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网站上公布了一则《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内中包含了四百余款不同配置的车型。引人注目的是,这四百余款车里,全部都是我国自主品牌。
形成对比的是,在2009年公布的一则《2009-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汽车协议供货汽车厂商名单》中,像大众、丰田、别克这样的合资品牌比比皆是,奥迪、宝马、奔驰等豪华品牌也不罕见。
公车只限自主品牌,对自主品牌来说,是个极大的利好消息。
曾几何时,政府采购“只买最贵,不买最好”,更遑论向本国产品倾斜了。有不少地方政府乃至中央机关,采购时甚至有明文规定只要“进口原装品牌”,完全忽视了已经占有巨大市场份额,乃至出口欧美发达国家、质量早有保证的国产货。
就公车采购领域而言,虽然自主品牌汽车一直努力想开拓公务车市场,但都或明或暗地遭遇合资或外国品牌“狙击”。有的公司负责人无奈地叹息:自主品牌“经常遭受政府部门的歧视性待遇”。甚至有公司在省级采购中心中标,而具体买车的部门却把钱投向外国品牌的案例。
人们一向认为,政府采购应该是给国有自主品牌的“大红包”。政府采购体现出对民族品牌的支持,是对社会的强大示范作用,有助于培养出民族自尊心、自信 心。对民族企业来说,政府采购间接地给民族品牌做了效果良好的广告,能够极大地激励和推动民族品牌发展。在发达国家,政府采购向民族品牌倾斜更是常规。反 之,试想政府部门公干、领导首长们坐的都是外国车,民间老百姓又如何能够产生对国有品牌的信任感?又谈何拉动民族品牌发展?
因此, 《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全部采用自主品牌车型,毋宁说是政府采购应有的题中之义。它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公车采用自主品牌,也应该看作公车改革的利好消 息。从1994年开始,公车改革至今,已经进行了差不多二十年了。在这十几二十年里,有关公车的规章制度出台不少,从排气量到使用范围,都有了相当严格的 规定。只不过,一直都在“越改越烈”的怪圈里循环。诸如贫困县用上百万的豪华公车,领导带着自己坐的公车调职等怪现象,不时见诸报端。公车成了满足某些政 府官员虚荣心的工具。他们偏好外国豪华品牌、大排量的车子,在采购时向之倾斜。这事实上构成了公车腐败的一部分,也是老百姓对公车不满的重要原因。
公车改革,根本上是要让公车真正为公众服务而用。所以,它不应该成为某些权力者私用、炫耀的工具,而应当以实用为唯一目的。公车采用自主品牌,从小的方 面来说,对民族品牌有利;从大的方面而言,则有助于破除公车为私人所利用的局面。当然,公车改革仍然需要更多严格的监督,更强有力的执行力度。至少,我们 希望这一份《目录》能够不再重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最后归于一纸空文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