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汽车业合资品牌车型太多 国企懒民企难?

2013-07-11 00:00    大洋网-信息时报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国资委5月底已审批通过东风汽车、三江雷诺股权协议转让的请示;东风雷诺合资乘用车项目的奠基和签约仪式将于近期举行,总投资由此前曝出的72.1亿元扩大至110亿元。而前不久,有业内人士称,我国汽车工业长期高度依赖外国公司及其技术,导致核心技术的缺失以及外国品牌的主导;过度合资导致“国企懒民企难”,一些国企甚至充当跨国公司的“打手”挤压自主品牌。究竟中国的汽车工业是否存在合资过度的情况呢?记者也试图从多方渠道一探究竟。

  现状 现有汽车集团 合资品牌达8个

  据了解,目前中国有100多家整车合资企业,没有哪个国家汽车对外开放程度这么高。据统计,在国内目前几大汽车集团中,如果只算乘用车合资品牌,北汽集团拥有北京奔驰、北京现代两个品牌;上汽集团拥有上海大众(斯柯达)、上海通用(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上汽通用五菱三个合资汽车品牌;一汽集团拥有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一汽马自达、一汽奥迪四个品牌;长安汽车集团也拥有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长安铃木、长安标致雪铁龙(DS)四个品牌;广汽集团则拥有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三菱、广汽菲亚特、广汽日野五个品牌。相比之下,目前东风汽车集团拥有东风日产、东风悦达起亚、东风本田、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汽车五个合资汽车品牌,加之未来新增的英菲尼迪、雷诺和讴歌三个品牌,东风汽车旗下的合资品牌将达到8个,将成为拥有合资汽车品牌数量最多的汽车集团。

  乘联会相关负责人分析指出,中国众多的合资企业加入市场竞争是造成自主品牌发展缓慢原因之一,六大国企在改革开放的前25年中,几乎把所有能借到的钱都用于成立合资企业,使内资企业发展速度慢。另外国家对合资企业优惠近30年,从去年才财税并轨,而一些地方政府对合资企业的优惠还存在。此外,中国加入WTO的条款中,存在很多不利的内容等,但最根本的是国家和企业领导的观念落后、腐败和对自主品牌支持不够等原因。

  调查 逾七成受访者称 合资品牌车型均太多

  为了进一步了解业内人士以及民众对“合资过度”的看法,信息时报汽车周刊近日联合搜狐汽车广州,发起了一项名为“中国汽车市场是否合资过度?”的调查,收到了不少问卷反馈。数据显示,超过70%的人认为中国的汽车合资品牌太多,政府应该加以限制;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合资品牌车型过多的人也占到了70%左右,很多人都认为合资品牌的有些车型没什么竞争力;有80%的人认为用合资的方式发展中国汽车业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理由也是业内人士公认的“用市场换技术根本失败”;不过,只有10%的人认为合资品牌过多是自主品牌发展过慢的原因,近60%的人认为是自主品牌自身问题所致。

  有意思的是,虽然有80%的人认为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还有较大的差距,不具备与其竞争的能力,但选择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车型的人数基本对半开,理由是虽然合资品牌更有面子,但自主品牌性价比更高。另外,对于合资品牌的衍生品合资自主品牌,支持和反对的人数也是呈现对半开的局面,有近一半的人认为合资自主品牌存在有其必要性,至少可以多一个选择,而且合资自主品牌车型的性价比不错。

  业界观点

  汽车行业资深评论员张志勇:合资公司让自主品牌有了压力和动力

  个人不同意合资过度的说法。有些人说合资阻碍了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从形式上看,确实有这样的关联。因为一些汽车企业因为合资公司的存在以及合资公司贡献利润的庞大,而失去了自主品牌发展的动力,甚至说合资公司的产品本身就威胁到自主品牌的成长。但在合资公司存在之前,自主品牌存在了30年,不也没有发展起来吗?

