据ofo官方透漏出来的数据可知:崇尚共享经济模式的ofo已连接单车80万辆,超过市场上其他共享单车投放量的总和,拥有超过1000万用户,超过180万日订单,从覆盖城市数、投放单车数、用户数和订单数来看,ofo已在市场形成“一家独大”的领先。
ofo在去年10月得到了来自滴滴、经纬、金沙江、小米等投资方的1.3亿美元的C轮融资,可以说是资金相当充足,再加上单车成本低于对手很多、以及采取“共享开放”模式引入700bike等社会化力量助阵,扩张速度可用“飞快”来形容。
笔者一直认为,在现阶段的社会经济体系当中,“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公司,都在努力的拉近消费者之间的供应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了解广大消费者,从而最为及时的掌握市场的最新动向和消费心态,及时的改变产品,实时更新产品的属性,从而牢牢抓住市场。”,现在看来,共享单车正在演绎这样的。共享单车现在的关键比拼,就是扩张速度:让更多的城市、更多的区域有更多的共享单车,市民可随时随地看到和用到共享单车。1月15日,在一个公开活动上,ofo联合创始人张巳丁也表示,共享单车竞争还在第一个阶段,关键壁垒就是数量。
当共享单车进入一家城市之后,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占据城市的重要有利位置,App同步占领当地市民的手机,品牌会被与“共享单车”画上等号,后来者还有机会,但不论是单车还是App还是品牌,要取代前者的领先地位,都很困难,所以,共享单车是一场“先下手为强”的游戏。
为何ofo成为扩张最快的共享单车平台?
毫无疑问,ofo已经成为2016年借助网络大环境而壮大的鲜活例子,当我们的阳光从ofo移开,我们会发现ofo并不是唯一一家拿到巨额融资的共享单车平台。因此,融资或许并不是ofo快速扩张的一个直接原因。
共享单车与其他互联网最大不同的原因在于,他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一部分实物的,亦或者说需要实体来作为他不断壮大的基石,并且是无人值守的。因此,短时间内规模性扩张的关键则在于,一是足够强的供应链能力,可在短时间内生产或整合更多的自行车,并高效率地投放到城市;二是要有足够强的配套管理能力,能够对投入到街面的自行车进行科学的管理。ofo之所以走在了行业前面,一天一城地扩张并且要进入到100个城市,正好是因为其独特的商业模式能解决这两个问题。
第一,基于城市共享出行和低成本模式的供应链体系。
基于对行业发展的预判,ofo很早便开始整合产业链,即开放战略,ofo联合创始人张巳丁透露,目前ofo已经控制了全球40%的产业链。ofo CEO 戴威向媒体介绍,ofo已搭建起全国各城市团队和供应链协同的高效运营体系,目前单车产能已达到竞争对手的十倍以上。Ofo不仅仅可以快速生产,而且,还能同步到遍布全国的数十个城市,新增、补充和维修,需要一整套供应链管理体系,而这一点是ofo在浸淫校园市场时便有积累的。
在去年10月投资ofo之后,因为投出滴滴而名声大噪的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在朋友圈放出豪言,表示共享单车要在90天结束战斗,现在看来,虽然市场还有变数,但ofo已领先。而朱啸虎当初给出的理由与戴威今天的理由类似:“友商布一辆车,ofo 可以布 10 辆。”
说白了,ofo的优势,还是体现在“布”这个字上。
第二,基于大数据和开放式合作的城市运维体系。
ofo CEO 戴威对媒体表示,ofo是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建立起规模化车辆维护运营团队的共享单车平台。ofo不同城市的落地团队将利用“大数据+科学运维”的方式来决定单车在城市的布放策略,以及提供维修、补充、防丢等方面的保障支持。
同时,ofo的绿色出行理念受到各地政府支持,目前,ofo已与广州海珠区、重庆沙坪坝区政府展开战略合作,并与广州地铁集团、深圳地铁集团达成合作,这些地区的地铁站出入口、热门商圈、公交站附近都将为ofo设立专门的共享单车停放区。这种合作必然会被复制开来,作为日趋主流的出行方式,共享单车与城市和谐共处是重要命题,得到政府部门和公共交通部门的支持至关重要。
在更多商家注入,更多资金入驻共享单车这一行业的2017年,共享单车行业的竞争或许会变得更加激烈,竞争在融合或许在今后的两年之内出现,在这个新奇而共享的共享经营模式下,洗牌也会随时出现,这让我想起滴滴在获得腾讯投资之后的地位:并未一家独大,但优势已十分明显。2017年,随着ofo加速扩张以及市场进一步竞争,自行车或许真的能在今年进一步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