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青岛外贸谋变:淡化速度和数量 看重效益和质量

2011-01-05    中国质量万里行        点击:

    人民币升值与“提升质量”有什么关系?

    有则报道说,在人民币连续不断升值的情况下,许多外贸企业坚决反对,因为利润越来越微薄;然而,浙江的一个老板却说,从长期看,如果不改变观念,还是“低成本、低价格、大批量”的老样子,未来的三、五年,可能会出大事情,因为没有人搞技术革新了。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制造业面临沉重的外部压力,中国政府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战略,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即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鼓励创造和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简单来说,这就是人民币升值与“提升质量”的关系。

    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近3年时间来,中国外贸企业经受了最严峻的洗礼。到2010年下半年,受政策、汇率、通胀等各种因素影响,国内60多万家进出口企业,压力依然不减。

    现实面前,“中国制造们”是如何思考、怎样应对的呢?

    山东青岛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的外向型城市。近日,本刊以此为观察窗口,特派记者赴青岛进行了相关调研,总体感受是:在各种因素交织之下,中国外贸的产业布局和产品市场格局正在悄然改变,许多企业能够顺应大环境的变化,积极寻求突破,企业经营正在进入一种新的良性循环。

\
外国客商考察金王应用化学公司的蜡烛制品
\
即发集团用高科技材料制成的户外帐篷
\
台灯造型的蜡烛
\
使用亚克力布制成的万汇遮阳伞
\

\

\
客人在考察即发集团的高端T恤产品
 

        中国外贸“拐点”隐现

 

    看重增速与增量,到看重增效与增质,微妙的变化折射出的是中国外贸出口观的改变:客观、务实。也就是说,中国的外贸出口是否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是否无限度地增加市场份额已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外贸出口的效益与质量。也许,这将成为对外贸出口的常态性评价指标。

    年12月10日,海关总署发布了一份十分亮丽的统计数字:11月份中国进出口值达到2837.6亿美元,同比增长36.2%,刷新今年9月份创下的2730.9亿美元的纪录,其中,11月份出口1533.3亿美元,增长34.9%。

    这一数字在证明中国站稳经济回暖态势的同时,也引发了业界对于中国外贸出口形势的再审视。

    外贸出口观正在悄然变化多年来,中国经济依靠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自2008年11月始,中国出口历经近10年以来幅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萎缩。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出口形势自此会发生怎样深刻的变化?

    与亮丽的数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外贸出口企业巨大的生存压力。就在几个月前,商务部的调研报告称,中国出口企业的生存质量堪忧。报告显示,出口企业反映最多的问题是受政策变化、人民币汇率预期、成本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调查问卷显示,约60%的企业能够承受人民币升值幅度在1%以下,14%企业能够承受3%-10%的升值。

    报告显示,出口压力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中长期人民币升值压力持续存在与现阶段企业利润空间有限的矛盾;二是国内要素成本上涨与保持出口竞争力的矛盾;三是世界经济“再平衡”进程与继续拓展外部市场空间的矛盾;四是政策体制机制性障碍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矛盾。

    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也指出,目前出口有两大不利因素,一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碰到了南欧五国的金融危机,二是目前美国整个的宽松量化的政策可能会导致人民币急速升值,“市场的萎缩,货币的上升,再加上我们进口原料价格的上升,对明年整个的外贸,我看总体要下降10到15个百分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2010年出口高增长是源于金融危机影响的恢复性表现,并不具备可持续性。业内专家也普遍认为,明年出口增速将难以达到今年的水平。

