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为日前工信部发布的完全剔除外资品牌汽车的公车采购目录,而沉浸在激动、兴奋之际,感到利益受损的国外机构便迅速作出了回击。 欧盟商会秘书长丁凯(DirkMoens)在近日言辞激烈地回应,认为中国政府此举是闭关措施,并宣称:“将同会员一起评估中国公车改革带来的影响,并 有可能正式敦促欧洲国家政府采取反制措施。”
支持本土品牌是国际惯例
欧盟真的会采取反制措施吗?对此,汽车营销专家张勇称,丁凯或许只是一下子无法适应中国公车改革的大转向,为相关企业发声,便提出这样报复性的反制措施,看似更是一种纯粹的言语过激反应,没有经过细致缜密的思考,不合时宜。
张勇分析称,目前欧盟经济处于危险的边缘,欧债危机迟迟得不到缓解,中国正在成为拯救欧洲经济的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因此,欧盟不可能会因为中国的政府采购而采取报复行动。
张勇还称,中国政府明确采购自主品牌企业的车型,也没有值得指责的地方。因为,政府采购并不是一个政府行为,只是一个大型集团采购的市场行为。 更何况,政府公车采购支持本土自主品牌向来是国际通行的法则,有些国家甚至明文规定政府公车必须采购本土国产汽车,尤其是自主品牌。
高端公车市场奥迪占一半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欧盟商会的率先反对印证了政府采购之于欧系品牌的重要意义。
多重渠道的统计数据都表明,中国现有的公车保有量中八成以上都是外资品牌,尤以德国大众为甚,其旗下的奥迪基本占据了高端公车市场的半壁江山。
但在国外就恰恰相反:印度就明确要求政府各级官员,包括总统和总理在内都必须使用国产汽车;韩国政府的公车清一色的本土品牌,现代、起亚占主 导;日本政府的公车则基本以丰田、本田等品牌为主,欧盟成员国中,德国政府明确要求“不准购买欧盟以外生产的车辆”;美国的公车市场也基本被通用、福特占 据等。
政策效果令人担忧
“目前,国内自主品牌汽车销量占汽车市场总销量的份额已经从2010年的40%萎缩到2011年的30%左右。公务车用‘国货’,可以说是对自主品牌的一种‘迟到’的扶持。”汽车业分析师贾新光分析。
不过,市场也有不无担忧的声音。
“如此大的转变,当地政府的采购方一定会有抵触。”张勇称,“美国、德国、韩国、日本、印度等国家政府用车为本国自主品牌,均非执行相关规定而为的结果,而是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而达到的效果。”
此次公务用车目录起草专家组成员之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则表示,专家组对《目录》选用车型的一个很重要标准就是强调生产 企业近两年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不低于3%,同时还要保证后续产品开发和持续供货能力,要求有完全的工业产权、稳定生产以后的车型。
就是这条研发投入标准,国内很多自主品牌恐怕也达不到这个要求,如果仅仅去争抢眼前的既得利益,不去重视长远的研发投入和品牌提升,对自主品牌的长远发展也没有益处。羊城晚报
■链接
公车采购占奥迪在华销量两成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之前,奥迪在中国每年的总销售量中,有20%左右的份额来自于公务车采购市场,去年的比例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达10%~15%。
据了解,去年奥迪在华销量为309888辆,按照其10%~15%的公务车销售比例,奥迪在公务车市场的销量为3万~4.5万辆。
公务车品牌分布
品牌占比
奥迪56.8%
奔驰4.6%
宝马2.3%
红旗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