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程 虹
对宏观质量状况的评价,社会上有部分意见认为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最为极端的甚至认为不知道该吃什么食物才是安全的。
我国的宏观质量状况到底如何,不仅是一个质量评价的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到老百姓如何消费,进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内需,并决定着政府如何有效配置质量安全监管的资源和方法,特别是影响我国国际形象的战略问题。因而,理性地把握我国的宏观质量状况,是影响老百姓正确消费和政府质量科学决策的最重要前提。
质量评价:消费者最有发言权
要理性地把握我国的宏观质量状况,首要的是要弄清如何评价质量。质量状况的评价,主要的既不是来自于企业的出厂检验,也不是来自于政府监管的抽样指标,最重要的是来自于消费者的评价,这一评价的直观表现,就是消费者以货币形式体现的购买力。
在绝大部分产品都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下,一个产品的价格卖得更高,数量卖得更多,其内在的主要因素一定是来自于消费者对该产品质量的更高评价。
在手机产能大量过剩的情况下,苹果手机就是以超越消费者想象的卓越质量,才可能创造出2010年全年4748.7万部的销量,300.7亿美元的销售额,特别是2011年仅上半年的销量就达到3898.5万部、256.1亿美元销售额的惊人业绩。解释苹果奇迹的根本原因,就是质量达到了远超过竞争对手的水平。
欧盟认可中国制造不仅仅是价格低
2010年,我国货物出口的第一大区域是欧盟,占货物出口总量的19.72%,紧随其后的是美国,占货物出口总量的17.95%。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是以政府对质量的严格监管、消费者对质量的苛刻要求而著称,如果我国的产品质量状况,被评价为极为糟糕的话,那只能说明欧盟和美国的消费者,偏好于质量低劣的中国产品,而这样的判断显然是违背基本常识的。这些国家和地区大量地、持续增长地采购中国产品,最基本的解释是,中国的产品质量得到这些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认同。
当然有人会说,这些国家和地区之所以会购买中国制造的产品,是因为中国产品的价格低廉。这个说法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中国产品仅仅是价格低廉,而没达到这些国家和地区消费者对同样价格条件下产品质量的认同,他们怎么可能购买中国的产品呢?科学的结论就在于,正因为中国产品质量符合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要求,加之有竞争力的价格,才成就了中国世界最大出口国的奇迹,也充分证明了中国产品质量的真实状况。
发达国家质量安全并不完美
要理性地把握我国的宏观质量状况,还需要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真实地了解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质量安全情况。现在有相当多的意见认为,产品质量,特别是食品质量不能出任何问题,以至于有些地方用“质量安全为零”来考核和评价当地的质量状况,似乎我们完全有能力达到这一指标,如果没有达到就是不尽责。对此,我们有必要冷静地分析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地区,近些年来在质量安全上的真实情况。
美国参议员迪克·得宾(DickDurbin)在2010年为推动参议院通过《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时说,美国每年因食品感染而患病的人数达7600万,32.5万人因此住院,5000人因此死亡。以质量安全的严格管理和严谨的质量行为而著称的德国,也在2011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因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病毒)对蔬菜污染的食品安全事件,迄今为止,已导致50人死亡;同样是在德国,1998年还发生了城际特快列车(ICE)脱轨的质量安全事件,造成101人死亡,88人重伤。我国的台湾地区,也在今年爆发出“塑化剂”事件,因此而导致的受污染食品种类达878种,涉及317家企业。
列出以上的数据,只是要证明一个简单的事实,即使是在世界质量监管和生产水平都堪称一流的这些国家和地区,也没有做到质量安全为零,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质量发展水平。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也没有因为这些小概率的质量安全事件,而导致人人自危的非理性恐惧的群体心态。
国际比较的数据证明,质量安全问题的存在,并不是我国一国独有的,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并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我国宏观质量总体安全的事实。#p#副标题#e#
用质量专业知识科学理性面对现实要理性地把握我国的宏观质量状况,特别有必要从科学规律上认识什么是质量。
质量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人类对其认识和把握不可能做到全知全能,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的,人类对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接近,都只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在有限范围和有限程度上所作的正确反映,都具有近似的、不完全的性质。
同样,人们对质量现象的认识和规律的把握,也是渐进的,并逐步提高的,这样就必然导致某些质量安全的风险不可能被完全认识,也因此即使对产品做再多的检验和监管,也不可能完全杜绝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存在。另外,质量安全信息的分布也是不对称的,所谓“买的没有卖的精”,讲的就是这个意思。监管者面对海量的企业,即使有再多的投入,也不可能完全掌握企业质量安全的全部状况。
消费者面对众多专业的产品,不可能对每一个产品的质量状况都有充分而理性的认知。即使今天经过严格审核,证明是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随着时间的演进,也可能出现某些当初没有认识到的质量风险。类似的例子,在实践上和科学上都有许多证明,这也是世界各国都要对缺陷产品进行召回的原因所在。
此外,监管部门的资源也是有限的,这也使得质量安全的风险不可能在事前被完全控制。针对前段时间出现的“瘦肉精”事件,相当一部分人甚至认为,监管部门如果对每一头猪都进行检验,就可以避免这一事件的发生。姑且不说,监管部门没有这样的资源对每一头猪都实施检验,即使有这样的资源,每一头猪存在的质量安全风险,绝不仅仅只是来自于“瘦肉精”的添加,还有其他的隐患存在,有限的监管资源,根本 不可能对所有这些潜在隐患,实施检验和控制。
面对我国的宏观质量安全问题,我们特别需要防止情绪化的非理性和不科学的评论,而应该传播科学而理性的质量专业知识和理论。
企业是质量主体制度设计需要全社会参与
理性地把握我国宏观质量的状况,特别是正视国内外质量安全的客观实际,并不是无视我国宏观质量安全形势的严峻,也不是要消极地逃避对质量安全监管的责任,而是要在对宏观质量的客观实际做出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科学而有效的对策与方法。否则,无视客观存在的事实,以某些非理性的观念来左右质量的决策,并不能从规律的层面上,解决我国质量安全的问题。
首先,制度设计上不能仅仅只是发挥监管部门的作用,而应该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使企业成为质量的主体。依靠市场机制择优淘劣,尤其是要发挥消费者的作用,使消费者能够通过法律的保护,对生产者进行有效的制约,起到在市场第一线发现质量问题的作用,使生产者的质量状况,处在亿万个消费者“有形的眼”的监督之下。
其次,要加大对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共投入,彻底杜绝一线监管部门因为人员和经费的短缺,而不能开展有效的监管,甚至不得不依靠行政权力寻租的局面。最后,在技术上要面向消费者获取质量安全信息,通过采用“质量伤害事故统计”等国际通行的做法,在第一时间获取质量安全的信息,从而杜绝系统性、全局性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