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车企在包括生产、研发、销售、供应链、人才和企业文化等,都在追求一个更完整的自己。而这只是第一步,下一步的方向将是构建合资公司的“软实力”。
在一场技术侵权风波之后,一汽和大众近日悄然签署提前延长一汽-大众合资合同的协议。据称这份协议达成了诸多共识,但细节外界不得而知。一汽-大众总经理安铁成在谈到这一协议表示:“在未来的25年中,一汽-大众要依靠自身的能力,依靠高品质的产品、品牌,赢得市场的认可。”
这其中,“依靠自身的能力”是一种新鲜的表述。在过去的第一波合资期,汽车合资公司更多的是依赖外方资源来发展,很多时候实际上是跨国公司的产品组装厂以及品牌推广方。现在,情况正在悄然改变。例如更多合资公司强调要拥有自身的研发能力。上海通用就一直受益于合资的泛亚技术中心。一汽-大众近年来也着力培植研发能力,将在2015年实现整车开发能力。新秀东风标致雪铁龙更实现整车厂和研发中心的同步建设,首款国产车型还没有入市,已启动未来车型的主导研发。
技术只是一个方面。那些年产销规模已接近或超过百万辆的汽车合资公司,现在必须能够像一个完整的企业那样去运转,通过主导整合股东方资源提升自身体系能力,而不是被动依赖于外方来发展。诚然,中外汽车合资短期内不会终结,但其发展轨迹正在改变。东风日产近期就提出重构未来十年的企业理想:不能是纯粹的某个品牌在中国的一个制造商。
近几年能够叱咤风云的合资车企,无一不是受益于整个体系能力的重塑。领跑车企在包括生产、研发、销售、供应链、人才和企业文化等,都在追求一个更完整的自己。而这只是第一步,下一步的方向将是构建合资公司的“软实力”。
一汽-大众在其五年前提出的百万辆规划中,已将塑造员工向心力和企业文化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甚至认为企业文化是最大的推动力。一汽-大众注重“最佳雇主”、“员工眼中最有吸引力的公司”这些名头。近两年屡屡传出的一年发20多个月工资的传闻,也明显提升了一汽-大众的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则是一个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能否塑造先进的企业文化,决定一个合资车企未来能否独立成长为汽车业大鳄。
苹果公司提供了最好的例子。畅销全球的苹果产品,都是汇集全球供应链资源生产的,其中大部分产品还是在中国生产,许多跨国公司也是如此。但苹果能够一枝独秀,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其企业理念和文化。只要这种“软实力”存在,苹果就能够随时复制一个生产经营体系,提供同样出色的产品。
有些车企也在学习这种模式。例如奇瑞和以色列集团的观致汽车项目,主要就是搭建一个资本平台,引入领军人才后融合全球供应链资源来创造自己的产品。在全球化背景下,只要有钱有人,这种模式在理论上就是可行的。这种新的汽车合资模式,因为股东方并没有直接介入运营,因此更是一个独立的公司。而它未来能够成功,最终也将取决于自身是否具有强大的企业理念和文化。如果没有“软实力”,大量钱财就是打了水漂。
另一个例子来自上汽通用五菱。通过借助股东方优势资源,上汽通用五菱自行发展宝骏乘用车品牌,并初步取得市场成功。衡量这种模式,股东方的资源至关重要,而更重要的是企业是否有强大的领导人和企业文化,这样才能自行主导发展,并建立品牌。
如果没有“软实力”,让汽车合资公司发展自有品牌,无疑会是一场泡影。在新的时期,汽车合资公司需要成为有自身文化的公司,才能更好拓展市场,并促使整个汽车业的变强。这种“软实力”是依托于市场而产生的。而反观内资车企,更需要破除不完全适合市场的观念藩篱,塑造真正的企业文化,才能支撑中国汽车品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