    数字与现实的对照中,官方与业界专家的冷静态度耐人寻味——对增速与增量的淡化,意味着对增效与增质的看重。

    魏建国就认为,“放缓”有利于企业潜心提升产品品质和为升级转型打好基础。不过对于许多主要利润来源于出口退税的企业而言,出口退税率下调则危及生存。由于竞争压力,一些中小企业在报价时只能压低价格,而他们的成本优势又不如大企业,如果利润长时间保持在较低水平,只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此前对于出口的高速增长国人一直引以为豪,金融危机前的一组数字常被津津乐道——2001年至2008年即“入世”后,我国外贸年出口已从2661.55亿美元增至14285.5亿美元,绝对增加额为11623.95亿美元,年均增长26.26%,“连续7年高速增长,无论是数量还是金额,我国外贸出口已经是世界第一,不少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相当高,其中玩具、鞋子、箱包等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已分别超过7成”。

    从看重增速与增量,到看重增效与增质,微妙的变化折射出的是中国外贸出口观的改变:客观、务实。也就是说,中国的外贸出口是否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是否无限度地增加市场份额已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外贸出口的效益与质量。也许,这将成为对外贸出口的常态性评价指标。

    事实上,这一微妙变化与国家的战略规划及具体的产业政策遥相呼应。“十二五”规划中国家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这样的表述意味着出口在“三驾马车”中的地位和以往的侧重上有所区别。更明显的是具体的产业政策,早在2010年6月22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明确从7月15日开始,取消包括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建材等在内的406个税号的产品出口退税——这是继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国家先后7次上调出口退税率后,财税部门首度改变出口退税率政策。

    “政策正在转向”也预示着中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正在撤退,正常化的外贸机制走上舞台。

    从外贸大国转向追求外贸强国自加入世贸以来,中国外贸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飞速发展,成为全球外贸大国。但无法否认,综合而言,目前中国还只是外贸大国,远称不上外贸强国。尽管中国外贸企业中有相当多的名牌企业,但从基本面看,大部分企业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档次,绝大多数处于中低端水平,层次不高,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全球知名品牌很少。这种状况与中国目前的经济技术水平是基本相符。

    而记者在青岛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几乎所有出口企业中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都供不应求,订单都忙不过来,如青岛“凤凰印染”,其在手工蜡染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印染、印花技术,加之粗犷的设计风格、明快的色彩组合,成功进入非洲市场,并成为非洲名牌,在非洲拥有超过70%的市场份额。

    但对一些科技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甚至有订单也不敢接,因为受汇率、通胀等因素影响,根本就没有利润,而有利润的价格又不被市场接受,生产因此异常艰难。这也是很多中小企业甚至大型企业为降低成本纷纷向内地迁移的根本原因。

    “入世”以来,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不少行业、生产企业技术能级的提升。但不得不承认,面对日益增长的国际市场需求,中国在西药成药、工程塑料、合成橡胶、特殊钢材、高精度数控机床、高档化工产品等领域,很少出口或几乎没有出口。究其原因,是企业缺乏核心技术或技术不过关。

    而反观国际,发达国家的大量高技术、高附加值商品却源源不断涌入中国且逐年增长,如近年来中国进口合成橡胶价值均超过30亿美元、进口金属加工机床超过70亿美元。

    与此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利用成本优势,对中国外贸出口、出口商品展开悄悄的围追堵截,这种局面如果不能加快步伐改变,在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和生产方面加大投入取得突破,跃上新台阶,也许几十年之后中国外贸出口将处于尴尬境地。

    当然,“危”与“机”永远同在,关键在于把握。这不同程度地考验中国的企业与企业家的智慧。

    当然,高新技术的发展、高附加值的创造绝非一日之功,因此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仍将是中低档劳动密集型商品生产出口大国,但在稳定中低档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市场的同时,更应积极主动地创造中高端商品、品牌商品、高技术高附加值商品出口,以加快形成高中低错落有致且较为完整的出口商品体系。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伴随世界经济的复苏,目前,欧美经济在消费、进口和库存等领域的复苏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过现在看来,这种复苏的速度还是较慢,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口企业在适销对路的产品选择上、产业结构的布局上就变得相对容易,转型的阵痛期相对较短。毕竟,长痛不如短痛,要知道欧美出口占总出口的20%左右,这样的优质市场在中国企业劳动力等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的情况下,提高产品档次、开发出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是必然选择。

