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 > 农产电商 > >>

苹果产业带故事:“拼购+产地直发”,电商重塑农产品供应链

2021-12-27    来源:消费者报道        点击:

霜降之后,苹果的口感变得越来越好,全国各地的客商蜂拥而至,大货车将洛川的街道塞得满满当当。

在洛川农村进行电商创业的王琦,正在抢收苹果。“今年的天气有点反常,连续降雨已经严重影响了采摘的进度,必须争分夺秒地把时间抢回来。”王琦说道。

(今年的苹果采摘季,王琦首批计划收购50万斤的洛川苹果。李云丰|摄)

作为一种常见的大众水果,苹果在中国的栽培历史超过2000年,形成了渤海湾、西北黄土高原、黄河故道及秦岭北麓、西南冷凉高地四大主要产区。

不同产区的苹果各有特点。论品牌,烟台苹果家喻户晓;论颜值,洛川苹果赏心悦目;论肉质,甘肃花牛是制作宝宝辅食的佳品;论汁水,山西运城人说,咬一口万荣苹果,得咽两口才能说出话;而论甘甜,新疆阿克苏苹果的冰糖心令人回味无穷。

北纬35度的黄金分割线一穿而过,成就了国内一条优质的苹果产业带。10月中旬,生长在北纬35度附近的各地苹果陆续红了。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发布的《2021产季苹果产销形势分析报告》判断,2021产季,苹果总产量预计超过4500万吨,较去年小幅增长。

作为全球最大的苹果生产国,中国苹果以国内鲜食消费为主。“我国的苹果主产区,不少位于丘陵沟壑之地,是贫困高发地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霍学喜表示,苹果的销售是关系兴农富农的大事。

为匹配平台逾8亿用户分级分层的消费需求,寻找他们最想咬一口的好苹果,拼多多选果团队自8月起就深入山西运城、陕西的洛川及礼泉、山东荣成、甘肃的天水及庆阳、四川盐源、新疆阿克苏等优势产区,调研种植情况,培训、发展更多强供应链的产地商家入驻。

一个“果二代”的电商转型

拥有临猗、万荣、平陆、芮城、盐湖5个被农业农村部列为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业带重点县(区)的运城,去年在拼多多平台上的苹果销售额达到10亿级。

今年10月下旬,新鲜的红富士在各大电商平台迎来“开门红”,运城苹果的销量较去年同期接近翻倍增长。

王震是万荣的“果二代”,2003年就跟着父母跑市场,至今在全国还有6个水果档口。其中广西南宁的档口生意,兴盛时常有越南客商光顾,一买就是好几车。“苹果拉到市场,不用卸货,车屁股对着车屁股,直接装车,发往越南”。

(“果二代”和“(果)库二代”正成为推动运城农产品电商发展的积极舵手。图中为当地电商领头人、“果二代”王震,其去年全年实现线上销售破亿元。郝曼|摄)

伴随电商的萌芽与发展,档口生意出现滑坡,线下批发市场也开始“去中心化”,很多小县城都孕育出自己的批发市场。

2018年,王震与合伙人周杰一拍即合,转攻线上。供应侧,王震牵头的鹏凯果业最多集结200多户当地种植户保证货源;销售侧,周杰运营的拼多多店铺仅3个月就做到了日出近万单的规模。

周杰在学生时代便学习电子商务,比较下来,他觉得拼多多对新商家更友好。“其他平台,商家要通过直通车、坑位费等方式获得商品曝光;但拼多多依据自研的农产品批量上行算法,以商品流的方式精准匹配消费者。而且,拼购将消费端分散、临时的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归集效应,能为合作社提供长期、稳定的订单。”

触网不久,周杰发现,部分当地商家只会“比价”这一招,销售那些果皮有斑点、品相不怎么好的次果。当周杰提出入驻拼多多百亿补贴成为第一批商家,销售比膜袋苹果品质更好,但价格也贵出整整一倍的纸加膜苹果时,王震沉默了。

王震有自己的考量:换品涨价必然重创店铺销量,果库工人怎么办?快递趁机涨价怎么办?膜袋苹果的种植户怎么办?

