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坑人“黑店”给大学生们上一课

2012-06-05    中国质量万里行        点击:

 

\
一名大学生在看“511小白事件”公告

文/图 李珊珊 本刊记者 刘畅

 

  近日,数则“关于河南工业大学一学生在学校进行消费维权被店主关起门殴打事件”的微博,引发大量围观。

  5月12日下午14时,网友“落叶不是翅膀”在新浪微博发布,“昨晚河南工业大学一男生因去讨要自己的手机,惹怒钟楼下手机修理店的店长,被关到屋内殴打。今天工大学生集体声讨,此事已被媒体曝光并交予警方处理。据知,此店已涉嫌多次侵害学生权益,并已被校学生会维权部警告过。大学生是相对具有激情和良心的群体,也是国家法律道德维护的主力军之一。”

  同日近19时,河南工业大学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董庸昌也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最新情况,其微博显示:

  “河南工业大学后勤集团公司已作出决定,即日起解除房屋合同,清理‘电脑维修专业店’出钟楼地下室,今后集团公司不再与该店主发生任何经营来往。”

  大学生和电脑维修专业店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记者特走访了河南工业大学。

  “黑店”坑人?

  5月13日,河南工业大学新校区,来自周口郸城、学市场营销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告诉记者,5月11日,生物工程学院一名大二的学生被钟楼下面修电脑的老板给打了,结果数百名学生围堵了钟楼下面的“电脑维修专业店”,现场“可热闹了”。这名学生说,店老板俗称“小白脸”,但“可黑了,整个一黑店”,电脑重装一次系统就收50元,“光拆开看看也要10元钱”。

  在学生的指引下,记者来到钟楼,其中百货商店的一位老板告诉记者,“电脑维修专业店的老板叫王爽(音),大家经常都叫他小白。5月11日晚上,他跟学生因为修手机发生了纠纷,把那个学生打了。当时报警双方都被带走了,后来听说王爽给了那个学生1000块钱和解了。”

  记者现场看到,曾经忙碌的“电脑维修专业店”已大门紧闭,上面贴着“河南工业大学后勤集团公司产业管理发展中心”的封条,时间为5月12日。记者注意到,店门上还标有“凡有在电脑维修专业店有维修物品的同学,请在产业管理中心进行登记”的字样。而在店门口一角,凌乱地堆着一些横幅和框架,其中还有一张“滚出工大”的漫画。

  记者走访多个学生公寓发现,在宿舍楼内小黑板上均张贴有“关于‘5.11小白事件’的公示”。而大学生们普遍对“电脑维修专业店”感到气愤。一梁姓同学忿忿地说:“这店主太霸道了,学生本身都没钱,校园本身就是个很纯洁的地方,现在弄得乌烟瘴气,真是太不合乎情理了。”

  不过,在大学校园经商的商户对学生们指责的“黑店”并不完全认可,校园内一位手机修理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手机掉水里边了,修修也就20块钱。

  修理电脑和手机没有明码标价,我们也都是看情况而定,没有硬性标准,技术活儿,费用也就可多可少。”

  “学校封锁消息”

  记者了解到,被“电脑维修专业店”店主打了的大学生,是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大二学生,名叫李彦宏(音),现已成为该校消费维权的“代言人”。

  记者试图采访李彦宏,但一位学生会干部告诉记者,“你们别采访了,这事学校都封锁消息了,你们也问不出来什么,当事人也不会接受你们采访的。”

  不过,河南工业大学校学生会学习部部长闫帅对记者表示,“关于‘小白事件’,我觉得学生集体抗议砸店是合情合理的,毕竟学生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在校园里本身就是被保护的,商家信誉不好,学校就应该立刻禁止,本身就是店主错在先,我们学生这样做,也实属无奈,面对侵权,我们也应该站出来勇敢面对,而不是姑息和纵容。”

  “我现在大四,从我来的时候这店就存在了”,据大学生们反映,已被赶出校园的电脑维修专业店“干的时间已不短了”,“几乎每个学期这店都会出事,很多学生都被骗过”,不过,“每次都是草草了事,没什么用”。直至“小白事件”发生。

  商家进驻大学有何门槛?学校对校内商家有那些管理措施?学校究竟如何看待“小白事件”?记者试图采访学校相关负责人,但最终未果。#p#副标题#e#

\
河南工业大学宿舍楼内张贴的关于“511小白事件的公告”

  校园消费维权意识欠缺?

  有专家指出,“小白事件”能成为微博热门话题,说明大学校园消费维权仍是短板,大学生们的校园消费维权意识欠缺。

  现实是,近年来,由大学校园消费引发的纠纷呈上升之势,已成为影响大学校园稳定的重要因素。

  记者了解到,校园内的各类经济实体是大学生们的抨击焦点。许多学生认为,校园后勤由社会经济实体经营,其在宿舍、食堂、超市等方面,存在损害学生合法消费权益的现象。具体反映在宿舍管理方面有缺陷,学生财产被盗无处索赔,宿舍管理员常有私自开锁闯入学生寝室的行为;食堂常发生打卡多收钱,饭菜也存在价格偏高、质量不好、卫生状况需改善的现象,有学生还反映某学校食堂竟重复使用一次性餐具;超市、维修店及小卖部存在价格比校外市场高得离谱的现象等。但尽管消费侵权行为屡屡发生,但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消费权益的意识却并不是很强。在自身合法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大部分学生缺乏依靠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以至于更多地选择了放弃维权。

  2011年5月,一项针对武汉5所高校大学生安全意识的随机调查显示,在遭遇骗局时,只有不足20%的大学生会首先想到报警,近八成大学生缺乏依法维权意识。

  调查组成员在武汉的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东湖学院、汉口学院、武汉商贸学院5所高校进行调查,随机抽取了200名大学生并发放了问卷。

  在回答“当你上当受骗后作出的反应”时,有56名大学生选择“自认倒霉”,87名学生选择“告诫其他同学”,25名学生选择“找其他方式宣泄”,只有32名学生选择“报警”。在调查过程中,绝大多数大学生表示,自己上当受骗后,如果经济损失不是太大,一般不会选择报警,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这类案件太多,报警起不了太大作用;同时又害怕被其他同学知道后,被同学嘲笑。

  专家对此表示担忧,“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消费观念、维权意识对中国消费环境的建设至关重要,有必要为大学生们补上这一课。”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