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培养中国负责任型企业家

2013-02-26    中国质量万里行        点击:

培养中国负责任型企业家

  市场经济制度的一些弊端近年来在美国逐渐显现出来。这些问题同样存在于其他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但必须指出的是,市场经济并非固有地贪婪或具有破坏性。2008年的次贷危机所反应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能够促进社会发展,允许企业家发挥引导作用,将一国所积累起来的财富运用到可以创造最显著的经济增长的领域,让一国的人民把他们的能力发挥到可以带来最大收益、创造最大效用的领域中。

  那么,中国能够从自身历史中学到哪些东西,以培养更好的企业家?中国可以从西方市场经济几百年来的发展中学到哪些积极的内容,以及从近年来西方金融业对市场经济制度的滥用中汲取哪些借鉴,以实现企业更好的发展、国家经济更顺利的增长?

  我们将在以下的阐述中看到,中国能够培养出负责任型的企业家,它将为中国带来最大的收益,同时亦将为世界其他国家树立一个榜样。我们也会在以下的阐述中看到,最有利于培养中国的负责任型企业家的领域,就是环境友好型技术。下文将就可持续发展传统、有效率的生产和消费、中国的经济增长、国际竞争实力以及软实力的提升等相互联系的七个方面展开论述。我们认为培养绿色清新的企业家不仅可以使中国成为“金砖四国”发展中国家的灯塔,同时也可以对世界其它国家起到道义示范作用。这将显著提高中国的软实力和政治、经济影响力。

  中国培养绿色清新企业家的因与果

       1.中国具有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传统基础

        西方宗教鼓励人类主宰地球以及上面的一切生命形式。例如,在圣经旧约创世纪中写道:“上帝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

  这样的繁衍子孙、征服地球、主宰一切其他形式生命的命令,很难称得上是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与西方的宗教不同,中国三个传统的哲学流派中都在一定程度上包含有与自然和谐、持续发展的观点。儒家思想中包含了负责任的社会管理的内容,呼吁政府尽职确保社会和睦安宁。道教尊崇自然秩序,强调维护自然秩序的重要性。佛教教义中包含了慈悲心、因果、不可贪婪无度等内容。从中国的哲学传统中衍生出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比通过西方的哲学传统要容易许多。

  2.为了更清洁的环境,提倡有效率的消费、可持续发展

       集约型的、有效率的消费能够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有效率地使用能源、循环利用资源是符合中国的高人口密度需要的发展方式,可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避免废弃物占据发展的空间。中国企业的生产效率越高,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少。同样地,在生产环节中有效管理以降低污染,在发电以及污水处理等方面提高效率,都有利于中国高人口密度地区的持续发展,免于受自己制造的废弃物之害。

  概括言之,中国幅员辽阔、人口密度高,因此大力发展能降低能源消费、减少污染、允许自然资源再生的技术,是中国保持蓬勃发展的必要条件。

  3.为了更强的经济实力,提倡有效率的消费、可持续发展

       有效率的消费不仅可以降低污染,而且可以支持中国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更有效率地使用能源以及其它资源,将让中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同时降低对进口原材料依赖程度。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对于所有可以想象到的用途都是富富有余的。即便如此,降低在购买原材料上花费的外币量,省下的资金就可以用于对国内产业的投资,扩大国内消费规模的投资等其它用途。当中国更注重国内消费、国内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明显时,中国经济对西方的依赖性必然会降低。

       4.以领先的绿色技术向西方传递积极的信号

       中国如果能够在绿色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建立起领先地位,将向西方国家以及世界各国传递一个强有力的信号。这样的领先地位将对诸如“中国的全球竞争力一定意义上依赖于不公平的竞争”或者“中国采用了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具备的捷径,才带来经济的迅速发展”等论断做出强有力的反驳。与此同时,绿色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领先地位也将表明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公平的竞争对手,而且是一个有道义的竞争对手,值得国际社会的赞誉而非指摘。

  中国品牌目前在西方消费者群体中的接受程度非常低,部分原因在于中国公司被视作高污染企业,不关心环境,不关心消费者长远的健康和安全。当然也有像海尔集团这样的一些中国品牌,已经为美国消费者所接受。这些公司开展的环境友好型活动,如捐款支持美国国家公园,以及对此进行的广泛宣传,是他们获得消费者接受的原因之一。

