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国产挖掘机的“黄金10年”

2011-05-31    中国质量万里行    吴玉峰    点击: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挖掘机销量飞速发展,特别是一些大型“主力队员”,加大投入力度,技术能力增强,产品质量提升,在国内外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经过近10年的努力,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挖掘机生产国。

      我国的挖掘机生产正式起步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但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年产量也未超过1000台。从改革开放后到上世纪末,发展仍旧很缓慢,直到2001年,产销量才突破万台大关。进入21世纪后,挖掘机销量飞速发展。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一挖掘机生产国。

     起步早但一直发展缓慢

     自1949年建国后,我国就开始了大多工业产品的研制和生产,挖掘机产品就是其中之一。1954年,抚顺挖掘机厂生产了第一台机械式单斗挖掘机。此后,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先后建立起十多家挖掘机生产厂。1967年,我国开始自主研制液压挖掘机。这主要是由于国外在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大力推广液压挖掘机。到60年代末期,液压挖掘机的比例已超过85%。如今,全球液压挖掘机的比例接近100%。

    到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挖掘机生产厂已有30多家,生产机型达40余种。但总的来说,我国挖掘机生产的批量小、分散,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等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数据显示,1978年至1986年期间国内液压挖掘机平均年产量为1200台;1987年至1993年期间,国内液压挖掘机平均年产量达到2000台;直到2000年,国内液压挖掘机产量仍未突破10000台。

    “黄金十年”销量增长20倍

      然而,这一情况,在进入21世纪的第一年就发生了巨大改观。2001年国内液压挖掘机销量达1.24万台,同比增长近。此后,虽经历了2004、2005年的短暂调整,但整体保持高速增长。2001—2010年液压挖掘机销量。如图1所示:

\
 

      2010年销量为165804台,与2000年的不足8000台相比,增长了20倍以上。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接近30%

    2001年国产挖掘机销量为12397台,其中,外资品牌销量占到93%,自主品牌仅占7%,但这比2005年的5%已经略有上升。此后,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开始持续上升。截至2010年,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创下新高,达到28.3%。近十年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走势。如图2所示:

\
 

    2010年自主品牌仅两家企业入围TOP10

    虽然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上升明显,但历年销量TOP10排名中,最多只有3家自主品牌企业入围。而在市场份额达到新高的2010年,仅有三一重工和玉柴重工入围TOP10,而且玉柴重工仅列第十。

    如表1所示:

\
 

    其中,与2009年相比,三一重工名次保持不变,玉柴重工名次下滑两位。

    自主品牌多集中于小挖市场

    挖掘机共分三种,小挖、中挖、大挖。相对来说,自主品牌多集中于小挖市场。而小挖产品的技术含量、利润等,相对于中大挖来说要低很多,也常常被外资品牌所轻视。表2为2006年以来自主品牌挖掘机在细分市场的份额变化情况。

    目前,外资品牌也开始注重小挖市场。所以,自主品牌小挖市场份额增长遇到瓶颈。

    出口量仍未恢复到最高水平

    目前,国内很多企业都将出口业务看得很重。出口越多,似乎代表企业实力越强,技术、质量水平越高。自主品牌挖掘机企业也是很注重出口业务。但近两年与2007、2008年相比,出口量萎缩相当严重。虽然2010年较2009年增长了以上,但与巅峰时期相比,差距仍很大。如图3所示:

\

    金融危机后,很多国家提高了进口门槛,是我国挖掘机出口量大幅下滑的最主要原因。但这也说明,我国的挖掘机产品仍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

    自主品牌未掌握核心技术  产品质量仍有差距

    综上所述,自2000年以来,自主品牌挖掘机企业虽然销量、市场份额上升很明显,但由于技术、质量水平与外资品牌仍有较大差距,目前只是在小挖市场上占据一定优势。

    一位工程机械的专业分析人士向记者透露,自主品牌与外资品牌在技术、质量方面的差距是老生常谈,近几年来虽然自主品牌质量、技术水平都有一定提升,但差距仍很明显。广丰县挖掘机行业协会秘书长吴贞柏也对记者表示,自主品牌挖掘机企业目前大多仍是简单装配,挖掘机的五大部件基本都靠进口或采购外资企业在华零部件企业的产品,基本没有掌握什么核心技术。自主品牌挖掘机企业的研发部门更多是在外观设计和零部件匹配方面下功夫,将最好的零部件组装在一起,并不能带来最好的质量。有的企业在这方面强一些,其产品质量就更稳定一些。

    2010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沙南生在工业产品质量会议上就指出,目前我们国内生产的一些工业产品,特别是某些工程机械类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水平比较低,大大削弱了“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工信部最近对国内工程机械类产品进行了1000小时可靠性测试,结果只达到150至300小时的水平,而国际水平在500至800小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产品可靠性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主要问题表现在可靠性指标差、稳定性差、一致性差。部分工程机械的核心零部件技术的研发是国内品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抓好工业产品的可靠性工作,已经是我们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中国制造国际形象和核心竞争力,解决产品质量,减少社会矛盾以及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问题迫在眉睫的战略性工作之一。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