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八月奶粉事件盘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013-09-02 12:16    中国质量万里行        

 

恒天然奶粉

  接二连三的新西兰奶粉事件

  8月2日,全球第四大乳品企业-新西兰恒天然发布公告称,公司2012年5月生产的3个批次浓缩乳清蛋白粉检出肉毒杆菌,总量达38吨,其中20吨销售给6家客户,另外18吨则用于生产乳粉基粉,产品销往中国、泰国等6个国家。

  8月3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新西兰生产的可瑞康品牌奶粉的消费警示。

  8月4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3个品牌的4家“涉事”中国公司,这4家进口企业分别为: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和杭州娃哈哈进出口有限公司,进口浓缩乳清蛋白14.475吨;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有限公司,进口浓缩乳清蛋白4.800吨;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进口原料乳粉208.550吨。

  8月6日凌晨,国家质检总局再次公布雅培有两个批次的奶粉存在被污染风险,同时宣布暂停进口恒天然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和乳粉基粉,直到问题彻底解决。

  至此,多美滋、雅培、可瑞康三大进口品牌全部沦陷,雅培意欲凭借保密协议、私下召回而被质疑有隐瞒真相之嫌,更被广大网民和媒体口诛笔伐,身名扫地。

  娃哈哈和可口可乐由于采用问题原料生产乳饮料也陷入“涉毒”风波。可口可乐公司第一时间发表声明,4800公斤原料中有25公斤已被制成菠萝口味果粒奶优,售往云南 、广西 和广东三省,召回工作也已开始。哇哈哈8月6日则表示产品已经全部售出,但未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也未受到相关投诉,召回工作也将开始。

  8月8日恒天然集团又发表声明,首席执行官西奥·史毕根思表示:“我们向客户和新西兰初级产业部首次通报质量问题时即提出,涉事产品仅限于三批次浓缩乳清蛋白。新西兰政府对此作出确认,并重申包括全脂奶粉、脱脂奶粉、黄油、奶酪等在内的所有其他新西兰乳制品都是安全的。我们赞赏政府的表态与确认。”

  同时,恒天然集团主席约翰·威尔逊也宣布,将对受污染浓缩乳清蛋白的生产及污染事件发生后公司的行为开展独立调查。威尔逊表示,“我们期望此次调查能覆盖业务的各个方面。我们希望了解此次事件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发生的原因。我们不会回避调查的结果。”

  然而事情似乎并没这么快结束,人们的目光还没来得及从这个事情上挪开,恒天然再出事故。

  8月11日,斯里兰卡政府宣布,在包括恒天然集团产品在内的多种新西兰进口奶粉中检测出了化学物质双氰胺,涉及到恒天然集团旗下安佳品牌,随后政府勒令该国新西兰奶粉制品全部下架。同时,受此风波波及,斯里兰卡邻国马尔代夫也对恒天然的产品下了逐客令。

  而后恒天然集团发布声明指出安佳产品并未在斯里兰卡遭到全面禁售。只是要求召回上个月由ITI检测的两个批次产品。”

  恒天然表示:“虽独立的、获国际认证的权威实验室针对在斯里兰卡的恒天然消费乳品进行了202次检测,且均未发现DCD残留;但我们还是根据斯里兰卡政府的指令,着手将这一小部分产品下架。”

  虽然恒天然一开始就做了各种努力,但是对于受过三聚氰胺事件伤害的中国人来说,这样的错误不可原谅,恒天然相关的产品瞬间变成零销量,甚至其他品牌进口奶粉都受到牵连,而涉及到的几个品牌如可瑞康、多美滋等不论是不是涉事奶粉,都遭到中国妈妈的强烈抵制,退换货的纠纷在各大商场和网上商城纷纷上演。

  恒天然的名声瞬间跌至谷底,各种不信任各种责备席卷而来。新西兰政府甚至也开始为此事而忙碌。8月19日,新西兰内阁决定,将对恒天然污染事件展开部长级的政府调查。并表示调查结果最后出炉时,新西兰总理约翰·基有可能亲自前往中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同样是在8月19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通报称,完达山乳业公司在自检中,发现从新西兰第二大乳品公司韦斯特兰出口至中国的两个批次乳铁蛋白检测出硝酸盐含量异常,最高超标13倍还多。这些产品目前尚未进入流通和消费环节,已经被暂时封存。新西兰初级产业部也已撤销该公司4个批次乳铁蛋白的出口许可。幸亏没有进入流通与消费环节!

