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调和油打"贵价原料"的擦边球,实际上消费者根本不知道具体的比例。(资料图图文无关)
■新快报记者邱春燕
花生调和油、橄榄调和油、深海鱼油调和油……这些调和油光听名字就已令人感觉价格不菲,这缘于产品名中的“花生”、“橄榄”、“深海鱼油”等贵价原料,但实际上这些调和油里含有多少货真价实的贵价原料呢?其实因为调和油成分配比没有标准,消费者根本无法从外装上得知各种成分的比例,相关的食用油也拒绝透露。
近日,终于有一家食用油企业首度对外公布其调和油中各油种成分配比,这家油企同时还指出,调和油生产企业往往是用价格低的食用油作为调和油的主要成分,只放很少比例的高营养价值、高价格油品,却用后者来为调和油命名。
市场乱象
无一调和油明确标配比都以量少价高油品命名
近日,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储粮”)和中国粮油学会联手揭穿调和油市场乱象:目前市场上的食用调和油不公开产品配比,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生产企业往往将营养价值高的油品放很少比例,用价格低的食用油做主要成分,但命名调和油成品时却以前者来命名。
新快报记者昨日走访了多家超市,发现很多调和油都存在这种现象。记者看到,一款金龙鱼添加深海鱼油调和油,深海鱼油几个字在这款调和油包装正面打得比“添加”、“调和油”这些字要明显和大得多,且超市货架上标称的“金龙鱼深海鱼油调和油”,但包装上的配料表上以先后次序排列的是:“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鱼油”等,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按照《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这款调和油的配料中鱼油排在第6位,这表明当中鱼油的含量非常低。“这款调和油就因为有了‘深海鱼油’几个字,在不少超市就卖90元,很多其他的调和油都只卖六七十块,有误导消费者高价购买廉价原料制成的食用油之嫌。”业内人士表示。
像这种以量少价格高的油品命名配料表中却显示含量并非主要原料的调和油,还有很多知名品牌。记者发现,一款名为“长青树葵花健康调和油”的产品,产品配料表中的排列顺序先后为“大豆油、葵花籽油、花生油、芝麻油”,由此看来,也是以大豆油为主,但却以葵花油为卖点命名;还有一款“金龙鱼橄榄原香食用调和油”,橄榄油在配料表中位置其实只排第三,排在前两位的是价格明显要低得多的菜籽油、大豆油。就连以91.8元高价出售的鲁花坚果食用调和油5L,配料表中排在第一位的也是菜籽油,排在第二、三位的才是葵花仁油和花生油等坚果类食用油。
企业回应
原料配比不透明又不违法以贵价油命名也没有误导
虽然益海嘉里暂未回应,但也有不少调和油品牌正面回应了有关命名及配比方面的问题。长青树食用油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该品牌的葵花籽调和油无论是产品配比还是名称,都严格按照国家法规来执行,没有违反国家的相关规定。“首先国家并没有要求我们公开调和油配比,其次我们这款产品中的确大豆油的量要比葵花籽的多,但名称都符合国家预包装食品标签法。”另一知名食用油品牌鲁花则表示,有关鲁花调和油中各成分配比的标示问题,鲁花会跟着国家标注走,如果国标有规定,就一定会标示出来。
记者了解到,2004年10月,我国正式开始实施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八大食用油产品国家标准,标准明确要求产品等级、生产工艺、原料产地等须在包装上标示,但调和油的标准却一直没有动静。业内人士表示,之所以拖了8年还没有出台,主要是技术方面的原因。因为调和油生产出来之后,只能测出加了什么油,加了多少量却很难测出来。
最新动态
中储粮首发调和油配比多数企业对此不回应
与这些未标示具体成分含量配比的调和油相比,中储粮最近可谓是一反业内“潜规则”。据《北京晚报》报道,中储粮不但首次公开了旗下品牌调和油中各成分配比,还明确指出“食用调和油是一种高毛利率产品,其配方被企业宣称为商业机密,而消费者缺乏基本的知情权。”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庆荣如此表示。
