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上海周先生一家信用卡透支“悲剧”,除了儿子小周的自身原因外,几个“帮凶”起到了落井下石的作用。
信用卡管理的制度漏洞是最大的“帮凶”。信用卡透支额度是根据持卡人的收入状况、信誉状况以及担保人的收入状况和信用状况来确定的。然而,持卡人可以办理多家银行的信用卡,银行却不知道一个自然人是否在其他银行已经办理信用卡了,继续授信,甚至不顾持卡人在他行透支状况而继续授信。这种制度缺陷和漏洞是酿造周先生一家“悲剧”的原因之一。
银行间对信用卡的恶性竞争是另一个“帮凶”。这些年,信用卡发卡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而普通百姓的信用消费知识、信用消费意识仍然停留在数年前的水平上。由于信用卡使用细则复杂繁琐,普通消费者往往难解其意,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种“揠苗助长式”增长明显造成一人多卡,大量信用卡被“束之高阁”,睡眠卡数量惊人。更重要的是,发卡环节缺乏监督,营销人员在不遗余力推销信用卡时,一味强调其便利之处,对收费项目及有关用卡注意事项则含糊其辞,或是一语带过。在这种情况下,小周在12张信用卡逾期还款,出现不良征信记录后,还能够办出13张信用卡,并且能够轻易透支十几万元,也就不足为奇了。事实上,信用卡就是一种信贷。信用(Credit)一词来自拉丁文,意思是“信任”。1920年,一种类似金属徽章的筹码上,写着“先购物,后付款”的购物牌——赊账购物系统,被引进了美国。
据说第一张信用卡是餐车俱乐部发行的,这张卡的发明者是餐车俱乐部的创始人——弗兰克·麦克纳马拉。有关他的发明,网上流传着不同的故事,但都与吃饭紧密相关。后来,他的信用卡公司便用了与吃相关的名字。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一次弗兰克请客吃饭,却偏偏忘了带钱夹,付账时尴尬万分。通达的老板解围说,“我知道你信誉一向非常好,下次来一起付吧。”
这起意外使弗兰克得到了启发,他和朋友施耐德合作,在纽约创立了“餐车俱乐部”,为200名会员发放一张证明身份和支付能力的卡片,使他们在纽约27家饭店用餐不需带现金,到时只要和餐车俱乐部一次清账。这个网络就是后来的餐车信用证公司,也是第一家信用卡公司。
1958年,美国运通公司发行了真正的信用卡(Amex)——运通卡。在美国被广泛接受,发行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到1959年,允许慢慢支付信用卡余额的是BankAmericard(1977年改为了Visa卡)。
信用卡有别于银行卡,银行卡每个月必须一次付清欠款,而信用卡则允许持卡人循环欠款余额,其代价必须支付欠款利息。当信用卡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赚钱图利的目的,取代了方便携带与流通的初衷。
刷卡返现、免息分期、积分送礼活动……小区里、马路旁、商场里,信用卡办理点工作人员热情洋溢的解说言犹在耳。然而相形于信用卡“存款无息、取款有费”,以及年费、手续费、罚息、滞纳金等各种费,这些优惠简直微不足道,只是“看上去很美”。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面对银行眼花缭乱的推销宣传,消费者要睁大眼睛,不要因贪一时便宜而掉进圈套。信用卡名目众多,消费者多是一知半解,一不小心就中了“圈套”,信用卡收费成了一笔“糊涂账”。此外,持卡人还可能因信用卡被盗刷而损失甚重。老周一家的情况尽管只是个案,但已足以印证当前信用卡管理存在的漏洞。
对于信用卡的理解,除了银行要加深,持卡者个人也要加深。慢慢的我们会发现,个人的支付当中不是花钱的时候最痛快,而是自己的支出和自己的收入最匹配的时候最痛快。
现在已经到达E时代了,信用卡在使用时确实为我们提供了方便,但我想用股神巴菲特说过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
“观察一下身边的卡奴吧,他们在享受购物欲短暂的痛快之后,留下的是长期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