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遇到上下班高峰期大塞车 如何避让紧急车辆?

    一则关于北京一辆120急救车将伤者送往医院过程中,遇到大塞车且鲜有车辆避让,导致伤者不幸身亡的新闻,引起坊间热议。记者走上广州街头,随机采访多位市民,了解到大多数市民主动避让紧急车辆的意识较强,但有市民反问:万一遇到上下班高峰期大塞车,应该如何避让?因此,有市民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关紧急避让指引政策,保障紧急车辆在关键时刻顺利通行。

    ●记者调查

    避让紧急车辆意识较强

    有车一族关先生告诉记者,他对广州马路上其他车辆避让紧急车辆的情况还是比较满意的,他自己就曾多次碰到过有救护车从他车辆后面鸣笛开来,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关先生都会立刻将车靠右慢行,然后让出超车道供救护车先通行。此外,他也曾两次亲眼目睹有其他车辆主动避让紧急车辆的情况,所以关先生认为,广州市民主动避让紧急车辆的意识还算比较强。

    章先生在广州某汽车杂志工作,他告诉记者,他也经常在广州马路上看到社会车辆主动避让紧急车辆。虽然大多数市民都可以做到主动避让,但也不排除会有少部分人“装疯扮傻”,所以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章先生建议,最好还是要有相关法律法规对此行为进行约束。章先生说,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3条规定:“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以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然而,此规定并没有指出如果其他车辆和行人不让行,将会受到怎样的处罚。章先生建议,任何车辆听到救护车、消防车、警车等鸣笛都必须让道,否则将受法律处罚,“但根据中国的国情必须补充一条:任何救护车、消防车、警车等无故鸣笛也将受到法律处罚。”

    ●市民困惑

    遇到大塞车应该怎么办?

    采访过程中,多数市民都表示,他们碰到紧急车辆会主动让行,然而,当记者问及如果遇到大塞车,应该如何避让紧急车辆时,却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

    市民小金向记者描述了他曾遭遇到过的尴尬一幕。有一次,他开着车被堵在下班高峰期的塞车狂潮中,听到后面救护车的警报声不停在响,但是塞得满满的车辆却不知道该往哪里挪出地方让行。“不是我不想让,只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让?”

    “如果真的遇到塞车或者等红灯,我确实也不知道该如何避让紧急车辆。”市民小吴向记者表达了同样的困惑,塞车就意味着车辆动弹不得,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有关部门的相关应急措施,一时之间确实不知该从何让起。

    有市民建议,像广州这样经常会出现大塞车的城市,需出台相关避让紧急车辆的指引政策。也有市民提到不久前刚发生的广州交警在上班高峰期,顺利开道并在10分钟内将孕妇送达医院的事,“只要有关部门与市民互相配合,相信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相关新闻:

 
赞助商链接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 闻

推荐排行热点
  1. 1公安部要求各地不得擅自违反规定清道封路
  2. 2新车多库存大 价格厮杀上演“越级”之战
  3. 315种违法抓拍处罚出细则 打电话罚100元
  4. 4善待你的车 冬季用车:全面检查很重要
  5. 5新十年全新胜达启新境 北京现代全系车型出击
  6. 6质检总局:东风召回逾两万辆缺陷汽车
  7. 7服务升级客户有奖 神州租车力推“尽心服务”
  8. 8汽车召回条例被指存缺陷 有毒气体超标未纳入
  9. 9福克斯新车无法落户北京 厂家合格证惹的货?
  10. 10一汽丰田“零负担补偿”方案遭质疑
  1. 1通用等11款车车内空气污染被疑存致癌风险
  2. 2律师申请铁道部公开12306购票网站招标信息
  3. 3中国的奔驰生病了 甲醛超标/涡轮增压器漏油
  4. 4世嘉三厢空调存缺陷 1个月投诉高达83例
  5. 5车主掀起退车潮 汉兰达爬坡门事件后续
  6. 611款车型曝存致癌风险 车企不认可第三方检测
  7. 7凯越等车型投诉增多 科鲁兹变速箱问题多
  8. 8部分电动车被纳入机动车管理 无良商家拆除限
  9. 9自主品牌节能压力大 平均燃料消耗有多远
  10. 10时速20公里电动车划归机动车须办驾照
  1. 1盘点2012年度全国十大消费热点投诉
  2. 2家电、电信业投诉成2012年度消费者投诉重灾区
  3. 3锐志刹车失灵出车祸 厂家称刹车没问题
  4. 4东风悦达起亚智跑新车导航黑屏
  5. 511月投诉报告:软件问题成为产品质量“软肋”
  6. 6雅阁变速箱异响 煎熬两年终得更换
  7. 7美素佳儿2段金装奶粉里有红色异物
  8. 8进口辉腾两千公里即“趴窝”车主怒称“还不如
  9. 9联想E420“主板门”仍未解决
  10. 102012年前三季度旅游网站投诉分析报告
中国质量万里行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服务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2 - 2012 京ICP备12004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