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初,政府开始实施“十城千辆”计划以来,多个政府部门相继发布了诸多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前不久又正式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国家将新能源汽车发展摆在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仍然不尽人意,目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全国最新推广量不足10万辆,远低于“2012年占到汽车市场份额10%”的目标。即便按照全国推广量目前达到10万辆的乐观估计,新能源汽车的运营规模也仅仅占到汽车市场规模的0.042%。
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全国累计投入9268辆新能源客车,距离2012年末全国共投入24220辆的目标相距甚远,仅完成38%。而且已经投入运营的9268辆中,大部分是混合动力公交车,纯电动公交所占比例很低。全国25个示范运营城市中,完成率超过50%的城市共有10个,仅占城市总数的40%,完成率在30%以下的城市多达14个。
事实证明,国内新能源汽车在现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产业发展。要想取得发展,必须实现两大突破。
一是打破地方割据。目前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中,地方割据严重。
例如,北京最新出台的《北京市私人购买纯电动车小客车管理办法(试行)》中,对申请纯电动小客车指标的适用人群条件限定了“名下没有本市登记的小客车”的条件,并提及“申请电动小客车的消费者将不准参与汽油小客车摇号”等内容,被业内认为是对新能源车发展的限制,而不是推广。此外,各地方城市对当地企业保护倾向浓重,各地制定的政策都不利外地车企进入。
此外,在政策执行力度上,各地差别较大。目前,除深圳等个别城市初具规模之外,全国新能源汽车几乎处于起步阶段。而且,由于新能源汽车起点较高,目前国内各车企制造的电动车性能差距较大,导致了“有需求的城市车企跟不上,有实力的车企进不去”,这也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大范围推行。
从汽车产业来看,全新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将成为中国汽车工业赶超发达国家的一个难得契机。从这个角度讲,应该更全面、更长远、更具高度地考虑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需要全行业乃至全国从上至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面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而不是各搞各的,只有突破狭隘的地方保护。实现“全国一盘棋”,才可大有可为。
二是不能一味依赖政府补贴,必须甩掉“政策拐杖”,走市场化发展之路。
中国现在示范的新能源汽车只符合政策要求而不符合市场需求,只能依赖补贴来发展。待到产业能甩掉“政策拐杖”时,才是市场大门打开的时候。
众所周知,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是在政府财政补贴的支撑下实现示范运营的,真正的销售并没有实现。究其原因,技术复杂导致成本高企是制约用户购买的重要因素,另外,新能源车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不足也是阻碍这些车辆销售乏力的关键因素。
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尴尬局面,务必甩掉“政策拐杖”,事实证明,一味依赖政府补贴并不能解决问题。上海、深圳、长春、杭州、合肥这五个享有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城市,实施近两年收效甚微。由于混合动力的节油率和纯电动的百公里电耗数据常常出现制造商与用户的两个版本,购买成本的高企由政府补贴,而能耗费则由用户自负,故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商业化受到制约。
即便如此,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向不会改变,进程不会停顿,政策也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因此,现在摆在业界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市场化发展,并逐渐摆脱政府资助的拐杖,现阶段也只能依靠企业自身在研发上努力来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