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手机出货总量 达4.25亿部,2015年虽未 结束,但总出货量也超过了3亿。智能手机行业的快速推陈出新,使得消费者手机更新换代的频率也大大加速。在中国每卖出一部手机意味着就会淘汰一部手机,除去部分使用两部或者多部手机的用户,中国已经有超过5亿部手机面临淘汰。
一块锂电池可污染3个标准泳池
不过公开数据却显示,只有1%的手机被正规渠道回收,而更多的则像年轻人的青春一般“无处安放”。手机,这个代表着高科技发展的电子产品,不论是随意丢弃或者报废,都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有“数字填埋场”之称的加纳阿博布罗西,每年处理全球数百万吨的电子垃圾,其土壤铅浓度超标高45倍;而国内有“电子垃圾之都”之称的贵屿,同样深受污染之苦。权威资料证明,一块锂电子手机电池可污染60000升水,这相当于3个标准游泳池,看到这个数据,再想想那几亿部过剩的手机,就像一个个定时炸弹一般令人触目惊心。
该如何处理这些“炸弹”?同样有资料证明:如果回收处理42部手机,相当于节约了一个家庭1年的能源消耗。在环境问题日益重视的今天,回收并处理废旧手机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每年以几亿部速度递增的废旧手机,这本身就是个千亿级的市场,在市场经济异常活跃的当前,可操作的空间很大。
从渠道上来讲,就有多种,除了线下传统的登门式和手机店(维修店)的捎带回收,已经有了一些专业的回收站,这些回收站通过专业设备测定手机价值,完成回收工作;此外网络的发展也给回收带来了便利,除了普遍熟悉的58同城、赶集等分类信息网上的二手频道,一些新成立的回收企业如爱回收等也开启了在线回收业务,同时一些手机厂商如魅族、华为等也开始着手回收业务,此外,一些电商平台如苏宁京东等同样发现这个市场的潜力,开始插足这个行业……一时之间这个之前不受人待见的行业变得热闹起来。
回收效果并不理想
不过行业的热闹并不能说明它的繁荣与健康,起码目前为止,手机回收的效果并不理想。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回收的条件很简单:一、价格公道;二、保护个人隐私。虽然有了这么多的企业和这么多的回收方式,但是真正能让消费者信得过的却少之又少。
传统上门回收和手机维修店,依旧依靠着信息不对称,对手机恶意压价,经常价值数百元的手机报出十几二十元的价格,直接扼杀消费者的积极性;而58同城、赶集网等分类信息网站上的商家更多的只是将传统的线下回收搬到了线上,其本质不变;一些通过O2O模式线上线下同步走的专业回收公司,大多属于初创阶段,虽然回收方式得到了改进,但是被市场接受尚需时日;以魅族、华为、360等为代表的手机厂商,涉足手机回收本来是最令人期待的,却又表现的诚意不足,动辄喊出高价回收“友商”手机的口号,或者用抵扣券的方式给用户返利,营销炒作的意图明显,遭到消费者的普遍反感;苹果手机又想成为行业里的标杆,与富士康合作开启二手手机回收再翻新出售的业务,虽然口碑值得信赖,可比街头小贩还要低的回收价令很多人望而却步。
部分O2O企业的手机自动回收站
除开价格因素,回收行业的不规范和良莠不齐的商家使得消费者缺乏安全感,很多人并不愿意为这蝇头小利而承担隐私泄露的风险。
当一部废旧的手机被非官方授权渠道回收之后,它将面临两种结局。一种是发挥余热,或被刷机翻新,或被肢解重组,总之经过技艺高超工人的整合再造之后,它将重新获得价值并以新的身份上市。在正常渠道它叫二手手机(翻新机),也有人叫他们山寨机,而那群翻新手段已臻化境的工人,则大多数来自深圳华强北或不能见光的黑作坊,他们代表的则是二手手机产业链。附属在产业链上的还包括刷机的、解锁的、下载应用软件的、出售零部件的……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废品的再利用(没有对环境造成破坏),同时以极低的价格让部分人感受到了高端手机的魅力;但是更严重的负面作用是,它对不明真相的消费者造成了伤害,对“被山寨”的手机品牌造成了侵蚀,它根本就是违法的。
一吨手机电池可提炼100克黄金
当一部手机连作为二手手机的资格都没有时,就只好回炉了。
也就是通过工业分离的方法,提取手机里的贵重金属。研究数据显示,一吨手机电池,可提炼出100克的黄金。不过现实中,以目前的环境,正规企业开展手机回收的积极性并不高,其中旧手机拆解、贵金属提炼、垃圾处理等工序不仅仅是缺钱,也缺技术,很难得到国家的补贴和支持,这就使得经营的企业比较艰难,有媒体曾报道一家中国企业因为缺乏技术和设备,不得不万里行船,将废旧手机海运到技术持有国,完成一系列工序,可想而知其成本有多昂贵。诚如魅族总裁李楠说过的一句话:
环保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手机回收行业的困局来自多方面,既有上游渠道的松散,也有下游厂家的技术乏力,同时还缺少健全的行业标准。
正规手机回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环保。研究显示,一部传统的废旧手机里,含有对环境可能有害的物质至少有20种。所以,在消费者这里就应该树立和加强环保意识,尽量支持正规回收渠道的建设。实际上在不少国家,生产者和消费者都需要交付废旧手机处置费。而在我国,消费者不仅不付费,还可从中获利。从资源再利用的角度看,消费者从中获利便于回收,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这种获利方式并不一定有利。
针对手机回收面临的困境,全国人大代表简勤曾经建议,充分借鉴国外废旧手机回收利用模式与技术,让“电子垃圾”变“废”为宝。他认为国家应尽快制定废旧手机等电子垃圾处理管理办法,出台废旧手机有偿回收及置换政策,并按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引导市场建立完整的废旧手机回收处理产业链。
前不久,在国内手机厂商在为出货量较劲的时候,人民日报也曾公开批评表示:由于电子产品成分复杂,由生产者承担回收乃至无害化处理主要责任,是国际通行规则。
2014年,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向社会公开征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调整重点(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将手机作为重点项目列入其中,这也为鼓励正规企业开展手机回收打开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