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鬼酒独家揭露塑化剂风暴最新进展:已锁定来源,塑化剂检测纳入常态质控体系
“目前酒鬼酒采取的是一个笨办法,将看到的涉及塑料的东西都换成不锈钢。目前更换已经接近尾声。”酒鬼酒总经理夏心国首次向南都记者披露了事件的始末和最新的排查结果。同时,酒鬼酒方面还表示,“经过排查瓶盖、众多设塑环节,我们确认问题的元凶锁定在一段与酒泵相连的临时使用的10米长输酒管”。
“以媒体报道酒鬼酒中DBP含量为1.08mg/kg计算,按照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每天饮用1斤,其中的DBP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一纸通告让扰攘一周的白酒塑化剂风波慢慢平息。然而,是否有必要将塑化剂指标列入国标中?有无必要为白酒设定一个安全限量值?这些业界关注的问题依然在持续发酵当中。
“涉塑”排查始末
此前酒鬼酒曾向媒体透露,企业在排查时发现成品酒中塑化剂的来源可能有几个塑料环节:一是瓶盖,二是自动包装线上的一些塑料环,三是临时使用的老车间里曾有一段与酒泵相连的临时使用的10米长输酒管。而周日,酒鬼酒方面向南都记者透露,初步排查发现,这10米长的输酒管是成品酒“涉塑”的最大可能。“该老车间去年年底曾偶用于生产,但只生产50度酒鬼酒,今年年初已经停止生产,目前处于停产整顿的状态。”酒鬼酒方面透露。
本月19日,塑化剂风波爆发当晚,湘西自治州质监局进入酒鬼酒公司进行专项检查,20日公布并未发现人为添加塑化剂行为。21日,湖南质监局确定对50度酒鬼酒样品的检测中,其中塑化剂(DBP)最高检出值为1.04mg/kg,与此前被曝光的含量相差不多。
随后质检部门公布了近期组织开展的一项风险监测结果让塑化剂的波及面悄然扩大:已完成检测的国产白酒样品中,部分检出微量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其中主要是DBP。而进口蒸馏酒样品中,同样发现部分样品存在该问题,并初步确认这些塑化剂来源于生产、储运过程中的迁移或者环境影响。
随着“涉塑”面的拉开,白酒国标中并无涉及塑化剂指标、白酒常规检测中亦无涉及该指标,白酒当中的安全限量值亦为空白,这些尖锐的问题被摆放在台面上。
作为这次风暴眼中的主角,酒鬼酒努力表现出对事件处理的主动性来。酒鬼酒方面向南都记者透露,将购置专项检测设备及专门过滤设备,将塑化剂检测指标列为企业产品质量标准,塑化剂检测纳入企业常态的生产质量控制管理体系。
此外,记者了解到,处于风暴中心的酒鬼酒目前在全国部分市场正遭遇零售商的下架。“下架涉及的面目前正在统计过程中。”酒鬼酒方面称,目前酒鬼酒并未收到有关部门要求下架的通知,这些下架从目前来看均是商家自发行为,仅涉及个别城市、个别渠道。酒鬼酒还表示,正在加紧与商家沟通,以尽快恢复产品上架。面对消费者对酒鬼酒消费信心的波动,夏心国坦承,接下来酒鬼酒会强化管理,积极整改,确保让消费者喝上放心酒。
销售过程“用塑”仍待完善
对这场涉及整个白酒行业的信任危机,除了处于风暴中心的酒鬼酒已经展开系列“弃塑”行动之余,整个白酒行业均在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排查。
据了解,质检部门已部署进一步对全国白酒生产企业进行深入排查,要求企业认真查明可能导致白酒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原因,从源头抓紧进行整改,包括采取调整工艺设备、更换接触材料和产品包装等措施,并向监管部门报告。
“从去年台湾塑化剂事件之后,很多白酒企业已经进行自查自纠,很多厂在一年前已经开始‘限塑’。”一知名的白酒技术专家程晓(化名)告诉南都记者。而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王琦则告诉南都记者,行业的整顿包括要求白酒企业将与塑料有关的管道等都进行更换,现在基本上都整顿得差不多了。
而就在19日白酒塑化剂风波爆发之后,中国酒业协会在19日发出的《关于针对某媒体报道我协会回应白酒塑化剂超标问题的声明》中建议,加强白酒生产环节监管力度,从白酒生产源头抓起,禁止在白酒生产、贮存、销售过程中使用塑料制品,防患于未然。
尽管上游的酒厂已经纷纷在“弃塑”,但记者近日在广东某县城走访时发现,市面上依然有零售商用大塑料桶装白酒,然后散售给消费者。“如此装酒,白酒受塑化剂污染的机会更大。”研究塑化剂数十年、复旦[微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主任、国家FDA保健食品审评中心评审专家厉曙光告诉南都记者。对于这种行为,王琦表示,如此销售白酒,一旦检测出有问题,属于食品安全问题,需要零售商自己负责。
