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业经历了过山车一样的突变(2009-2010年30%以上的高速增长突然跌至2011年2.45%的谷底)之后,在2012年,有了小幅上扬趋势,增速达到4.63%。微增长中盘升的希望和阵痛的压力无情地压在了行业高管们的肩上,“机会的冲动+转型发展的选择”激发多达五十多起的高层人事变动使2012年成为近年最动荡的一年。无论是强劲增长的豪华品牌还是急于突围的自主品牌,抑或是分化中求变的中端合资品牌都不轻松,从中折射的是外资、合资、自主车企们鏖战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
豪华品牌换血:
更大的战略利益企图
2012年,豪华车市场风云突变,强劲增长激发出的更强的市场企图,使它不再是过去安逸的“伊甸园”。从史登科到麦尔斯再到华立新,从张晓军到葛树文再到付强、胡波,这些久居要职的豪华车企高管们,或提前退休,或回国,或离职,或调换,或回归……
人事变动眼花缭乱,背后的推动力是奔驰、宝马、奥迪、捷豹路虎、沃尔沃等豪华车企们对日益扩大的中国市场更深层次的战略企图:跑马圈地,抢占和扩大高端地盘。
12月7日,宝马集团大中华区宣布,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史登科提前退休,57岁的史登科在掌舵宝马集团大中华区8年间,以他“倾听中国市场”的谦和低调生生把奥迪“大一统”的豪华车格局改写成了奥迪、宝马“双雄会”,不仅让宝马销量猛增了20倍,更重塑了宝马的在华形象。
无独有偶,此前,史登科的两位德国老乡也可以说是职场对手——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麦尔斯和大众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倪凯铭也都宣布卸任回国。而几乎与史登科离职同步的还有奔驰-戴姆勒东北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华立新年底前的卸任。
这些看似不约而同纷纷而来的人事变动,不过是中国市场成为全球最重要汽车市场之后的必然结果。中国的富裕人群在快速增长,入门级豪华车价位越来越亲民,中国消费者又对高档消费品有很强的偏好,限购政策及换车高峰期的到来导致购买目标上移,豪华车营销网络不断扩大和延伸——这些因素集中造成了豪华车市场的急速扩大和增长。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中国豪华车的市场份额还很低,只占乘用车总量的6%,远低于国外成熟市场的30%。在中国车市持续微增长和利润大幅下滑的背景下,豪华车超高的利润和巨大的增长想象空间触发了跨国豪华车企强烈的战略利益企图。
既然中国市场在跨国豪华车商的全球战略地位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它的领帅人物也必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老帅功成身退,新帅领命新的战略蓝图成为最自然的新旧交替。
来自宝马德国的54岁总裁安格此时接替史登科正是出于这样的战略考虑。而奔驰麦尔斯和华立新的卸任也有类似意义。麦尔斯,2005年开始担当奔驰全球市场与销售总监,曾负责主持奔驰年轻化项目和奔驰全球销售网络重组,后上任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6年期间,他和其上司戴姆勒东北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华立新理顺了奔驰进口和国产网络的合并,实现了从2006年的2万辆至2011年近20万辆的销量增长。奔驰在华经销商网络覆盖了近100个城市,网点数量达到223家。2012年底,奔驰(中国)销售公司的正式成立,意味着麦尔斯和华立新在华的历史使命也已经完成,并于2012年12月正式卸任。
奔驰宝马忙着进入中国新时代,中国豪华车老大奥迪则早就做了准备。2012年7月,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张晓军与一汽轿车[8.48 3.16% 资金 研报]销售公司总经理葛树文职位对调。后者与总经理薄石共同负责奥迪品牌国产车及进口车在中国的营销工作。而张晓军则被寄予厚望,运用其多年打造了“中国最成功高档车品牌”的经验去重塑“红旗”品牌声望。摆在葛树文面前的课题是如何进一步巩固奥迪在豪车市场的地位,拉大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除了豪华三强,2012年我们还看到捷豹路虎和沃尔沃在中国的调兵遣将。2012年5月15日,素有“营销高手”之称的付强离职北京奔驰出任沃尔沃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曾经成功打造了奥迪、斯柯达和北京奔驰的付强能将沃尔沃带到怎样的高度,所有人都在关注。同时,跟随付强而来的,还有一汽奥迪柳燕加盟沃尔沃,她与付强搭档,共同负责沃尔沃在华的营销事务。
2012年,高管变动里有趣的还有捷豹路虎和大众中国之间的挖角“车轮”故事。2012年初,大众中国进口车高管胡波先被捷豹路虎挖角过去任副总裁;大众中国执行副总裁苏伟铭遂将英菲尼迪市场总监车艳华延揽来大众任斯柯达品牌进口车业务总经理;4月,胡波重回大众,并被任命为大众品牌进口车业务总经理。就在宣布胡波任命时,大众中国并未宣布车艳华的正式职位,结果,车艳华华丽转身履新捷豹中国执行副总裁,补了胡波的缺,负责捷豹品牌的市场营销工作。
2012年,我们还看到,大众中国副总裁杨美虹的角色变换,彭菲丽加盟;孙玮从沃尔沃抽身华晨宝马副总裁的转身;葛然从大众转战英菲尼迪……海外品牌的大中国区高层变动异常活跃。连一向稳定持重的超豪华领域也赶热闹,担任劳斯莱斯7年大中华区总经理的郑津兰出任了阿拉斯顿·马丁(中国)销售公司总裁。这是超豪华品牌也要在中国全面发力的一个信号。
人事变动热闹纷呈,不过,履新的高管们最好还是倾听一下史登科的一句名言:“中国市场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最容易犯错误的地方,简单按照常识判断,作出的往往会是错误的决定。”
合资:分化中求变
如果说跨国豪华车企动荡不安,合资品牌这一年也不轻松。在整体份额有所提升的同时,分化亦已开始,德、韩系的崛起与日系的下跌,对比鲜明,争夺激烈,这让昔日意气风发的孙晓东、倪凯铭、甘文维等相继离职。
孙晓东转战吉利
在供职PSA亚洲产品规划和市场战略总监不到一年后,2012年10月,孙晓东出任吉利集团负责产品规划的副总裁,主管战略市场部。
点评:孙晓东是汽车业内营销虎将,回流内资车企,成为合资和跨国车企人才溢出效应反哺自主品牌的一种体现。
倪凯铭离职大众中国总裁
2012年6月初,上任不足两年的大众中国总裁倪凯铭离开中国。
点评:评论认为,大众的高层离职与大众系列车型在中国发生的DSG事件有关。
自主:突围求生
2012年,合资品牌的节节下压,使市场份额持续下跌的自主品牌跌至冰点。被动之下的急于突破,便转化成了自主车企的频繁换将。
江淮教父左延安退休
2012年2月8日,江淮汽车总裁安进将接替有“江淮教父”之称的左延安出任江淮董事长一职,后者将退出第五届董事会并正式离任。
点评:左延安的离开意味着江淮汽车“后左延安时代”的正式到来。
黄华琼从北汽福田到奇瑞
2012年3月,黄华琼从北汽福田副总裁兼品牌总监任上跳槽奇瑞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点评:这次人事变动被外界喻为奇瑞启动新一轮品牌战略的前奏,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