  国家层面上在环保技术方面建立起的国际领先地位,比任何个别企业能采取的行动更有说服力,这将会极大地提升中国企业在西方国家中的形象。

  5.绿色行业是中国国内经济增长的良好机会

       我们在上一篇专栏中提到(http://www.315online.com/magzine/cover/186164.html),围绕着本国环境保护来开发相关产品,甚至发展全新的行业,有很多潜在的商业机会等待中国企业开发。这样的例子包括了为拥堵城市设计的超级节能型小汽车,为能源行业设计的煤的气化和清洁燃煤发电厂,以及旨在消除污染影响的环境修复技术等等。(http://www.315online.com/magzine/cover/186164.html),中国接下来可以借助于国内市场发展规模效益,提高效率,进而成为国际市场上相关行业占据主导地位的竞争者。这也是和英国、美国的历史经验相一致的。

  中国国内的市场规模足够大,仅依靠本国的需求就可以维持上述这些产业的发展。英国以及美国也有类似的经验,先发展本国市场,再依靠国内市场实力向外扩张。

#p#副标题#e#

  6.绿色行业为中国在全球范围的发展提供了增长机会

       正如我们之前的专栏中曾提到的,中国接下来可以借助于国内市场发展规模效益,提高效率,进而成为国际市场上相关行业占据主导地位的竞争者。这也是和英国、美国的历史经验相一致的。

  7.绿色行业为中国企业家提供了履行社会职责的绝好机会

       当我们评估传统行业对环境的影响时,往往采用排放量与生产量或者消费量的之比这样的简单指标。

  当一家企业与同一行业的其它竞争企业相比,每单位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更低时,我们便可能会认为这家企业更环境友好、更绿色。类似地,如果一个管理团队执行的计划使得每单位产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同一行业其他竞争公司的排放量要低,我们可能会认为这个管理团队更环保、更绿色。但是,这些指标都不是完美的指标,最多只能鼓励微小的改进。

  如果我们用一家公司或一个产业对自己的业务之外的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作为是否环保的衡量标准,将是一个更好的指标。某一家的企业通过提高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充其量只限于这一家公司的经营范围内。但研发从根本上改变碳排放量的技术,则会让整个产业都受益,这和降低单一公司的CO2排放量几个百分点的影响范围不可同日而语。

  例如,如果能够研发出客机用的耐超高温的合金涂层,将对航空业的能源使用效率提升做出很大贡献,能够让全球范围的CO2排放量降低一个百分点甚至更高。这样一项技术投入使用所带来的收益将是单一公司所能降低排放带来收益的几千倍。这就说明了企业单纯地降低自身排放,和研发创新性技术在收效上的差别:前者只能在小范围内降低排放量几个百分点,后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降低CO2排放量。类似地,降低一所燃煤电厂的排放量固然是有意义的,而投资于催化转换器以及过滤器,将让整个能源制造行业受益。制造这些催化转换器以及过滤器的公司对全球CO2排放量的降低带来的影响,也远远超过了提高企业本身能源使用效率所能带来的影响。

  在国际上,中国已经率先在研发使用了两种技术清洁能源技术,在不增加环境污染的情况下满足世界范围内的能源需求:

  煤的气化和二氧化碳埋存技术——煤的气化允许美国和中国使用最普遍形式的化石燃料煤,用它来提供能量,而不增加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这项技术节约了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

  卵石床核反应堆——卵石床核反应堆是被动而不是主动冷却的,因此不可能因为对冷却系统的供电中断而造成系统故障。这样就排除了传统的核反应堆最普遍的故障模式发生的可能性,避免在三哩岛、切尔诺贝利和福岛的悲剧再度发生。

  简而言之,公司在改善经营管理方面的投资可以略微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按照传统的指标衡量,可以带来环境质量、健康和安全等方面一定的改善。而对环保技术的投资将给整个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影响,将显著减少废弃物排放,并带来环境质量、健康、安全等方面的显著改善。

  结论

       正如我们上文提到的,绿色产业对中国将是绝佳的机会。我们在第一个论点中阐述了中国的历史传统为中国企业家提供了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的文化基础。在其后的五个论点中论证了中国能够从可持续发展技术方面获得的收益。在最后的一个论点中展示了为什么这些技术的受益面远远超出企业自己的经营本身,因此投资于这些技术是非常有社会责任感的做法。

  中国企业家中率先在绿色技术,特别是过滤器、高温合金、煤的气化等方面投资的,已经获得了很好的回报,这对中国企业继续投资于绿色、环保行业也是一个积极的因素。

  目前在安全卵石床核反应堆方面的研发工作也表现出很大潜力。虽然不是所有在环保领域的投资都会立即产生收益,但中国所独具的企业家自主创业与国家支持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为相关行业的长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会。更重要的是,绿色、环保领域的工作,对于中国在世界上建立、巩固和提升负责任型的企业形象、国际声誉以及竞争软实力都会大有裨益。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