    乐观的一面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此青岛的诸多出口企业颇有切肤之痛,已开始了有益的探索,有不少已然取得了成功。

    内外贸融合加速靠“两条腿走路”

    曾任青岛市商务局外贸处处长的吴胜杰已经转岗到了宣传处,吴告诉记者,自2003年3月国家商务部挂牌成立,到2008年10月上海市商务委员会诞生,政府新部门的组建,表明中国内外贸分家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而最近两年,随着内外贸各部门的合并,内外贸融合骤然加速。一个重要的背景是,在国家倡导的扩大内需的一系列举措背后,是居民收入的继续增长,是消费的不断升温。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5756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34元,同比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869元,增长13.1%,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另外,从支出来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实际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实际增长7.3%。

    而居民消费的增长给出的信号是,在对外出口大环境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出口企业应该在内销上做足文章。出口转内销的天然优势是,中国消费者多年来对出口产品的品质普遍信任度较高。企业借机在产品开发、市场布局上有所倾斜,国内国外“两条腿走路”正当其时。

    同时,从“十二五”期间外贸的重点转换来看,有专家分析,外贸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是,把单纯的扩大出口,转变为要把出口跟进口相结合,把单纯的过去的引进外资,改为引进外资和走出去相结合。这就需要出口企业加大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往高端走,同时注重加大发展服务贸易,抓住世界服务贸易产业转移的时机。

    吴胜杰认为,正是企业出口转内销的刚性需求,推动了内外贸部门之间的合并,最终推动内外贸的融合。因为,外贸和内贸是两个大不相同的领域,而政府要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就必须“两手抓,两手硬”。

    还必须看到,内外贸融合是经济贸易发展的客观规律,人为分割既不科学,同时也阻碍了内贸和外贸的发展。以家电连锁界的国美和苏宁为例,这两大企业在上海乃至全国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可惜的是其基本上没有走出国门。而对中国外贸出口来说,国际销售网络建设至今是个老大难问题,但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宜家等跨国连锁巨头却在中国攻城略地。对此,如果内外贸结合,取长补短并与所在国同行联手,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将促使我国外贸发展发生根本性变化。

    内外贸融合对企业而言,同样是个好消息。记者采访中获悉,包括青岛海尔在内的12家领军企业,及中小企业,大都自发地加大了“出口+内销”模式的深化力度,多位企业家告诉记者,内贸、外贸“两条腿走路”已基本成为企业的共识,且不少企业将二者的目标比例定为“半对半”。

    或许,这标志着中国外贸出口战略转变的步伐已赫然加快。

 

在调整中探求新出路
                                               ——访青岛市商务局副巡视员丛彦

    对中小外贸企业来讲,最重要是革新理念,摒弃过去单纯依赖数量增长的思维,要主动开拓新市场、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做大做强品牌,形成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尽管近年来“扩内需、促消费”已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导向,但对外贸依存度较高的我国而言,出口的重要性依然让人无法忽视。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出口企业的实际生存状况如何?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别是什么?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政府和企业如何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青岛市商务局副巡视员丛彦。

    青岛外贸已经出现恢复性增长中国质量万里行:海关总署统计的进出口数字比较乐观,从数字上分析,青岛的情况是不是和全国的情况相对应?

    丛彦:2010年1-11月,我市累计完成进出口总值505.77亿美元,同比增长32.1%,其中出口301.03亿美元,同比增长30.2%,继2008年度后再次突破300亿美元。从产品来看,前11个月,纺织服装出口58.90亿美元,增长21.6%;农产品出口34.21亿美元,增长26.4%;机电产品出口116.84亿美元,增长31.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0.15亿美元,增长20.9%。总体来讲,我们在出口总量上已经超过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在发展趋势上与全国基本一致,出现了恢复性增长。

    中国质量万里行:今年增长这么快,明年还会不会增长这么快?

