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常感到买“理财产品”被骗,投资莫名亏钱,或者信用卡被盗刷还说不清楚,那恭喜你,你终于找到组织了!6月23日,新浪财经和DT财经联合发布《2016年中国金融产品投诉数据报告》,这里面曝光出来的金融产品“大坑”,分分钟教你做人。
这里有个组织,专门收容理财小白
新浪财经旗下有一个叫做金融曝光台的网上平台,如果有人发现自己在P2P平台上的钱被黑心老板卷走了、想买理财的被保险公司忽悠成买保险了,都会来这里吼一嗓子。
虽然吼完了很多投诉也不能直接得到解决,但一旦某个机构的某款产品被投诉的多了,而且投诉的事由都差不多,你是不是会觉得,以后再看到这些产品就需要谨慎了?
为了告诉你们到底在过去一年,在网民心中哪些金融产品被列入了“不良榜单”,DT君和新浪合计了一下,联合发布了这份《2016年中国金融产品投诉数据报告》(下称“报告”)。报告基于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用户在新浪金融曝光台积累下的近2000条投诉记录,分析国内金融产品的主要问题以及个体投资者对各类金融产品的购买消费趋势。研究范围涵盖了传统金融领域(如银行,券商,保险)以及新金融(如P2P、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新型支付系统)等九大领域。
如果理财小白们觉得看报告太麻烦太枯燥,贴心的DT君给你准备了下面这份亮点速读。
一年要吐的槽,居然都要集中在3.15前后
DT君整理了一年多的数据后发现,理财小白们也是心大,大家都是到了消费者保护日才想起来保护权益的——消费者几乎都是把对金融产品的槽点,都放在了3月15日前后才吐。
而大家都吐的槽么,集中在以下这些地方……嗯,四大行网点多产品也多,集中了大部分网民的“怨气”。
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投诉量,明显上来了
DT君观察了2016年3月和2015年3月的投诉量,发现传统金融(如银行,保险,券商)领域的投诉量在2016年3月相较前一年有明显减少。
随着互联网金融近年来的蓬勃发展,2016年,互联网金融领域(如P2P,大宗商品,新型支付领域)的投诉量也有了明显上升。
为了帮助你们更好了解这些坑到底长成什么样,DT君在浩如烟海的投诉数据中分析整理了很久,终于大概弄清了它们到底长什么样儿。
大坑1:券商最会兜售了,n种基金傻傻分不清楚
在券商界存在着这么一种现象,让消费者特别不能忍:你向我宣传、要卖给我的东西,和我最终从你那儿买到的东西不太一致。
有投诉券商的消费者这样说:
证券公司代销的基金含虚假宣传成分,宣传将股票型基金包装成专注于认购新股的新型基金;
券商与银行工作人员私下卖基金,却误导顾客是银行理财产品,且最终收益与宣传书不相符;
更有甚者,有投诉称券商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其开了理财账户,并以此购买理财产品。
虽然DT君还没有就投诉内容进行核实,但是这样的投诉的确不在少数。
券商投诉者多分布在31-40岁这个年龄段,其投诉量占总投诉量的逾四成。一般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开始买一些比较复杂的投资产品,但由于缺乏很多专业知识,上当受骗的概率不低。
券商大多数时候对产品的包装过于花里胡哨,DT君建议你,看不懂的、无法理解的、看起来白让你占便宜的产品,就不要买!这就是唯一的真理。
大坑2:理财产品居然一秒钟变成了保险
保险公司也有类似情况。根据投诉,一些保险公司向消费者兜售所谓的“理财产品”,但其实只是挂着“理财产品”名号的保险。当投资人要求退款时,只能拿回部分款项。
还有一种常见的说辞是,推销者宣传时称产品是零存整取类型的理财产品,保证投满N年后本息全还。但其实后来才发现,消费者买的是终生寿险,钱是拿不出来。若退保就会有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被投诉的保险公司中,也是寿险较多,占总体保险类目总投诉量的七成。因为寿险投保时间普遍较长,这留给保险公司更多“说故事”的空间,消费者的投诉“怨气”也最高。
DT君在曝光台里看到一位投诉者的“哭诉”:
我买的是建行与太平人寿联合起来卖号称理财的东西,最后才知道是保险,退保要损失一半的本金,要放15年才能拿回本金和分红,还骗我说是理财送我一份保险,各种口头上的话,本人去银行存钱上当受骗,大学刚毕业没经验,真是血的教训。
有趣的是,原本以为在保险公司遇到纠纷的,会是年纪偏大的人。但数据显示,保险公司投者相较整个金融产品投诉群体,还是偏年轻的。
大坑3:防火防盗防P2P跑路
P2P平台常被投诉的情况是:平台跑路。这个事情,大家好像也都知道了,DT君不再赘言,就直接拿出榜单来让大家看看。
P2P跑路的标准标准案例是这样的:投资时,平台宣传得“花好稻好”——我们保本,我们赎回方便,我们有靠谱抵押,我们有媒体报道……可是,往往资金链一断,这些P2P平台就先走为快了。
总体看来,虽然2016年金融产品的总体投诉量比上一年略有下降。但P2P平台的投诉量却不降反升。
有一些P2P平台真是“玩”出了新高度。比如快鹿集团就玩了一把《叶问3》的票房,事情被曝光后,最后旗下P2P平台出现兑付危机。
虽然不是每家P2P都是这么玩儿的,但是P2P平台整体就是一滩很深的水。
2015年,P2P的关注热度达到了峰值。
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2015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国家要制定“互联网+”战略,这意味着将互联网建设上升到国家层面。在此之后,大量互联网金融产品开始出现在金融领域。
另一方面,央行在2015年多次降准降息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对于固定收益类的银行理财产品来说,社会融资成本的降低意味着收益的降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将进入下降通道。有P2P人士表示,P2P平台失去赖以立身的高息优势后,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
这也就不排除一些P2P平台为了吸引客户,打出高收益率的承诺,但到最后发生兑付困难的情况。
大坑4:支付系统花样多
现在大家都在网上做支付,一不小心,就出现很多问题。一种投诉者反映的普遍情况是,新型金融科技公司会将希望推给用户使用的新功能,比如如透支功能,并自动为用户开启,这样用户就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新功能,进而容易产生资金纠纷。另外,用户资金账户金额不稳定的情况也常被投诉,这有时是因为技术原因造成的。
所以2016年以来,新型支付方式的投诉量也是“跑赢大盘”的。
归结起来,新型支付方式总体有两个问题:
一是账户安全问题,用户账户内资金被盗刷时有发生。这可能支付平台的安全保障没做好,也可能是因为用户账户的密码本身强度不够。
二是支付平台开通的创新支付功能在自动开通时未以非常明显的方式让用户知晓。这导致用户在欠缺对产品认识的情况下使用了产品,所以事后在还款时会有纠纷。
当然啦,因为这个市场目前还很新,所以支付平台也就这么几个,集中的投诉自然在这里,如果你因此就停掉了自己常用的那几个账号,那恐怕也是得不偿失的。对于小白来说,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小心谨慎,然后多长一个心眼儿,学习一些小技巧来为自己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