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部署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决定加快油品质量升级。
会议指出,随着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日益增加。为加快油品质量升级,会议决定:(一)在已发布第四阶段车用汽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50ppm)的基础上,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尽快发布第四阶段车用柴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50ppm),过渡期至2014年底;2013年6月底前发布第五阶段车用柴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10ppm),2013年底前发布第五阶段车用汽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10ppm),过渡期均至2017年底。(二)加快国内炼油企业升级改造,确保按照汽、柴油标准升级实施时间如期供应合格油品。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要首先如期完成改造任务。加快汽车发动机相关技术研发与应用。(三)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合理确定成品油价格,并完善对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补贴政策。(四)加强油品质量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加强行业自律,企业要向社会公开产品质量承诺。
海越股份:外倚成本优势内期燃油提质60万吨烷基化市场研究
60万吨烷基化装置重要性被低估,存在三大逻辑公司规划的196万吨大石化产业结构中,60万吨烷基化装置无论从产量还是盈利组成上都占据重要地位。但市场对这部分业务现状、前景及其重要性一直认知有限。们认为从产业链的角度,烷基化工艺的投资价值的核心逻辑有三:
其一,烷基化产品在美国和欧洲市场广阔,公司装置凭借成本结构优势,有望与国际产品一较长短。
其二,燃油税新政颠覆液化气消费结构,造成国内烷基化装置成本大幅下降,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
其三,PM2.5事件催化下,国内燃油标准升级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为烷基化油创造了可观的潜在空间。
异辛烷:先进汽油抗爆组分,外有优势内有潜质综合环保、性能和成本因素,异辛烷是最有潜力的清洁汽油抗爆组分。美国异辛烷供需缺口高达1800万吨,欧洲也在迅速增长。但海外产能多由MTBE装置改造而来,经济型较低。
国内市场,燃油税新政大幅降低了烷基化装置成本,目前烷基化模拟吨净利超过1000元。从更长的周期看,烷基化油相对MTBE价格劣势的消除、对私自调油监管力度提升以及油品升级的启动有望逐渐启动国内烷基化油需求。同时,国内液化气原料未来将保持长期充足、廉价供应。
百万吨液化气需求奠定国内最强受益品种,建议增持在新政之下,公司原料价格下跌 供给充分,产品不受影响。
公司高达百万吨级的原料需求奠定了其在市场上潜在弹性最大的地位。预计公司2012-14年每股0.09、0.14和1.30元,建议增持。
龙宇燃油:调和燃料油业务潜力可观
调研目的我们在近日调研了龙宇燃油,与公司董秘就公司经营现状、募投项目进展、和行业现状等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调研结论强化调和燃料油业务优势,华东和环渤海并重公司是国内船用燃料油行业的重要供应商,业务覆盖燃料油上下游产业链,公司从上游供货商获取燃料油,经过调和处理好,再向下游船用客户等销售。经过在燃料油行业多年运营,公司和上游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资源供应商包括三大国有石化企业、各地方炼厂等。
公司所销售油品分为两大类:非调和燃料油和调和燃料油。
非调和燃料油是公司依靠较强的油源获取能力,将上游燃料油商品转手销售给下游客户;非调和油品销售是单纯的经销行为,利润较低,非公司的业务发展方向,在公司收入组成中占比逐年下降,目前已经低于30%。调和油业务是公司在行业中的优势领域,公司调和油销售包括油库直接销售,及船舶水上加油。目前拥有燃料油资源的大型炼化企业对外销售燃料油都是不经调和直接销售,产品对于下游用户的需求并不完全匹配,如船舶发动机对燃料油品质需求和炼厂产品理化性质不完全一致;而公司拥有较多的燃料油资源,可根据用户需求将多种燃料油调和处理得到性价比最优的产品。正是依靠差别化经营销售,公司调和油业务销售近几年成长较快。
调和燃料油油库直接销售(库发销售)面对用户众多,包括地方炼厂、船舶公司和贸易公司等,而水上加油服务是向船舶运输公司提供的增值服务,利润最高,是公司的重点发展方向。但今年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船舶运输需求疲软,沿海散货运价指数多次创近3年来的新低,公司的水上加油业务增长受阻。环渤海、华东、华南作为我国三大重要的经济区域,依靠地理优势,水上运输是物流业重要方式,水上加油作为关键配套服务,随着经济复苏,将迎来新的景气提升。华东地区作为公司传统业务领域,将继续加强;而环渤海相比华南,市场成熟度低,公司发展潜力较大,近期已成立天津公司,重点发展该地区业务。
对于募投项目,公司已将其中1条2000吨船改为建造2条1000吨船,项目进展顺利,预计明年初可投入运营,届时公司将减少租赁加油船数量,保持当前的加油船队数量。而其余的募投船舶的进展将根据水运景气恢复程度决定时间表。
仁智油服:业绩完全符合预期期待新业务新市场
