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凌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紧急公布了以螺旋藻为原料的保健食品重金属专项监督检查结果,这一文件,令包括汤臣倍健(300146.SZ)、云南绿A在内的9个产品洗脱了铅含量超标的嫌疑。汤臣倍健也于当天发布澄清公告,披露原料来源,并称将于今日复牌
不过,螺旋藻片“铅超标”风波却未随之结束,有关国标低于相关国际标准、螺旋藻产业质量控制不严、整体良莠不齐等深层次问题仍在继续发酵。
国标仍存争议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30日的公告中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GB16740-1997》中一般产品的含铅限量不超过0.5mg/kg,而“以藻类和茶类为原料的固体饮料和胶囊产品”限量是≤2.0m g/kg。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因为GB16740-1997并未对以藻类为原料的片剂作出详细规定,因此才造成有关媒体引用标准不当,参照0.5ppm的标准执行,而出现大量的“铅超标”报道。实际上,按照2.0ppm的国标,云南绿A和汤臣倍健等9家涉事产品都未超标。
而有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微博)日报》,上述国标其实已在2006年到期,但因为此后国家并未出台新的标准,所以业内还是遵循1997年的标准。
不过,对于应该引用哪种标准,目前业内还是存有争议。按照国家《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GMP)实施指南》,“片剂”“胶囊”“固体饮料”分属不同剂型。而多家涉事企业的螺旋藻片的剂型既非胶囊、也非固体饮料,而是片剂。有不愿具名的食品专家认为,螺旋藻片剂铅含量标准实际上应参照0.5ppm的标准执行。
对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与化妆品监管司副司长张晋京则表示,对于螺旋藻“片剂”,目前尚无明确的铅含量检测标准,至于应该引用哪个标准“这属于学术探讨范畴”。
另外,云南省药监局局长孙学明在该局3月31日举办的相关新闻通报会上表示,螺旋藻国家标准和云南省地方标准已经很严格,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标准都在5ppm以上。
不过,在全球食品方面监管最为严格的美国,其螺旋藻产品的重金属质量标准却远高于中国。本报记者查阅美国FDA官网却发现,全球最大的螺旋藻企业美国Cyanotech公司在FDA的备案标准中,铅含量是≤0.2ppm;美国另外一家健康食品企业AIBMR Life Sciences, Inc.公司的备案标准也是≤0.2ppm。
美国这两家公司是按照美国官方分析化学师协会(AOAC)的行业标准制定的,也就是说,美国螺旋藻产品的国标比中国相关产品的国标要高10倍。
产业参差不齐
汤臣倍健在澄清公告中称,公司实际生产的螺旋藻片相关含量及公司实施的企业内控标准均符合或高于国家标准。而针对包括本报在内的原料来源质疑,汤臣倍健在澄清公告中也进行了披露:目前公司螺旋藻原料主要采购自国内的广东、广西及江苏的原料生产企业。
汤臣倍健还表示,2011年度公司螺旋藻片产品实现销售收入约1295万元,占整个公司销售收入的1.98%。从这一数据看,螺旋藻片并不是汤臣倍健的主导产品,预计“超标门”对公司业绩影响不大。
而对于以螺旋藻为主的云南绿A来说,螺旋藻重金属“超标门”事件引发的负面效应则难以估计。
云南绿A公司是国内螺旋藻产业的旗舰性企业,其螺旋藻设计产能达3000吨。一直以来,号称与美国Cyanotech公司和日本DIC公司并称为世界螺旋藻三巨头。
在第三方复检中,云南绿A螺旋藻片不同批次的含铅量均在0.5ppm至1ppm之间,几乎是国内企业自控标准最高的企业。此次被牵涉进去,云南绿A公司有关人士对本报表示“有点冤”。
有上海券商对本报表示,云南绿A被丽江市政府定位为当地螺旋藻产业“整合者”,公司也准备近年在国内创业板上市,经此事后,外界对螺旋藻产业产生了信任危机,预计会对云南绿A的产业整合与上市之路造成负面影响。
此次“超标门”风波,已触动到产值近100亿的螺旋藻产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30日的公告还显示,有康爱斯、澳奈斯、鸿洋神3个产品为假冒保健食品,幸福来牌螺旋藻片(康特力斯)20111214批次产品铅、砷均超标。这在客观上亦印证,国内螺旋藻产业整体仍良莠不齐,充斥假冒产品,质量标准参差不齐。
据本报了解,作为营养保健品,全球仅有三大碱水湖泊能够生长天然螺旋藻,云南程海湖就是其中之一。国内海南、福建、广西、江西、江苏和内蒙古等地都有人工养殖,内蒙古鄂托克旗更是螺旋藻原料养殖的后起之秀,但这些地区都不是天然的原料。
与其他资源依赖型产业一样,程海湖也历经了各类企业掠夺式开发的过程。上述云南绿A公司有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程海湖的螺旋藻产能占全国的70%,且全部为天然生长,品质很高。因此除了正牌企业,市场上还充斥50多个打着程海湖旗号的品牌。”
丽江市政府曾做过统计,程海湖螺旋藻实际年产值约4亿元,而各类程海湖螺旋藻产品销售额超过10亿。这其中一大半都是仿冒产品。
上述内蒙古鄂托克旗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螺旋藻产业在国内已有20多年历史,市场上一度达到1000多种产品,现在也还有四五百个产品,但其中只有十分之一是通过相关部门注册审批的。据其透露,150克装的螺旋藻精片售价在130元以上,但市场上部分打着“程海产”标识的产品只卖70~90元,一些网站甚至200元就能买到1000克装的精片,市场价格差异达5倍以上。
业内人士透露,螺旋藻市场这种混乱售价,主要是某些企业生产工艺低下而导致其产品品质的不达标。主要表现在:一是蛋白质含量不足,目前市场上一些螺旋藻产品蛋白质含量仅有30%左右,远远低于国家55%的最低标准和国外60%的标准;二是掺杂使假,一些企业为了弥补生产原料的不足,在螺旋藻里加入普通食用淀粉;三是重金属、微生物超标,藻粉的菌落总数应在5000个/克以下,这两者含量偏高,都会给人体带来严重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