  早期合资公司的发展,给中国汽车产业同时也给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带来了成熟的配套体系、先进的各种人才、相对先进的技术进步以及世界汽车产业的理解等等。目前合资公司的竞争态势,让自主品牌的发展更有目标与方向,也有压力和动力。不过说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失败过于武断,毕竟汽车行业确实通过合资公司获得了技术的进步;如果说市场换核心技术失败,倒是可以成立。

  记者观察 合资是否过度交由市场决断

  综上所述,我们其实不难看出,中国车市的合资品牌确实有点多,更何况,还有一些新的合资汽车品牌还在逐步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复,不少进口车品牌都有望在中国获得国产的机会。其实,之所以有媒体提出“合资过度”这个话题,主要还是为自主品牌的发展考虑,大家都在担心:合资汽车品牌产品不断挤占之下,自主品牌车企的生存空间还有多少?

  正如有业内人士所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初期底子比较薄弱,而国内车市在中国加入WTO后必须有所放开;引进外资成立合资企业,最初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一些国企在合资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虽然真正的核心技术并没有得到,但毕竟还是有收获。如今,不少合资企业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开始做合资自主品牌,这也是一种为未来打算的尝试;万一日后国外的汽车品牌撤资,中国的汽车工业不至于会崩塌。

  或许,一些民营的自主汽车品牌眼下不得不面临接受竞争越来越艰难的事实。但历史不能重来,既然我们的汽车市场早就有如此开放的态度,现在也就必须接受如今的局面。中国汽车市场是否存在“合资过度”,恐怕仍得交给市场去检验。因为有需求,才会有市场,消费者才是给产品“投票”的人。在市场优胜劣汰的过程中,不仅是自主品牌,合资品牌也必须接受这样的考验,最终能够存在下来的才是合理的。自主品牌车企应勇敢面对这个挑战,不断做大做强,相信经历过大风大浪之后,经过不断兼并重组后的中国汽车工业一定会强大起来。

赞助商链接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 闻

推荐排行热点
  1. 1广州松绑车市背后:汽车产业拖累经济增长
  2. 2奔驰回应阻尼片及车内异味问题 强调对人体无
  3. 3叫车软件强制绑定电召平台 统一收费标准
  4. 4出租车企业揩油招数 换新车涨份钱保养费
  5. 5手机叫车软件生存调查 每月花百万元推广
  6. 615日起 京机场大巴可有条件走公交专用道
  7. 7政策出现新变化 北京购买电动车也需摇号
  8. 8经销商:汽车消费贷款受影响审核愈加严格
  9. 9长安CS35发动机存隐患再召回 乳化问题仍存在
  10. 10汽油国五标准提上日程 消费者年多担388亿成本
  1. 1长安悦翔部分国内车型含强致癌物
  2. 2《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将实施 报废车回
  3. 34S店用假冒配件维修成潜规则 汽车三包遇难题
  4. 4叫车软件强制绑定电召平台 统一收费标准
  5. 5汽油国五标准提上日程 消费者年多担388亿成本
  6. 6假冒名牌润滑油销往4S店 销售网络涉多省市
  7. 7汽车节能补贴未来将慢慢取消?
  8. 8电动汽车发展 应走独立营销渠道
  9. 9八项规定降温豪车市场 豪车消费理性降温
  10. 10车企违规获取节能补贴背后:钱去哪儿了?
  1. 1德国KEMI电磁炉爆炸 厂家卖家均称无责
  2. 2京东遭网友质疑售假
  3. 3骨灰买家淘宝遇假 持证工程师艰难维权
  4. 46月投诉报告:炎炎夏日“惹火”空调投诉
  5. 5腾讯游戏投诉激增 百万玩家损失巨大
  6. 6消费者京东秒杀59元车载导航 订单遭拒引不满
  7. 7亿佰商城疑似破产 数百买家投诉无门
  8. 8投诉电商5月激增 淘宝占三成
  9. 9福克斯1.8MT加速抖动 厂家否认“问题半轴”
  10. 10去哪儿网退票不透明 退款流程模糊
中国质量万里行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服务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2 - 2013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