事件:公司发布2012年度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9亿元,同比增长25.2%;实现净利润8188万元,同比增长13.1%;2012年EPS为0.72元,完全符合我们的预期。
点评:
业绩完全符合我们的预期,市场稳定增长及募投项目逐步投入致业绩增长。公司经营业绩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的稳定增长和公司募投项目的逐步投入,使得公司的产能进一步提高;同时公司也进一步加强市场开拓的力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稳步增长。
公司业务的增长,主要依靠中石化在西南地区的布局。市场竞争激烈,开拓新市场及进入新区域仍有待进一步努力。未来拓展全国其他市场还需要做更多的业务拓展尝试,新业务或许能成为新的突破点。
未来力求发展成专业化油服企业,在油服产业链做深入拓展。
业务专业化和一体化一直是公司的发展战略,未来与油服相关的业务公司会积极关注。公司对于页岩气区块的开发会高度关注,有合适的机会考虑参与区块服务领域。
维持“审慎推荐”评级。公司立足西南地区,钻井液技术服务具备一定优势,未来西南区天然气产业的大开发将有利于公司保持稳定成长。预计2012-2014年EPS分别为0.72元、0.92元和1.06元,按照最新股价16.37元,对应的PE分别为23倍、18倍和16倍,维持“审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外部区域开拓难度较大的风险;毛利率不稳定的风险;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的风险。
潜能恒信:利息补贴利润业绩符合预期
事件:公司发布2012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12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1%-25%,预计盈利区间为7,791.70万元-9,643.19万元。
点评:
业绩完全符合预期,成本增加致公司净利润增长乏力。公司完成项目较去年有所增长,使得主营业务收入有一定增长,但成本增加致主业盈利增长乏力;2012年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0万元。
对募集资金使用谨慎,产生利息贴补业绩,在成本增加较多的情况使得净利润还能保持微幅增长。2012年前三季度财务费用发生额为-1704万元,上年同期为-504万元,主要是公司闲置的募集资金产生的定期存款利息所致,预计全年利息收入在2000万以上。
公司于国内外老客户持续合作,新客户拓展速度较慢。公司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将公司业务模式进一步拓展,实现了勘探开发一体化,物探-地质-工程设计一体化业务发展。公司继续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国内东部及西部地区均取得了新的进展,签署了新合同。
维持“审慎推荐”评级。公司立足国内,发展海上和海外,地震数据处理成像技术具备一定优势,未来还看“以技术换权益”的商业模式能否有效落实和推广。预计2012-2014年EPS分别为0.49元、0.53元和0.55元,按照最新股价15.71元,对应的PE分别为32倍、29倍和28倍,维持“审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境内外业务拓展的风险;公司管理的风险;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的风险。
东华能源:项目进展顺利产业链更趋完善
投资要点:
项目进展顺利。张家港项目稳步推进。为了满足张家港项目建设对于丙烷的需求,公司目前正在建设16万立方的丙烷冷冻罐(相当于8万吨丙烷储量),加之公司在张家港、宁波生产基地现有的仓储能力测算,公司的仓储能力可满足张家港、宁波一期项目约两个月的原料需求量。宁波项目已获得宁波市发改委备案(甬发改备[2013]2号),项目的确定性进一步提升。目前,公司正在开展项目的前期工作,待“三评”通过后,项目即可全面开工建设,预计宁波项目将于2014年底竣工投产。
公司产业链更趋完善。公司将在张家港、宁波生产基地分别配套投资建设40万吨/年的聚丙烯装置,从而将形成LPG-丙烯-聚丙烯的产业链。公司将产业链延伸至聚丙烯产品,可以有效发挥丙烯、聚丙烯产能的联动优势,保证丙烯装置的产能调节与平衡。
项目盈利能力有望超预期。短周期来看,丙烷脱氢项目盈利能力会受到丙烷价格季节性波动的影响,但这并不足以改变丙烷脱氢长期的盈利前景。未来,随着中东、北美NGLs(天然气凝析液)大幅增产,全球丙烷供应量将显著提升,由此可带来全球LPG价格的走弱。此前,LPG的价格主要与石脑油价格相关联。随着丙烷的供应量显著提升,从2012年开始LPG的价格表现弱于石脑油价格的趋势已经开始显现,而全球石化原料的轻质化趋势将使得丙烯供给相对紧张,未来丙烯价格表现会继续强势于石脑油,因而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的盈利能力有望超预期。
投资建议。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低于此前公告的8000万股,公司股本调整对我们的盈利预测影响约5%,我们暂时维持此前2012-2014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40、0.43和1.41元的盈利预测不变。以2013年1月23日的收盘价计算,公司动态市盈率分别为44.64X、41.61X和12.78X,维持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低于预期;国际丙烷价格大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