    丛彦:2010年,我市出口增幅保持了较高水平,但也要看到这其中存在由于2009年出口大幅下滑造成的基数偏小因素。2011年,影响出口的外部条件不确定因素还比较多,外贸发展面临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和严峻,外贸企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大,保持外贸平稳增长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因此,预计明年我们出口虽能够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但增速将有所回落。

    中国质量万里行:从宏观大环境来看,目前影响中国出口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丛彦:从国际上来看,有利条件是全球贸易复苏的势头仍将延续。各国在金融危机期间陆续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对世界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市场信心有所增强,投资与消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发达国家旨在刺激经济、增加就业的努力仍将继续;新兴经济体增长仍然比较强劲,其市场容量不断放大;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有效维护了全球贸易的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贸易摩擦的升级;区域贸易安排方兴未艾,其快速发展有效降低了成员国企业的交易成本。

    当然,也要看到一些不利因素依然对贸易增长构成了挑战。世界经济面临金融危机突发因素和经济周期性调整因素的叠加影响,全球消费不振,结构性需求不足,短期内难以脱离恢复与调整并存的状态。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不断膨胀的财政赤字成为有的发达国家短期内无法有效解决的两大难题;欧盟部分成员主权债务危机的风险尚未完全消除;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流动性过剩隐忧;美欧补库存周期拉动效应减弱;多边经贸合作推进受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也给贸易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从国内来看,有利的条件是面对“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将进一步增强,整体向好的势头将得到进一步巩固。特别是国家日前提出的继续保持外贸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将对外贸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但也要看到国内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通胀压力加大;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结构性用工矛盾日益加剧;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预期依然较大;节能环保方面的成本继续增加等不利因素,仍然是出口企业不得不认真面对的问题。

    具体到企业来讲,相信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特别是经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我们的外贸企业竞争力在不断增强。在“转方式、调结构”战略实施过程中,我市出口企业在自主创新、品牌培育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对南美、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开拓成效明显,其出口竞争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政企联手应对新难题

    中国质量万里行:从企业角度看,汇率问题、通货膨胀问题、土地使用费、劳动力成本与用工难问题、资金链问题等等,现实压力仍然比较大,企业在这种情况下生存状况如何?

    丛彦:当前,外贸企业的经营压力的确比较大。一是人民币升值挤压了出口利润。美元仍是我市出口企业的主要结算货币,占全市出口贸易结算的相当大比重。我市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利润微薄,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使得企业经营变得艰难。二是原材料的高位波动增加了出口成本。我市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有近3000家,出口额占全市的20%。下半年棉花等纺织原料价格的大幅波动给出口企业造成了订单流失、流动资金周转压力增大等困难。三是劳动力紧缺降低了出口效率。目前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紧缺现象难以有效缓解。例如有的水产品加工企业长期存在30%左右的缺口,造成有单不敢接。许多企业不能满负荷开工,延长了出口交货期,影响了出口进度。四是形势变化难测影响了出口接单。当前,原材料价格、汇率等外部因素的复杂变化造成出口企业难于形成准确预期,给企业出口报价带来困扰。很多企业目前只与客户就产品款式、规格等进行谈判,而暂不确定出口价格,且基本上以接3个月的短单为主。当前,我们外贸企业与国外客户的议价能力普遍较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出口效益的改善。另外,对于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企业而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劳动用工结构的变化将给企业管理与经营带来新的难题。

    调整转型意味着要抢抓新机遇中国质量万里行: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如何应对?

