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企业为什么喜欢拿官员说事儿

2011-05-05    中国质量万里行    文/萧兵    点击:

     企业家们都心知肚明的共识是,一家企业能否吸引政府官员前来考察,意味着企业的被认可程度和受重视程度。考察官员级别越高,考察的官员数量越多,证明企业的地位越高,证明企业的实力越强。

    和企业打交道次数多了,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企业喜欢拿官员说事。比如企业喜欢把政府官员前来考察的大幅照片、题词悬置于主宣传窗口,官员级别越高,位置越醒目。

    我一度有些纳闷,企业主要宣传的应该是主打产品、产品质量,把官员考察的情况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未免有失偏颇吧?

    后经多方讨教才明白,拿官员说事是“功夫在诗外”,是大智慧,其中大有学问。

    企业实力的另类象征

    企业家们都心知肚明的共识是,一家企业能否吸引政府官员前来考察,意味着企业的被认可程度和受重视程度。考察官员级别越高,考察的官员数量越多,证明企业的地位越高,证明企业的实力越强。

    这就相当于一张企业的“名片”,既告诉同行自己的基本“座次”,也警告一些觊觎者“不要轻易动我”,“动我要掂量掂量”。

    据说,这样可以“带来很多便利”,也可以省去很多“无谓的麻烦”。这也是一种“潜规则”吧。

    传统企业如此,同样,据说无论是高科技企业还是创新型企业,也概莫能外。我注意到,果然在互联网大鳄腾讯官网首页的“腾讯动态”一栏中,不断更新的基本全是国家大员“会见腾讯CEO马化腾”或者“视察腾讯”的消息。

    官商各有所得

    企业拿官员说事,还是企业和官员双方的实际需要。企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氛围。

    其中外部环境的好坏很大程度上掌握在政府官员特别是当地政府官员的手中。

    有的时候,这种外部环境被创造得好得“吓人”。如《中国质量万里行》报道过的齐齐哈尔市的“最牛特权开发商”,手持市政府发放的“贵宾卡”,持卡说明中有如此描述--“持卡人员在本市就医、住宿、乘车、子女上学等优先安排。

    如遇特殊情况,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地为其排忧解难;任何部门不得随意到持卡人员所在企业进行检查、收费、参观学习、宣布停建、停业、停电、停水、查封账户及财产,特殊情况必须经市政府批准,方可执行;除进行正常行政管理和税费收缴,任何部门不得随意到持卡人员所在企业搞各种名义的摊派和赞助以及各种评比活动……”

    当然,另一方面,对于官员来说,自己辖区内企业的发展状况如何,不仅仅体现在税收上,更代表着政绩。也因此,一些官员要升迁,甚至需要企业的“赞助”与企业家们的“美言”。企业主动拿官员说事,可谓皆大欢喜。

    企业拿官员说事,最直接的是能带来真金白银的好处,这就是遭人诟病的“官商勾结”吧。

    一般来说,企业都喜欢官员前来考察,尤其喜欢的是“实权派”官员,最好是能直接拍板的那种。

    因为企业不光需要“精神奖励”,更需要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支持。特别是在企业遇到难关的时候,官员的一句话可能就能拯救一个企业。譬如政策倾斜,譬如“减免税收”等等。

    可千万别小看政策的力度,对一些企业来说,可能一个点的税收价值就是几个亿--企业怎能拿官员不当回事?而高级别的官员就不用说了,企业自然是欢迎再欢迎,高官的讲话精神也要领会再领会。

    因为高官视察之后企业自然就要“档次提升”,企业也就自会受到超出以往的重视与眷顾。

    当然,“企业喜欢拿官员说事儿”这件事儿,并不都是“话里有话”,必定还有其他正当或正常的原因。这种事不是中国特色,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需要结合,在全世界市场经济国家,都一样。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