而厉曙光则认为,白酒生产过程不应该涉及塑料制品。“塑料的使用历史只有五六十年,在此之前全世界的酿酒工艺都没有涉及到塑料制品。”在厉曙光看来,我们在享受科学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它带来的负作用。白酒生产过程中使用塑料制品,应该了解清楚塑料和酒的特性之后才慎用。
风险评估或要长期作战
对于此次酒鬼酒被曝“涉塑”,21日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根据国际通用风险评估方法和欧洲食品安全局推荐的人体可以耐受摄入量,对媒体报道酒鬼酒DBP含量为1.08mg/kg作了一个安全的评估:按照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每天饮用1斤,其中的DBP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然而这个说法似乎未能完全消除消费者的疑虑。如果排查发现有白酒品牌最终DBP的检测量高于酒鬼酒的1.08mg/kg,这又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这个评估导向力度明显不足,可能会让行业仍处于被动状态。”一位知名的白酒技术专家程晓对此有所担忧。行业对是否应该将此指标修订到白酒国标中,是否应该尽快进行风险评估以制定白酒中塑化剂的安全限量值呼声骤起。
厉曙光认为,很有必要对塑化剂对人体的危害进行风险评估。不过他同时指出,风险评估非常复杂,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单就塑化剂这一项目一两年都做不出来。“这个课题不是谁都能做的,需要有很强大的团队,需要许许多多的资料,需要到很多现场做很多调查。”
去年,卫生部曾签发《卫生部办公厅官员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下简称《食品残量函》)。文件规定,食品、食品添加剂中几种与塑化剂相关的成分,如邻苯二甲酸二(α-乙基已脂)(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最大残留量分别为1.5mg/kg、9.0mg/kg和0.3mg/kg。这是目前业界判定白酒产品中塑化剂是否超标的唯一一个可见指标。厉曙光认为,一个标准不可能把成千上万种食品的细分标准都罗列在里边,《食品残量函》即要求所有食品都必须低于其限量。“以后可能会有细分的可能,但在没有之前都应该遵循原有的标准。”
另外据厉曙光透露,针对食品中塑化剂问题的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国家早已经在做。“评估工作涉及多种食品,”厉曙光强调,“不光是白酒。”
记者观察:
质监食品安全问责,何时始实施?
高速发展10年,鲜有食品安全问题的白酒行业此番集体被“塑化剂”撞了一下腰。虽然和饮料塑化剂事件不同,此次白酒企业并非人为恶意添加,然而还是令消费者谈虎色变。
食品安全遍布雷区,我们不得不反思:谁人该问责,让食品行业反思以防范类似事件再度重演?虽然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食品安全涉及政府监管部门、生产企业以及消费者等多方。消费者是最被动的一方,显然无论监管部门还是企业都需为此买单。其实早在2009年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已经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不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法定职责,本行政区域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但迄今为止,此例却鲜有执行。“白酒行业塑化剂事件出来,我们问地方的质监部门相关的行业标准是什么,他们说不知道!而日常更谈不上有针对这个项目的产品抽查。如果地方质监出了事不受问责,何以有加强行业管理的动力和危机感呢?”某大白酒企业负责人如此对南都记者称。
南都记者黄丽嫦
事件回顾
11月27日:酒鬼酒否认全面停产 不主动召回超标产品
11月27日:媒体报道称酒鬼酒开始全面暂停生产
11月25日:酒鬼酒称已初步确定塑化剂三大来源
11月23日晚:酒鬼酒再道歉但不提召回被指缺诚意
11月22日:泸州老窖等8白酒品牌针对塑化剂含量表态
11月22日:酒鬼酒事发三天后致歉 坚称产品符合国标
11月21日:湖南质监局称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47%
11月19日:酒鬼酒因报道盘前紧急停牌
11月19日:酒鬼酒被曝塑化剂超标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