  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恒天然公司注定要成为整个炎热8月的主角。8月22日,恒天然一名发言人证实,该公司今年5月出口中国的一批奶粉硝酸盐含量超标,这批总重量为42吨的奶粉在新西兰境内检测时各项指标均符合新西兰标准,但抵达中国口岸后,中国质检部门在抽检时发现其硝酸盐含量超标。

  这名发言人表示,在不同的实验室使用不同方法测试时,是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他说:“这次我们选择了接受中国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并遵循必要的程序提交文件,向中国和新西兰的食品监管机构都提交了相关文件。”

  一个月出现三次质量问题,此事终于让恒天然高层乃至新西兰政府官员坐立不安。8月20日,新西兰外长麦卡利应邀到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如外界猜想的一样,外长的访问正是在为新西兰乳制品危机公关。

  8月22日,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与外交部长王毅对他进行了接见。新闻发布会上,麦卡利表示新西兰政府就恒天然问题乳品事件在中国消费者中引起的不安“深表遗憾”,并表示10天内公布“毒奶粉”事件调查结果。同时向中方保证新西兰在食品安全、出口食品标准和质量方面有“郑重的、毫不含糊的”承诺!

  8月30日,“毒奶粉”事件调查结果终于出来了,新西兰初级产业部(MPI)检测称,原本被怀疑含有肉毒杆菌的恒天然浓缩乳清蛋白原料,以及包括婴幼儿奶粉在内的使用该原料的产品中,均未发现肉毒杆菌,而是含有一般不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梭状芽孢杆菌。

  结果的确挺令人吃惊,但乳业专家说的对,虽然未涉肉毒杆菌,但产品中存在任何细菌都是不合理的。而恒天然方面也在表示,将继续寻找可以改进之处,所有的调查结果也都将保持公开透明。同时,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无限期叫停进口恒天然禁令也并没有看到有解禁的迹象。

  整个八月,除了新西兰奶粉事件,中国的乳制品行业也不消停。

  奶粉垄断企业的巨额罚单

  8月8日,国家发改委开出巨额罚单,合生元等6家乳粉生产企业因违反《反垄断法》限制竞争行为共被罚约6.7亿元,成为我国反垄断史上开出的最大罚单。

  其中合生元因“违法行为严重、不能积极主动整改”被处上一年度销售额6%的罚款,约1.63亿元。

  美赞臣不能主动配合调查但能积极整改,被处上一年度销售额4%的罚款,约2.04亿元。

  多美滋、雅培(上海)、富仕兰(上海)、恒天然商贸(上海)等四家“能够配合调查,并主动整改的”分别被罚约1.72亿元、0.77亿元、0.48亿元、0.04亿元,分别占这些公司上一年度销售额的3%。

  而惠氏、贝因美、明治等三家企业因配合执法机关调查并积极整改被免除处罚。

  8月23日更有媒体爆料,合生元之所以被重罚,是因为其毛利太高,合生元奶粉的报关均价仅53元/罐,而市场平均售价却近400元/罐,其毛利高于业内平均水平五成以上,可见其利润有多高,对此合生元方面未予置评。

  部分国产乳企趁火打劫

  洋奶粉的巨额罚款,以及新西兰奶粉接连曝出质量问题,洋乳企在中国的接连受挫,一些洋乳企甚至已经开始在降价以保市场,一切预示着国产奶的春天来了--洋奶粉一样会出问题,消费者必定会重新开始选择国产奶!

