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奶粉限购”是中国乳业奇耻大辱

2013-05-02    中国质量万里行        点击:

  在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出台婴儿奶粉限购政策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也开始实施限购。4月8日,英国广播公司称,英国规模最大的几家连锁超市,莫里森、森宝利、阿斯达以及乐购已宣布实施限购两罐婴儿奶粉。

  消息传来,乳业巨头之一的蒙牛总裁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兴奋地宣称,限购给本土乳企带来了机遇。闻听此言,本人的心“拔凉拔凉”地,为中国乳业的前景深感忧虑。

  母亲们为了让宝宝吃上放心奶粉,不惜花高价,万里之外求购洋奶粉,有的人甚至为此不惜蒙受屈辱,这实在是国内乳企的不幸,是国内乳企的奇耻大辱。

  可是这么长时间以来,不见有乳企出来谢罪、反思,反倒为所谓的机遇的到来而欢呼。难道国内乳业企业家们的脑袋真的灌满了三聚氰胺吗?即使消费者万般无奈下只能选择国产奶粉,这种“无法选择的选择”,对国内乳业来说,又有什么值得兴奋的呢?

  中国乳业的市场机遇不是限购带来的,它一直都在,是中国乳业自己放弃了。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最多的人口,最大的乳制品需求量。但是,本土乳企不珍惜这一巨大的市场机遇,无视起码的道德底线,三聚氰胺事件中几乎全军覆没。

  这一事件本是乳企重兴的机遇,然而,在此之后,本土乳企并没有良心发现,真正反省,仍是丑闻不断,问题频出。

  2011年底,高喊机遇来了的蒙牛的纯牛奶制品被国家质检总局抽查发现含超标的可致癌黄曲毒素;去年6月开始,光明乳业产品问题密集发作,从安徽省颍上县部分学生食用光明乳业配送的牛奶后,引发大量学生呕吐事件,到清洗设备用碱水渗入优倍牛奶事件,再从光明奶油和50%减脂芝士片菌落总数超标事件,到所谓鲜奶“酸败”

  事件,简直是触目惊心。

  可悲的是,每一次丑闻过后,乳品企业的举动都同出一辙:先是巧言辩解,推卸责任,再是危机攻关,封口删稿,就是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质量问题,本应是所有乳品企业的生命,现在却成为本土乳企最稀缺的东西。回顾这些质量事件,人们不难发现,其中并没有什么高深的技术难题,只要多一点做人的良心,多一点对社会的责任,多一点对法律的敬畏,很多事件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中国乳业要走出低谷,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事情要做。但是,首要的一条,面对席卷全球的奶粉限购令,本土乳企应当感到羞愧自责,而不是为被挤压回来的一点市场份额而窃喜。

  国产品牌应该借机深刻反省自身在产业发展中急功近利、见利忘义的行为,“知耻而后勇、受辱而自强”,扎扎实实搞好产品质量,重新获得消费者的信任。

  同样,负有监管职责的政府部门也应当感到羞耻,并抓住这次机会,彻底整肃乳制品行业,以更加严厉的惩罚措施和更加完善的监管机制,保证中国宝宝喝上放心的奶粉。

  如果没有这种耻辱感,则中国乳业的重兴依旧无望。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