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专家被“拍砖”背后

2012-05-03    中国质量万里行        点击:

专家被“拍砖”背后
工业皮革废料制成药用胶囊流程

  专家不合时宜的说法看上去更像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推卸责任,不知不觉,专家似乎就站到公众利益的“对立面”上了。

  文/本刊记者  宿希强

  “毒胶囊”事件爆发后,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公开表示,一天吃六个胶囊,一天三次、一次两个,并没有吃掉多少铬。他还呼吁,“要冷静,不要恐慌,不要把药用空心胶囊铬超标说成很大的危害”。

  结果这一说法,引来网友“拍砖”无数。有网调显示,456名网友中,有290人选择了“愤怒”,88人选择了“可笑”。

  专家说的是科学“常识”

  按孙忠实的说法,按照国家标准,明胶一公斤铬含量不得超过两毫克,现在有超10倍、20倍,甚至上百倍的。但是,即便有这样的现状也不要恐慌。如果吃一种药或者两种药,一天吃六个胶囊,一天三次,一次吃两个,也没有吃掉多少铬。所以,面对这样的事情,“我们要冷静,不要恐慌,不要把它说成很大的危害,这样造成老百姓都不敢吃胶囊了”。

  其实孙忠实说的不过是科学常识。学界对其说法还是认可的。多位专家表示,毕竟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吃胶囊的机会并不是太多,因为摄入量较小,短期内单纯因吃胶囊类药物,引发“铬中毒”的几率很小。而且铬元素本身就是人体需要的,一般成年人每人每天摄入50毫克,最高不要超过500毫克都是安全的,少量摄入铬元素对人体是有好处的,从食物中摄取的三价铬可以在肌体的糖代谢和脂代谢中发挥特殊作用,它是葡萄糖耐尿因子的关键成分,可促进胰岛素的作用,影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的代谢,只要不是过量蓄积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现实中,通过食品、药品摄入铬元素引起中毒很少见。常见铬中毒多与化工、电镀工人长期大量接触铬有关,或者不当口服过量重铬酸钾造成。

  揣度孙忠实的说法,应该是出于善意。他主要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公众不要对“毒胶囊”过于恐慌,影响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则是为消费者的健康考虑,不建议公众“剥皮”吃胶囊,毕竟药品之所以要装在胶囊之内,是因为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有较大的刺激性等副作用,相对于直接吞服药品或者网友自创的“馒头式胶囊药吃法”等更安全、健康一些。

  但为什么孙忠实却被拍砖呢?语境使然。若是没有毒胶囊事件,孙忠实专家的科普自然能为大多数人接受,但在毒胶囊引发的汹涌的民意面前,公众急切想知道的不是胶囊吃多少和怎么吃的问题,而是要求彻查相关部门和涉事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孙专家不合时宜地说法看上去更像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推卸责任,换句话说,不知不觉,专家似乎就站到公众利益的“对立面”上了。

  而这,实际上早有先例。早在黄曲霉素事件、奶业标准之争等热点话题中,卫生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的一些诸如“公众不要恐慌”、“食品标准是妥协的产物”等言论就曾遭到网友炮轰。

  但陈君石一直坚持“该说的还得说”。不过,他也曾在一篇文章里对于媒体曲解、误读他的意思表示不满。

  他表示,每当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尤其是有毒物质污染了食品,往往是一片质疑声,甚至骂声。从消费者的角度,对企业产品质量问题和政府监管和应对事故的态度提出质疑,乃至表示愤怒,本来是无可非议的。问题在于在这些情绪性反应中,忽视了这些暴露的“事件”实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在媒体报道中,如果不考虑科学证据,而利用脱离实际的“零”风险概念,进行误导,无疑是火上加油。

  他强调,大众不是毒理学家,有各种情绪和看法,“这我都能理解”。但作为科学家,首先要基于事实和依据,引导大众讲科学而不是情绪化。而一旦有科学家从科学的角度谈论实际危害大小,帮助大家理性看待食品中的风险,立即在网络上成为众矢之的,说成是在鼓励大家吃不合格食品、为企业开脱责任、为政府辩护。“这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中存在的不正常现象。”

  陈君石援引罗云波教授的博文《明天,你还敢喝奶吗?》试图说明什么是食品风险:就算每天大家都在喝也就是1斤黄曲霉素超标20倍的奶,患肝细胞癌的风险也就是被雷击的风险而已。不是诅咒,这是科学的风险评估,每个正常人被雷击的风险大约是二百万分之一。如果是乙肝患者,这个风险将提高30倍到60倍,也就是二百万分之30~60。但是对于这被不幸击中的人而言,风险是百分之百,所以,食品企业以及消费者自身要尽一切可能来降低黄曲霉素暴露。

  但也正如他所说——这样的文章,“与哗众取宠的网络信息相比,阅读量少得可怜”。

  引导舆论与顺应民意需要艺术

  应该说,专家们还是低估了网友的理解力。事实上,公众对专家“拍砖”并非不认同专家的科学观点,而是借此宣泄一种情绪。这种情绪不见得是针对事件本身,更多的是结合了个体对整个社会管理失望等复杂因素在内块垒释放。以毒胶囊为例,网调显示,近九成的网友表示“不敢再吃胶囊”,但现实中未必如此。

  舆论某种意义上是社会的“释压阀”。没有舆论的宣泄,公众的负面情绪难以释放,积郁久了,才会是真正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没有舆论的狂轰乱炸,中国社会中的负面问题恐怕会积累更多,爆发出来的破坏力更大。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舆论是代表民意的,没有舆论监督,政府、社会、公共管理就缺少前进的动力。这正是所谓的“民意不可违”。专家们如果就现实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剖析问题的根源,给予科学的解决办法,科学地加以指引,那是最好不过了。

  当然,如孙忠实和陈君石等科学家就食品药品安全本身,作出的科学的、理性的发言也自当拥有一席之地,且应引起公众的正视。但在引导舆论与顺应民意之间,还需要“艺术地处理”。站在怎样的立场上,在什么时间说,怎么说,对谁说,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都是需要斟酌的重要因素。毕竟每一次的新闻事件中,都有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都有公众最关心的问题和次关心的问题。总之,站在公益的立场,把握好这种说话的“艺术”,我们的专家也许就会少挨些“拍砖”,多一些掌声。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