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看到一位香港中文大学老师发的一条微博,说的是他春节回家的感慨,深有同感。在此摘录几句以分享:回老家几天,有几点粗浅观察。一、见面都在谈房子房价。整个县城像个大楼盘,二三十层高楼涌现;人人都在买车,交通拥塞空气污染遂成必然。
我说说笔者还较为熟悉的汽车领域和过年回家的亲身经历。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停车圈地”。这一次过年回去发现,一些小区或单位楼的楼下空地已经被门房用黄漆划出了一个个停车位。家里的朋友告诉我,平时都有很多本地车停着了,过年这几天更是在非停车位地方,甚至通道都塞了车。看来,小县城终于也跟大城市接轨,汽车不再是稀缺资源,停车位开始稀缺了。
家里在外经商、工作的多,每到过年就会车流暴涨。过年开车在家乡的主干道上,同样车水马龙,粤A、粤B、粤S、粤Y……在外打拼的家乡人回来顿时有一种离开珠三角,又进珠三角的错觉。与两三年前不同的是,今年我发现本地牌也几乎占到了一半,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比例。
一位大学毕业后回家乡工作的老同学跟我说,以前家乡人比的是谁家有大彩电,谁家有大冰箱,现在家家户户以买车为荣。记者留心观察后发现,路上本地牌的家用轿车多以7万-12万元的合资品牌入门车型为主,如飞度、锋范、花冠、卡罗拉、威驰、骐达、骊威、瑞纳、千里马、宝来、朗逸……且多是最近一两年买的新车。
当一线城市保有量达到警戒值,纷纷开始限购、摇号和提高环保标准时,车企开始相继提出战略转移的口号,把三四五线城市当做未来的潜力市场深耕。
三四五线城市汽车市场确实在多种推力下蒸蒸日上地火了起来。不过,我却真心高兴不起来,几个隐忧过年期间总是萦绕在我心头:一二线城市开始提高环保标准,环保标准较低的车转而靠性价比冲击三四线城市,难道广大农村目前空气好就意味还有继续污染的空间吗?这样做是想让全国PM2.5值都大跃进赶上京城吗?三四线城市汽车保有量激增之时,城市道路建设却一直缓慢前行,除了在主干道有屈指可数的红绿灯和斑马线以外,其余地方均鲜见,而很多当地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也非常淡薄,公路上常常险象环生。
我理解汽车产业从城市到农村的转移,但是如果在复制繁荣的同时,还要继续复制污染、拥堵的话,那“美丽中国”将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不再有存身之地,而我们每个人也将失去童年的美丽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