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消费者面对市场上企业和商家打出的各种“健康、绿色、生态、节能、省电”等五花八门的广告,以及各种各样的新鲜概念,消费者不但很难弄清楚,反而是没了主心骨会有一种“找不着北”的感觉,不知该怎么选择才好。
与此同时,个别厂家由于在技术力量、资金实力、产品质量等方面没有优势,在热销“节能”产品中打擦边球,通过混淆概念、以假乱真等手段来迷惑消费者。
消费警示:
1.模糊概念。电冰箱每日耗电量不但与电冰箱的有效容积有关,还与使用环境、开门次数、内存物品的数量和种类等诸多因素有关,抛开这些因素只宣传每日耗电量,意义不大。
2.虚张声势。某些企业宣传自身产品有多项节能技术、节能理由,试图夸大节能技术数目来迷惑消费者,但就是不说节能的效果,也拿不出权威部门的认证或实验数据。因此,消费者选购节能家电时不要只看节能技术的数目,还要看是否有节能效果的实验数据。
3.极致对比。在空调促销中常见类似的数据对比:如购买一台某品牌节能空调,若按平均每天使用6~8小时来计算,一年能省电费一两千元;两年下来,节省的钱就能再买一台节能空调了。这种数字对比玩的就是个“极致”,谁会一年四季天天开空调达6~8小时呢?
4.引诱类比。某等离子电视的广告宣传中宣称“耗电量小于普通台灯”,其销售者的解释是按等离子电视机一天用1个小时,而台灯一天用8个小时来进行测算的。其目的就是使消费者被其误导性内容所吸引,继而产生购买欲望。
5.以偏概全。有的家电品牌因为个别型号通过了节能认证,就宣传该品牌家电全部为节能产品,消费者不了解其中真相,往往就会轻信厂家的宣传上当受骗。
6.两难选择。节能也不是衡量产品的惟一指标。不少冰箱厂商单纯强调节能,而且“要节电就得减冻力,要冻力就要多耗电”,让消费者陷入两难的境地。
所以,消费者在选购节能产品的时候,一定不要完全听信销售人员的一面之词,遇到模糊不清楚的地方多问几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