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靡全国的惠氏、多美滋等知名国外奶粉,在近几年发生的“质量门”事件也曾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国外奶粉也未必“安全无忧”,而如今涨价声却一路高歌,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
圣元优博“早熟门”:“圣元优博,58种营养素,让妈md爱没有缺憾。”这句电视广告词,令无数中国年轻妈妈倍感温馨,曾因“女婴性早熟”事件饱受质疑。
多美滋“糊精门”:被曝大量添加麦芽糊精,含量超过30%。内购价格低,其实成本价比内购价格还低。由于营销成本越来越高,只能在生产成本上加以控制。在奶粉中添加麦芽糊精是降低成本的有效办法,此外奶粉生产厂家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在生产环节降低成本。
惠氏“结石门”:惠氏含叶黄素有助于眼睛发育,却有造成结石患儿,引发家长们“拿什么喂养我的孩子”的担忧。
雀巢“粉碘门”:浙江质监局通报碘含量超标奶粉,雀巢金牌成长奶粉赫然在目。
美赞臣“金属门”:高DHA配方是促进智力脑部发育的,曾因被怀疑感染了一种罕见细菌,一名婴儿因食用这一染菌奶粉而患病身亡,而引发热议。
明治“召回门”:调查该公司生产销售的“明治STEP”奶粉中检测出最高每千克30.8贝克勒尔的放射性核素铯。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称,这是核电站事故后首次从奶粉中检测出铯,最终决定召回约40万罐奶粉,引发恐慌。雅培“酪蛋白门”:CER的一份报告将雅培推到风口浪尖。该报告指出,雅培配方奶粉远未达到国际标准甚至是中国所能接受的最低标准,被指最差洋奶粉。各种异物频现,让人不堪入目。
纽瑞滋“贴牌门”:自诩为“新西兰全能营养专家”的纽瑞滋婴幼儿配方奶粉,被媒体曝光在原产地新西兰无迹可寻,是一款“中国特供奶粉”。在舆论压力下,纽瑞滋首次公开承认该品牌由华人创办,同时在新西兰和中国注册,对品牌的属性不予评价。
辣评:“洋奶粉”质量问题频发,引发的信誉危机值得企业深思。无论是召回还是通过相关部门进行解决,质量是作为企业的生命,社会监督是对企业的责任,“洋奶粉”也未必就是“质优”的代名词。而国内奶企同样应该深刻认知,质量问题是每个企业的首要责任,需要不断加强完善,提升质量管理体系,增强国产品牌替代能力,让国人享用更好、更安全、更实惠的奶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