    丛彦:从我们调研情况来看,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出现了订单转移,甚至是企业搬迁。但更多的企业积极响应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部署,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产品结构调整。有的服装企业利用倒逼机制,实施从无品牌到有品牌、从低档次到高档次转变,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逐步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市场结构调整。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前11个月,我市对新兴市场出口同比增长40%以上,大大高于全市平均增幅。青岛是全国轮胎出口的重要基地之一。去年遭遇美国轮胎特保案以后,我市轮胎企业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有的企业一方面针对美国、欧盟等市场开发了雪地胎、低噪胎等多种新产品,规避了高额关税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另一方面大力拓展南美、中东等市场。今年我市轮胎出口不仅没有下降,而且实现了较快增长。

    中国质量万里行:但无论哪种调整,对企业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来说,往往知易行难。

    丛彦:调整就意味着要抢抓新机遇。对中小外贸企业来讲,最重要是革新理念,摒弃过去单纯依赖数量增长的思维,要主动开拓新市场、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做大做强品牌,形成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比如,有的企业大胆“走出去”在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周边国家和地区投资设厂,有的企业建立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TM电子商务平台,有的企业在发达国家设立了熟悉当地消费需求的设计团队和营销队伍,有的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获得了上游资源,有的企业直接从终端市场购买成熟品牌和销售渠道等等,这些都是外贸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的好榜样、好做法。

    中国质量万里行:在企业转型升级调整过程中,阵痛是不可避免的,政府应该做些什么,如何与企业形成良性互动?

    丛彦:作为商务主管部门,我们2011年将通过优化外贸经营环境,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和“拓市场、找订单”两大重点,加强政策引导,打造贸易服务、电子商务、融资担保、出口退税、信用保险、贸易救济等6大公共服务平台,帮助外贸企业实施转型升级。一是鼓励企业用好、用足各级政府出台的政策和措施,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创新,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扩大“三自三高”产品出口。二是支持企业“走出去”开拓新市场。针对出口企业对新兴市场缺乏了解,客户资源少,联系渠道不畅的情况,由政府牵头组织企业到国外开展经贸洽谈,开发新兴市场。三是“请进来”采购商,帮助企业找订单。联合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邀请沃尔玛、家乐福、特易购、欧尚、佳世客、迪卡侬等大型国外采购商来青举办跨国采购会,给企业创造寻找新订单的机会。四是推动企业进一步运用电子商务,开辟贸易新渠道。加强与电子商务运营商的合作,进一步完善“青岛国际贸易服务平台”功能,为中小外贸企业提供融资、物流、报关、退税、外汇核销等一揽子服务。五是努力缓解融资难。进一步完善外贸企业融资贷款意向在线登记系统,与有关商业银行、担保机构建立企业融资需求对接机制,鼓励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充分发挥现有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贷款、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等多种手段的作用。六是引导企业提高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利用我国与东盟等地区的自由贸易优惠协定扩大资源型产品进口,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营效益。

企业的应对智慧
——青岛外贸企业灵活“对赌”出口风险

    我们与国际客商这么谈,人民币升值在3%以内的,我们承担,超过3%,对方全部承担,举例来说,如果人民币升值3.5%,对方不是承担0.5%,而是承担全部的3.5%。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2010年,尽管从数字上看,中国出口有了较大的恢复性增长,但对出口企业来说,压力依然不减。下半年,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汇率的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涨与用工难、土地使用成本上涨……都是现实中的难题。

    市场选择的结果是,可能淘汰掉一批企业,同时为优质企业让出更大的市场空间。

    “成功的企业都是相似的”,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对于历经市场风雨洗礼的中国企业来说,凭借外贸企业过硬的产品和企业家的智慧,已创造性地摸索出了有效的应对之道。

    汇率:谈判与对赌从2005年人民币第一次升值以来,5年来人民币一直处在升值的压力中。而汇率对出口企业的利润影响被普遍排在第一位。举例来说,如果企业出口一个亿,人民币升值一角钱,企业的利润损失就是1000万。

    今年6月下旬,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11%。面对连续遭受外贸壁垒、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困难的中国纺织业来说,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无疑是一场关乎生死的严峻考验。

    其时,不少业内人士惊呼纺织业出口“寒冬来临”。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毛利率低、以量取胜曾是纺织服装行业的制胜法宝。但在出口退税率下调2个百分点后,企业的盈利空间被大大压缩,如果再加上汇率的波动,纺织企业直接濒临“零利润”的边缘。

    青岛纺织业是如何度过寒冬的呢?