“一个普遍的现象是,目前市场上的调和油尽管都在名称上突出最昂贵、最被消费者看重的油品,也会标注产品配料,但却看不到所含各种油料的具体成分和比例。”王庆荣称,调和油生产企业往往是用价格低的食用油作为调和油的主要成分,而比例很少的高营养价值、高价格油品,却用后者来为调和油命名。
报道中还称,中国粮油学会常务副会长王瑞元表示,调和油成分配比不透明,企业随意命名,严重侵犯了消费者权益,“比如橄榄调和油、芝麻调和油,其实橄榄油、芝麻油在其中的占比还不到1%,而加入了大量廉价的棕榈油,市场售价却不菲。”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方面则表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利益驱使。在高利润的诱惑下,一些企业会对调和油中各种原料的比例进行调节。有业内人士指出,正是因为调和油中的成分配比可“随意调”,所以近几年来调和油价格都可以保持稳定。“因为调和油可大量添加廉价油,不但不受原料成本上涨的影响,而且调整各成分配比还可拉大利润空间,利润甚至达到低价纯油的数倍。”
新快报记者也留意到,今年以来,拥有金龙鱼等品牌的益海嘉里两次上调食用油价格,但调价的产品都是花生油和菜籽油,调和油并没有涨价。昨前两日,记者先后致电中储粮和中国粮油学会,但电话均处于无人接听状态,因此未能就此说法发表看法;益海嘉里公关人士则表示,公关部没有权限接受采访,并表示记者须提供盖有报社公章的采访提纲才能安排采访。
消费精明眼
配料表中越靠前的分量越重,比例越高
尽管绝大多数调和油都对外不公开成分配比,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调和油都以廉价油赚取巨额利润,当中还是有不少货真价实加入了一些价格较高的好油,但这应该如何分辨呢?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最简单的分辨方法是,仔细看调和油的成分配料表的排列顺序。“按照《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也就是说,调和油中配料排得越前的,表明当中此成分含量越高。”业内人士还表示,除了了解调和油中的主要成分外,消费者也要对食用油原料行情有个大致了解。
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年花生油原料价格22000元/吨以上,大豆油原料价格8000元/吨左右,菜籽油原料价格9000元/吨,葵花籽油原料价格12000元/吨左右,橄榄油原料价格30000元/吨,玉米油原料价格10000元/吨左右。根据原料价格,大致就可以推算出各油种的价格是否合理,也可以由此推断出调和油是否买得“物有所值”。
教你挑
专家说猪油最差,豆油不错
一般来说,调和油比较便宜,但既然里面有这么多“猫腻”,市民还能买到什么实惠好油?中山大学营养学系教授蒋卓勤表示,棕榈油和猪油属于食用油中最差的一个档次,不但没什么营养,里面的饱和脂肪酸还很容易导致人体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因此建议消费者尽量少买和少吃。如果消费者想买既便宜又有营养的食用油,可以考虑买豆油、玉米油和菜籽油等植物油。“这些油虽然在口感上没有花生油那么浓香,但在营养价值上丝毫不逊色于花生油,甚至与橄榄油、山茶油等贵价油相比,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记者走访广州市场也发现,这些植物油价格多数50—70元/桶(5L装),仅为花生油的1/3,是橄榄油、山茶油的1/4甚至1/8,与猪油、棕榈油这些“最差油”价格差别不大,但营养性和健康性却高很多。
吃油多少最佳?一天不超三小勺
除了选油以外,营养专家还特别提出一点,无论是吃多好的油,吃多了照样会发胖!而根据国内一些相关调查统计,现在中国老百姓每天平均吃油量高达45g,明显超过成人建议摄入量25g—30g,“无论是吃什么油,市民都应该注意要减少油的烹调用量。”蒋卓勤称。
只是,对于现在越来越忙碌的都市白领而言,在家吃一次饭都难,更不要说掌勺时精确控制油量了。对于这种生活“小难题”,专家向新快报记者推荐了一种操作十分简便的方法:一般家庭吃饭,都会配以陶瓷的标准小汤勺,这种小勺的盛放量约为10g。也就是说,拿这种吃饭配的小勺装食用油,只要三勺就够一个人吃一天了。
专家还表示,如果家里有不用的奶粉勺也可充分利用起来,如小的奶粉勺一勺盛放量约为6g,大的奶粉勺一勺盛放量约为12g,消费者可按照此量度估算一天的用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