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饮食消费宰你没商量,吃海鲜尤需小心。
旅游景区的海鲜消费存在许多猫腻,且不说商家故意隐瞒天价恶意欺诈消费者,最常见的就有缺斤少两、以次充好、掉包等种种陷阱,令消费者多花不少冤枉钱。也许有人会说,既然出来旅行,要多花钱是必定的。殊不知商家就是抓住游客这种心理,哄抬价格,弄虚作假,侵害消费者的利益。
2.住:海景房不看海,准星级酒店不是星级。
说到海景房,不少人就能浮现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惬意场景。然而,现在商家为了谋取利润,甚至将只能在某个角度看见大海的房间也标榜为海景房,谁要是订到这样的海景房,那真是太坑爹了。
3.行:自助游勿轻易坐路边揽客车。
自助游客或可避免拼团,但在出行时同样也会面对许多陷阱。比如在旅游景区周边揽客的三轮车、摩的,漫天要价的情况也不少见。
4.购:定点购物防忽悠,买特产要擦亮眼睛。
购物是游客出门旅行消费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中国游客习惯于在旅游过程中购买当地特产送给亲朋好友。但不少购物陷阱也害苦了许多游客,骗人者的伎俩多半是以次充好,以假冒真,以低价吸引游客。
5.游:改线路不商量,主动为你拍照要谢绝。
参观景点的时候,游客仍逃不脱被宰的可能。比如在游玩过程中导游没经商量,突然改了线路,或者干脆带你到一个中心景区的旁边景区,反正游客是第一次来,又不认识地方,被宰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此外,在旅游景区观光时,经常有些人主动上前为你拍照。如果你不婉言谢绝,那么,当离开观光场地时,这些人会准确地把吊着你头像小照的钥匙圈或者弄一个相框交给你。当然,索价也会吓你一跳。此时此刻,想后悔都来不及。
消费警示:
1.消费者在出行前,应选择合法、优质、诚信的旅行社,一定要与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签合同前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对于一些容易引发纠纷的事项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2.游客在就餐前,多问几家饭店对比价格,吃海鲜要去海鲜市场,买完海鲜直接加工,享受一条龙服务。点餐或者购买土特产之前,先谈好价格,建议可以自带一把小秤,“先谈价格再亮秤”。
3.充分利用公交车、旅游专线巴士、机场巴士等公共资源;包车线路一定要自己设计,否则容易被宰;三轮车和二轮摩的,建议不要乘坐,危险并且很容易被“宰”;若住在小酒店,建议不要让服务员代为叫车。
4.若一些旅行社旅游费明显低于成本,消费者就应提高警惕,途中旅行社可能会诱导强迫购物、增加自费项目来弥补亏损。所以消费者不要贪图小便宜,防止陷入“零团费”陷阱。
此外,不要被热情的言辞所蒙蔽,对于景区内及路边小店的土特产、纪念品,最好不买或少买,珍珠、水晶等要慎买。若决定购买,则应货比三家,讨价还价,才不至于吃亏。因为,景区内和路边小店出售的物品,价格一般比当地市镇商店的标价贵得多。
假如你喜欢随大流,凑热闹,显阔气,出手大方,那就“宰”你一刀没商量。
5.不必每个景点都去,去去重点、代表性景点便可;网上提前订门票可享优惠,一般网络订票可以比现实购买优惠,建议提前购票。遇到主动提供拍照服务的,一律谢绝。
6.保留必要的证据。付款前,要确保交易时与售货员做出的口头承诺都清楚列明在发票上,同时确保货品完好无损,特别要注意提货时防止货品掉包。消费后一定要保存好单据,以便作为日后维权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