    青岛即发集团副总经理孔祥娟告诉记者,最困难的时候,汇率压力最大的时候,即发选择了与外商客户的“友好协商”。也就是说,即发与客户共同承担汇率上涨给即发带来的损失。其间的逻辑是,和外国客户的交易,某些产品的利润是透明的,这样协商就有了可能。

    而生产蜡烛制品的金王应用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崔言民告诉记者,他们化解汇率风险采用的是“协议对赌”的办法。“我们与国际客商这么谈,人民币升值在3%以内的,我们承担,超过3%,对方全部承担,举例来说,如果人民币升值3.5%,对方不是承担0.5%,而是承担全部的3.5%。这就是对赌。这样风险就能化解了,这是规避汇率上升的一种办法。”

    崔言民说:“我们这个(对赌)是和客户签合同的。和外国客户打交道,要钉是钉,铆是铆。”

    同样是汇率问题,生产遮阳伞的万汇遮阳用品有限公司则是又一种解决办法。公司总办经理马鑫告诉记者,他们的对策是,“开发新产品,重新掌握定价权”。这样就可以在不断的调整中保证利润。

    原材料成本上涨:

    开发高附加值高端产品原材料作为基本生产资料,其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

    在今年下半年“涨”声不断的情况下,青岛的不少出口企业开始和外商谈判提价的问题。“但是这毕竟是一厢情愿,大部分购货商不会接受此价格。”业界资深人士透露。这位人士说,除了提高产品价格外,企业往往还试图压低上游供货商的原料、辅料价格,但也比较困难。这种不利的形势下,青岛企业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记者调研发现,大部分企业转向出口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

    青岛即发集团副总经理孔祥娟告诉记者,面对原材料成本上升与短缺带来的压力,“我们积极对接国家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在加快完善产业链的基础上,新上了功能化、差异化、个性化面料和高档次的5万锭功能纤维及面料项目”。

    记者了解到,在即发的高端产品中,附加值最高的为替代棉花的海洋生物纤维(甲壳素纤维)和防水透气高分子材料。其中,海洋生物纤维是用蟹壳等加工而成,有抗菌消炎的功效,可代替棉花向医药领域进展。“这么说吧,它可以替代创可贴,直接当创可贴用。”孔祥娟说,以这种材料加工成的内衣,售价高达千元。

    另一种高附加值纺织产品是高科技的防水透气高分子微孔聚四氟乙烯膜材料,操作人员边为记者现场演示边介绍,这种材料耐水压可达到15米,再大的暴雨也不会淋湿,不光防雨防水防风,还可以保持皮肤干爽,和同类产品比功能优越。记者获悉,这种材料的造价一平方米一元钱,而一旦制成成衣,售价1000多元钱,目前市场上供不应求。

    金王应用化学公司应对原材料成本上涨,则主要通过科技研发,开发新产品。总经理崔言民告诉记者,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聚合物“基质复合体”烛光材料,采用全环保绿色安全天然植物蜡,以特种高分子共聚物为基质,选择其它高分子及有机化合物组分进行功能化改性,从热力学角度解决了蜡质易结晶和多相组分相分离的非透明状难题,并创新性地研制成一系列高透明流体状、半流体状、果冻状、硬质状的新一代烛光制品。这种蜡烛制品,“由原来的一小时燃烧6克,改进为一小时燃烧5克”。