硬币的另一面是,只有实现苹果的分类、分级销售,让膜袋苹果和纸加膜苹果都通过“农地云拼”精准匹配喜欢它们的消费者,小至店铺,大至整个当地苹果产业,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转型方案前后研究了十多天,最终,王震和周杰决定放手一搏。扛过最难捱的开端,当越来越多人尝到纸加膜苹果的口感,店铺销量慢慢回升。大半个月后,订单量达到最高5000单/日,虽不及过往,但销售额已基本持平。尝到甜头后,周杰更有动力在线上销售高附加值的苹果。

好品质才是市场硬通货

和王震、周杰一样,坚持以品质取胜的拼多多商家还有张阳、王琦、何勇、刘益等。

山东80后小伙儿张阳,2014年开始做电商,2017年转战拼多多做水果。去年,张阳和邮政内购系统合作,卖出去了一千多万件苹果。今年他决定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拼多多。

“我第一次吃到盐源苹果时,就想起了小时候吃的苹果味道。盐源萍果虽然品相不如陕西、烟台苹果,但胜在口感好,香脆可口。”张阳回忆道。

(盐源苹果种植户廖顺安,他家果园今年的产量全部供果给电商平台拼多多。李里|摄)

为提升发货时效、把控水果品质,张阳和他的两个合伙人在成都青白江建设标准化仓库,引进自动分拣包装流水线,在产地采摘苹果后运输到成都仓库打包发货。虽说这样增加了运输成本,但是可以保障发货时效,同时减少了快递走山路对苹果的损耗。

王琦也对果子的品相、规格和口感进行了严选。“因为严把品质环节,店铺的口碑一直不错,消费者的复购率超过30%。”王琦介绍,与传统模式相比,电商没有层层的中间环节,洛川的苹果从果园直达消费者,通常只需要3天的时间,很大幅度上保障了果子的新鲜品质。

今年的苹果采摘季,王琦计划首批率先收购50万斤的苹果,这也就意味着平均每天至少要采购2万斤苹果。

何勇和刘益也认为,做电商要以品质取胜。他们俩,一个是南充人,一个是绵阳人,每年盐源苹果成熟的季节,就没日没夜的守着果园采摘和仓库发货。他们经营的拼多多店铺益生生鲜已拼出10万+,成为盐源苹果最大的收购商和经销商。

为尽量保障苹果在运输途中不受损,何勇和刘益在包装上下功夫,一是选用了更硬更厚的包装箱,二是定制了内包装卡座,定制了加厚了40%的泡沫。

(盐源拼多多商家何勇的仓库,高峰时这里一天发货七、八万件苹果到全国各地。李里|摄)

由于每个环节都抓好品控,刘益和何勇店铺的复购率持续在40%左右,很少需要售后服务。目前他们每天在产地采摘收购10多万斤苹果,“去年做到了榜首,今年我们也有信心”。

10月28日,拼多多联合山西、陕西、山东等苹果产地,开启为期半个月的苹果“双11”。期间,拼多多将在供应端坚持“源头分级、产地直发”的模式,销售端借助百亿补贴、限时秒杀、万人团等扶持资源,助力产地农户丰产丰收。

电商帮助提升产业链韧性

去年两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霍学喜提交了一份《关于推动新电商发展重塑农产品价值链的建议》的提案,建议重塑农产品供应链体系,通过稳定需求侧、激活终端农产品市场,稳定农业生产,推动农业定制化大生产转型。

霍学喜认为,平台型企业的介入,在促进苹果市场交易层级的扁平化、促进供应链的短链化、促进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匹配3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能够进一步推动算法的改进与创新,电商拓展苹果销售的潜力依然巨大。

这恰是拼多多近年来推动苹果等农产品上行的践行思路。针对中国苹果产业小规模种植的特点,通过“拼”的模式,把在时间和空间上高度分散的需求,和自然成熟的小规模果园供给,在云端精准匹配起来,打造了一条“乡村果园直连家庭果篮”的产消对接高速通道。

数据显示,苹果已连续多年蝉联拼多多销售规模最大的水果品类。今年1—9月,该平台的苹果销售额同比增长翻番。

10月27日,拼多多推出苹果丰收季直播及万人团活动。截至10月28日中午12点,平台的苹果销量达500万斤。从产销区域来看,山西、陕西和山东三大产区位居苹果销售榜前三;而广东、江苏、浙江三大销区则摘得苹果消费榜前三。

过去,苹果产一季、销全年。而今,在“拼购+产地直发”的“农地云拼”模式下,苹果被更有效率地组织起来,不仅卖得更多,还卖得更快。尽管今年上半年苹果价格波动较大,但不少果农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得以保住部分利润。

“对于主销线下的农户而言,市场波动会影响他们的收益和种植积极性。通过苹果双11,我们希望充分发挥平台市场信息更灵敏、精准直连产消的优势,提振国内的苹果消费,助力更多果农‘回血’,进一步提升产业链韧性。”拼多多农业项目负责人表示。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