  在消费者看来,此时应该是国产乳企注重产品质量重新赢回消费者的大好时机,他们要做的更应该是产品质量上面的工作。

  然则在一些国产乳企看来不是这样的,洋乳企的“疲软”反倒给了他们涨价的机会。销售终端反馈的信息是:蒙牛和伊利的部分产品不约而同地提价,涨幅在5%至17%之间。此外,“旺旺”品牌的牛奶出货价也上涨约10%。虽然有人分析说成本上涨以及生鲜乳供应偏紧是推动国产奶价格上涨的原因。实际上几家乳企不约而同地涨价,而且涨价幅度远高于原材料价格涨幅。并且早不涨晚不涨偏偏洋乳企出问题的时候涨,任何消费者都会觉得这是乘人之危、趁火打劫。

  中国妈妈的选择

  自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后,国产乳业一蹶不振,洋奶粉占据中国奶粉大半壁江山。中国妈妈通过想尽各种办法利用各种渠道购买洋奶粉。鉴于香港代购奶粉太多已经对香港本土居民造成严重影响,香港政府3月1日不得不祭出“限奶令”,而后欧洲一些国家也纷纷出台限购令。而紧跟着8月份世界第四大乳企恒天然再曝出质量问题,众多大品牌奶粉纷纷中枪,中国妈妈突然发现已经不知道该给宝宝喝什么奶了。有国民抱怨:攒够了“奶粉钱”,却无处买奶粉!

  这样的恐慌只有当过父母才能体会的到,在中国,自己可以不吃,孩子必须吃好。所以奶粉再贵中国的父母都愿意给宝宝买,前提条件是产品质量要好,不能有任何问题。因为三聚氰胺事件给国人带来的伤害实在太大,以至于年轻的父母们不能再容忍奶粉出一点点问题,哪怕是“绯闻”都不行。

  这次以恒天然为主的新西兰乳品事件,就像一颗重磅炸弹一样炸开。事件发生之后,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平台关于奶粉投诉立刻直线上升。只要是涉事品牌,消费者们都无意去查相关生产批号,直接就要求退货,言辞之中充满了失望与愤怒;不是涉事品牌,也常常因为非质量问题如包装变形或破损等要求退货。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妈妈们的无理取闹,我们认为这是对这个奶粉行业的超级不满,甚至有些绝望。

  政府的对策与执行

  实质上,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后,国家曾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包括《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食品安全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管条例》、《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等,对整个行业进行整改,意欲重拾国民信心。

  6月18日工信部发布了《提高乳粉质量水平,提振消费信心行动的方案》,这份被简称为“双提”的行动方案中提到婴幼儿乳品企业将从生产环节实施GMP认证,对婴幼儿乳粉质量的管理将参照药品管理。同时为提高行业集中度、打造出几个过硬的大品牌,让消费者真正对国产奶粉恢复信心,未来可能有超过六成的婴幼儿奶粉企业将被兼并重组或者被市场淘汰。

  按照工信部的设想:到2018年底,培育3到5家年营收超过50亿元的大型乳企集团,并将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从127家整合到50家,形成一批具有品牌质量、能让群众放心的生产企业。

  今年6月20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计生委、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表态称,“将实行婴幼儿配方乳粉专柜专区销售,试行药店专柜销售”。

  8月23日,有媒体发现,在一些药店已经可以看到有配方奶粉出售,虽然品类不多,但表明“奶粉进药店”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不是政策的制定者,也不是政策的实施者,但作为公民,我们有监督权。和普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我们希望政府与奶粉行业能担起本该担起的责任,做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多的进步。不久的将来,我们不再为奶粉质量会不会有问题而担心,更不再为孩子吃什么牌子的奶粉而担心。

标 签:恒天然奶粉    奶粉事件    恒天然    

相关新闻: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质量万里行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服务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2 - 2013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