    “我们生产的一些产品,譬如一种压花蜡烛,工艺很复杂,外国人嫌麻烦,根本不生产这个,只有我们能做,这样定价权和议价权就控制在我们自己手中,产品附加值就比较高了,我们的蜡烛毛利率也就较高,对我们来说三五个百分点的波动都承受的了。”崔言民说。

    万汇遮阳用品有限公司应对原材料上涨同样是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经理马鑫告诉记者,万汇遮阳伞使用的亚克力布,不退色,不怕晒,是最具有科技含量的部分,而同时又细化生产环节,以满足客人的差异化需求。他们尤其注重细节——譬如独特的手柄可以坐着就能把遮阳伞收起来,而且收起来时不会影响到客人。

    “我们基本每一款产品,别人都仿不了,研发力度比较大,产品的附加值比较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比较小,低端的也做的少。而且保持着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和对市场规律的一个把握,”马鑫说,“该舍弃的要舍弃,一旦我们某个产品赚不到钱了,就意味着这种产品该淘汰了。”

    劳动力成本上涨:“走出去”战略劳动力成本上涨是近年来企业遇到的普遍性问题。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相对来说,劳动力问题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服装企业影响更为明显。新的现象是,现在是工人选企业,而不是企业选工人。据业内人士反映,一个细节是,以前过年工人腊月二十八才回家,初四五就回来,而现在很多工人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就回家了,不到正月十五不回来。

    这几年企业用工难一直断断续续地存在,困难还在于,对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来说,“高工资给不起,低工资工人就要流失”。实际上,不光是工资问题,工人的福利待遇也在逐步提高。“打个比方,比如工人就餐原来是四菜一汤,现在呢六菜一汤;住宿原来八个人一个宿舍,现在变成四个人一个宿舍;以前工人们没有什么娱乐设施,但现在就要求配套一些娱乐设施,这都是非常现实的,所以整个用工成本都在提高。”采访中,业内人士透露。

    当中国人口红利的优势逐渐消殆,企业如何应对的呢?记者调研发现,很多企业响应国家倡导,选择了“走出去”的战略。

    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拥有15000名员工的青岛即发集团在发制品、针织品、梭织品等领域,采取了“向内走”和“向外走”两种策略。据副总经理孔祥娟介绍,在实施“向内走”战略后,现在即发的工人覆盖了青岛即墨市24个乡镇中的17个乡镇,把劳动力、把岗位送到了农村,同时也带动了就业。“另外,我们在安徽、山东的一些县级市也建立了工厂,既降低了用工成本,也开拓了当地市场。”孔祥娟说,“向外走”则主要走向一些劳动力成本较低、税收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在越南也建立了工厂”。

    同样选择在越南建厂的还有金王应用化学公司。总经理崔言民告诉记者,金王在胡志明市建立了蜡烛制品生产基地。“越南人力、税收成本相对都比较低,这就给了企业发展的后劲,另一个好处是还避开了国际贸易争端。”崔言民认为,很多贸易摩擦就是因为出口国对进口国的贸易顺差太大之后,影响了对方产业的发展,导致争端不断。“外贸企业应该正确理解、响应国家‘走出去’的战略,正常的产业布局就是走一条国际化的路子,在海外建厂,原产国不再是中国,同时还解决了中国的出口压力问题。”

    市场战略:出口与内销并重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汇率的波动是对外贸企业影响最大的两大因素,特别是对于毛利率较低的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来说,更为明显。不过,记者调研发现,在“扩内需、促消费”已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导向背景下,出口转内销、国内国外“两条腿走路”事实上已成为所有外贸企业的共同选择。

    青岛即发集团对国内市场的开拓是从针织内衣和T恤开始的。副总经理孔祥娟告诉记者,目前即发出口和内销的比例为7:3,而按公司的战略规划,最终目标将是5:5。

    记者了解到,即发生产的内销的针织内衣和T恤,其质量和出口的同类产品采用了同样的标准,只是规格不同,“因为体型原因,我们的产品,同样的型号尺寸不同,比如出口欧美的衣服一般肥大些。”

