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不断的十面“霾”伏让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成为关注热点,新能源汽车的热度也持续升温。我国一直把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发展的主攻方向,电动汽车在国内已经呼吁了很多年,但对于民众而言,它似乎还是一个概念,鲜有消费者真正的体验感受过电动车,销量自然也就寥寥无几。
3月1日,由《中国汽车报》社、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和北京市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电动跑两会、北京示范运行”活动在北京举行。笔者受邀参加了活动并试驾体验国内自主品牌的纯电动汽车,亲身感受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及整车性能。
这次体验活动总共驾驶里程约80公里,耗时两个小时。分别体验了北汽E150和比亚迪E6两款电动车。
北汽E150EV是在北汽E系列轿车的基础上更换动力系统而来,因此外观内饰基本保持一致。北汽E150EV其采用锂离子电池,续航里程上最高能够达到150公里,充电时间在6至8小时左右,最高时速可达115公里/小时。在实际的驾驶过程中,电动车与传统汽车车最大的区别在于缺少了发动机的震动,以致驾驶者在怠速时会怀疑车辆没有启动。之前对电动车的加速性能一直有些主观的偏见,但实际驾驶后发现电动车的加速性能还是比较理想的,只是速度上了80公里每小时之后再踩油门便会显得乏力。但是这样的水平对于一款纯市内代步车而言已经足够。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比亚迪E6。置身E6中,首先被车中华丽的电子配置和设计做吸引,虽然多少有着抄袭的应子,但是就配置和做工而言,还是值得肯定的。加油、起步……E6给驾驶者的第一感受就是车很沉、很重,经查阅资料得知,这款车由于配置了大量的电池组,使得车身的整备质量达到了约2.3吨,但是这也为它带来了可观的续航里程,综合工况E6可续航300公里。E6给驾驶者的整体感觉更贴近传统的汽车,虽然在起步环节有点乏力,但是起步后带给驾驶者的感觉则是非常的平稳、游刃有余,你很容易忘记这是一款电动车。
这次的电动车体验活动,让我对电动车产品成熟度有了新的认识,超出了预期。但是不可否认,电动车要想真的打开市场、走入消费者家庭还有很多瓶颈要去攻破。
在消费环节,“居高不下的价格”和“使用环境的不成熟”一直是制约消费者购买的两个最主要因素,至今这两个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即使国家对私人购买电动车一次性给予补贴最高达12万元,但是补贴后的价格依然要比同级别的汽油车型要贵一截,况且在充电环节的配套、以及消费者对新技术的谨慎选择,致使电动车的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对于电动汽车的宣传,厂家不约而同的都拿出了“节能环保”牌,但是,对于私人购买而言,这些诱惑远不及他们的忧虑。
现阶段,电动车动辄十几、二十几万的价格,让消费者望而却步,“价格、配套、性能、安全”等等,这些都没有经过市场的充分验证,而且电动车还无法实现燃油汽车的全部功能,但却赋予了更高的价格,怎么可能会有人买呢?为节能?还是为环保?即使真的存在消费者,我想更多的也是处于某种责任感或者无奈。
电动汽车作为一款日常代步用车,单是“续航里程短”这一条因素便注定了它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汽车,只能作为短途代步工具而已。与其目标远大的要取替燃油汽车,不如从提供一种更环保、更便捷、更低成本的交通出行方式为出发点,降低电动车的消费门槛,让消费者掏不多的钱去体验新事物。
开年接连的“雾霾”锁城的确给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敲响了警钟,但是无数的教训告诉我们,逆市场规律的做法往往会是徒劳,甚至会适得其反。记得汽车行业的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老先生曾不只一次的在公开场合指责政府对电动车的发展路线干预过多,并希望国家放开放低速电动车市场,给予其“准生证”,让市场去决定它的存亡。若短期内以低速电动车为突破口,以大型电动车为技术攻关方向,待市场、技术都成熟后,一切也就水到渠成。
两会期间,北京出台了对电动车的高额补贴政策,并承诺无需摇号。政策很给力,但能否有效果,还需看年底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