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十余名非法经营犯罪嫌疑人的先后到案,山东省莱州市公安局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终于把十家用改造的海盐冒充化肥原料出售的坑农窝点全部端掉。
5月初,公安部部署的“打击经济犯罪大会战”在全国如火如荼,莱州市公安局广大民警积极投入,一方面扭住手中案件,严查深挖不放松;一方面延伸信息触角,广辟案源不懈怠。
经侦大队一名民警在互联网搜索时在某网站发现名叫“化肥”的网民发的一个帖子,称“莱州有全国最大生产假化肥团伙”。“‘买假化肥到山东省莱州市土山镇’。”数百字的帖子似乎言之凿凿,经侦大队领导得知信息后认真研究了“化肥”爆料情况的真实性。土山镇,地处烟台、青岛、潍坊三市交界处,西北部靠海,盛产海盐。如果真是“用盐染色后,冒充化肥”,可操作性很大。经侦大队立即抽调两名民警前往土山镇摸情况。
莱州市政府党组成员、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郭善海在听取了经侦大队长关于“土山镇存在用改造的海盐冒充化肥原料出售的坑农窝点”的情况汇报后,明确表态,并责成经侦大队迅速组建专案组展开立案侦查工作。
原来,受命前往土山镇摸情况的两名经侦民警,经过三天的秘密活动,在土山镇产盐区共先后发现了十家将海盐改造后作为化肥原料出售的窝点,初步掌握了可以以“涉嫌非法经营罪”对他们立案的真实情况。
两名民警还带回了一些经改造的海盐--酷似化肥氯化钾的菱形颗粒,这些即使化肥专家凭借视觉也无法辨别真伪的所谓“化肥原料”生产工艺极其简单,海盐搅拌氧化铁后做烘干处理,再进粉碎机处理即成。无论是单独还是掺杂其他化肥使用于农田林地,都将导致土壤板结,祸害的是农林作物,坑害的是广大农民。
化妆后的民警通过多种方式分别与一些雇工拉上了关系,了解的情况大同小异。这七家窝点改造后的海盐都是以化肥原料的名义由开设另外三家窝点的连云港人朱喜等代销的,包装袋用的是装水泥的袋子。朱喜等人开设窝点改造的海盐是自销,朱喜的兄弟朱旺是主要的对外联络销售人员。
专案组民警兵分几路,秘密跟踪运货车辆,力求掌握朱喜等连云港人代销、自销改造海盐的去向。
炎炎夏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民警先后跟踪到了菏泽、潍坊、济南、安阳、濮阳、武汉、仙桃、青海、钦州、沧州、成都等地的卸货点,并在一些卸货点发现有莱州生产的改造海盐的包装袋,也有真正的化肥的包装袋(使用过的),分析应该是把真化肥和改造海盐掺在一起,重新包装。民警秘密采录了大量资料。
跟踪车辆取得成效的同时,在朱喜、朱旺兄弟身边发展的耳目也传来好消息,二人销售改造海盐流水账的藏匿点已经掌握。
6月16日,莱州市公安局集结警力,兵发土山镇,将这十家生产假化肥原料的窝点全部控制,开设窝点的主要人员大部分同时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