    相同的是,在质量的严格把控上,“即发抓质量是本着从源头抓起的原则,从棉花进厂开始,纺、织、漂、染、印、绣、缝、水洗、包装等每一道工序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和质量管理规定执行。”孔祥娟说,“哪怕衣服上的一根丝线有瑕疵,我们都不放过。”

    保证产品质量,离不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在即发的针织车间里,有这样一幅标语:宁可办公楼简陋,不可让设备落后。记者了解到,正是凭借这样的理念,即发今年获得了山东省省长质量奖。

    金王应用化学公司同样开始大力开拓国内市场。不过和出口产品不同的是,打国内市场,金王把其生产的蜡烛制品定位为“家居时尚用品”,而在国外,蜡烛是“日常消费品”。总经理崔言民告诉记者,金王生产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照明蜡烛”,而是“营造氛围”的蜡烛。在欧美,“蜡烛就和牙膏一样普遍”,它的作用是散发香味、制造气氛。

    国内外消费理念的不同也使得两个市场上的产品标准不同。崔言民告诉记者,出口和内销的蜡烛的基本质量标准是一样的,如都要求“无烟”、“不流泪”、“燃烧时间”等。但内销产品和出口产品不同的是,内销产品在包装、造型上更为独特和个性,“在国内销售的蜡烛制品我们做的礼盒比较多,很多人买来后是作为礼品用的。”崔言民说。

    万汇遮阳用品公司出口和内销的比例目前是8:2。总办经理马鑫告诉记者,和很多公司不同的是,万汇从国际视野看同类产品竞争也不多,这是因为国外劳动力成本比较高,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印度、越南等国家,产量还比较少,没有形成规模。

    事实上,就遮阳伞而言,国内还一直是一个比较小众的产业,万汇目前一家独大。“我们是遮阳伞质量行业标准的制定者,”马鑫说,“公司总经理马准安同时是中国遮阳协会的会长,美国遮阳协会的常务理事。”

    转型:完善产业链与开拓新领域企业的发展往何处去?下一个利润增长点是什么?这是企业永恒的问题,也是企业不断调整、不断转型中时刻面临的问题。

    调研中记者了解到,很多外贸企业在完善产业链上下“细功夫”,在开拓新领域上下“大功夫”。

    即发集团副总经理孔祥娟告诉记者,建厂55年来,青岛即发一直在诚信、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地调整转型,并逐步完善了产业链。生产的产品从出口东欧市场的低档产品到现在的中高档产品;从发制品扩展到针织品、梭织品;从汗布衫到现在的婴儿装、成人装;从内衣到外衣再到运动系列,从织布到衬衣、成衣、家纺……科技创新方面,记者了解到,即发外联科研院所结成“产学研联盟”,内筑“三级塔形自主创新体系”,通过开发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面料、新产品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其新产品产值率始终保持在40%以上。

    同时,新领域开拓方面,即发也从纺织服装业向三产服务业、地产、金融、现代农业、现代旅游业、污水处理等方面进军。

    金王应用化学公司多年来也逐步完善了产业链。记者了解到,金王目前的业务从蜡烛产品、沐浴用品和家居用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已拓展到石蜡和蜡油加工业务。其是日用消费品蜡烛类行业中世界排名第三、亚洲规模最大的生产企业,也是同行业中亚洲唯一的上市公司。据统计,金王产品的种类现达5万多个品种,拥有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蜡烛展示中心,在全球拥有专利1436项,在30多个国家进行了专利注册。

    万汇遮阳用品公司总办经理马鑫也告诉记者,万汇已是全球中高档遮阳产品的最大生产基地,集生产、研发、行销于一体,拥有自己的塑胶、铝杆型、涂装、电镀等工厂,零件自制率逾九成,并开始结合遥控、建筑节能、太阳能、夜间照明、新材料等崭新的科技领域。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