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蛋白的“美丽”谎言三:暴利驱动下的卷土重来
虽然自今年5月来,胶原蛋白产品便遭遇持续质疑,但在短暂的低迷之后,行业又开始在逐渐恢复,暴利驱动之下,企业重复着一轮又一轮的营销攻势。
现在,市面上销售的胶原蛋白产品依然琳琅满目,商家变换着方式让消费者购买产品。为了让消费者方便携带,胶原蛋白食品出现的方式从果味饮料、粉剂到果冻条。
依靠制造胶原蛋白可以美容的概念,这个“营销为王”却缺乏技术含量的行业中,隐藏着诸多利益。
暴利行业
自Fancl进入中国后,中国企业开始在这一领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中国的胶原蛋白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记者走访广州友谊、广百等商场了解到,1盒10支的口服胶原蛋白产品套装价格基本在200-400元不等。品牌销售人员通常推荐消费者按照疗程服用产品,一个疗程通常为3-4盒,要花费上千元。
大多数品牌打着“进口原料”的招牌,在中国获利颇丰。其中,汤臣倍健[微博]的客服表示其产品胶原蛋白来自“法国”罗非鱼,Lumi客服表示来自“法国”的深海鱼皮。
《消费者报道》记者查阅网站上胶原蛋白生产厂家的报价,一公斤胶原蛋白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在阿里巴巴[微博]的胶原蛋白栏交易排行栏中排名第一的上海某科技公司,其德国进口水解胶原蛋白只需要55元/公斤。
据了解,深海鳕鱼鱼皮胶原蛋白原料采用的深海天然打捞的鳕鱼鱼皮为原料,价格最高,大约在 150-220 元/kg;淡水鱼鳞胶原蛋白,原料采用的大多是淡水养殖的罗非鱼鱼鳞为原料,价格大约在 120-200 元/kg;水解胶原蛋白比较多见,技术要求不高,主要是以动物明胶为原料,然后进行酶解,价格大约在 50-100 元/kg。
在《消费者报道》送检的七款胶原蛋白中,无限极美姿力胶原蛋白就标明其来源为水解胶原蛋白。该产品一盒(10瓶装)价格为375元。若按照一盒为50000mg胶原蛋白,原料100元/kg计,一盒胶原蛋白的成本为0.5元。
而根据本刊送检的第三方检测结果,无限极产品里未含胶原蛋白(详见《胶原蛋白的“美丽”谎言一:汤臣倍健等三品牌产品未添加胶原蛋白》),意味着连0.5元的成本都省了。
早前,央视《焦点访谈》的胶原蛋白报道中就提及,一瓶8g的胶原蛋白口服液,加上包装也才4块钱。
东山再起
广州某检测中心食品方面检测工程师告诉记者,“这个行业目前太乱,弄虚作假的太多,我不看好它。”
然而,从各种市场分析来看,这个行业在蓬勃发展。
中国市场调研网研究显示,从2001年至2009年,全球胶原蛋白需求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7.25%。中国2006年胶原蛋白市场消费约为3000吨,2013年,中国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5.78亿元,预计2015年消费量将达到20000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3.47%。
今年5月份,口服胶原蛋白功效遭质疑,东方海洋(002086.SZ)、东宝生物(300239.SZ),贵州百灵(002424.SZ)、汤臣倍健(300146,SZ)、同仁堂(600085,SH)等涉足该领域的公司受到严重影响。
同期,汤臣倍健诸多创始元老及高管密集减持公司股票。在5月份的短短4个交易日里,汤臣倍健三位高管合计减持230万股,减持总额高达1.12亿元。
贵州百灵原本3.97亿胶原蛋白项目,不得不嘎然而止,另谋出路。
6月,东宝生物胶原蛋白产品“圆素”因未获得保健食品批号,涉嫌违规宣传,产品被下架。这段风波告一段落。
不过,9月,东宝生物以“新圆素,新平衡”为全新理念,发布圆素牌胶原蛋白全新包装并启动销售。此前,东宝生物的董秘刘芳曾向媒体表示,胶原蛋白产品是公司未来主要增长点,公司会继续加大对产品推广的投入。
东宝生物2012年年报显示,该公司胶原蛋白系列产品营收1510万元,毛利率为32.89%。看来在利润面前企业前进的步伐并未受阻。
《消费者报道》记者浏览东宝生物天猫[微博]旗舰店发现,圆素不再宣传产品功效。但在网页上提供的第三方检测报告中,检测项目并没有他们宣称含量高的“羟脯氨酸”。其所检测的蛋白质含量并不能代表胶原蛋白的含量。
一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刘姓工作人员则向记者表示,“我们做原料的主要是出口。前段时间是低谷期,现在慢慢回升了。”
屡被质疑却又为何能够有持无恐地继续卷土重来?利益之外,监管缺失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对此,《消费者报道》后续将继续深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