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将低配车型独家增配升级成豪华车型 应提防以次充好。
当下,已进入汽车年底冲量的季节。记者近日走访佛山车市发现,车商通过对低配车型自行增配以“增配车”方式销售的现象愈演愈烈。记者调查发现,尽管这种“增配车”也存在商家白菜价让利的行为,但绝大多数“增配车”,其实是扮演着以模糊车价为幌子,以增配让利幅度大的噱头促成销售为目的的角色。业内人士提醒,4S店独家增配质量参差不齐,应提防增配以次充好。对比而言,厂家推出的高配车型普遍要比单店自行对低配车型增配的质量更稳定。
现象
“增配车”并非真优惠
在佛山某合资品牌的销售店里,一款2.3L自动挡的车型显得格外醒目,在其他不同配置的车型仅优惠1.5万元时,这款车却竖起“直降3万”的牌子。据了解,这是一款由该店专门打造的“增配车”,“增配车”在一款自动挡车型的基础上,通过升级为真皮座椅、高保真音响、智能玻璃升降、智能套件等配置而成,这款“增配车”售价23.5万元。记者调查发现,在厂家提供的车型目录中,并没有该款配置的车型。而这款“增配车”未升级前,厂家指导价为21.5万元。
据悉,在佛山一些4S店,类似的“增配车”并不少见,这些由4S店升级打造的增配车型,多为5~25万元的售价,并被商家赋予了“限量版、特供版、特别版、导航版”等叫法不同、性质一致的名字。记者对比发现,这些车型具有如下明显的特征:一是贴上“优惠幅度很大”的标签;二是在厂家车型中,找不到相同配置的具体型号;三是多由厂家推出手动或者自动的低配车型上,升级到豪华配置。
据悉,这些“增配车”尽管在4S店均有改装完毕的现车供消费者进行体验,但当消费者真要购买这类车型时,则需要消费者上牌后再回4S店进行增配。
调查
单店所增配件质量参差不齐
同比其他车型多了数万元的优惠“增配车”是否真的物有所值?据了解,对于增配车是否实惠并不能一概而论,部分车型确实也是商家让利并顺应需求而推出的产品,但更多的是商家的销售噱头。商家是利用当前汽车精品价格混乱,以增配体现车型的“物超所值”的概念。据悉,这也正是车商不遗余力地推广“增配车”以促进销售和盈利的主要目的。
有销售人士坦言,出于利润的把控,单个销售店的增配行为,很难保证提供质优的改装精品。尽管也有经销商会提供优质的改装件,但这种质优增配的几率,相对于原厂大规模批量生产而言,无疑要小很多。厂家为保证产品口碑,在配件的供应和检测上无疑更加严格。单个销售商所具备的质检能力,显然不能与车企相提并论。因此也容易导致消费者最终享受的服务和质量大打折扣。值得一提的是,为缩减成本,当前4S店涉及的非原厂的精品如贴防爆膜、音响改装等业务,一般通过外包的方式进行,这种运营模式也导致商家增配方式风险的增加。
除了产品质量方面,消费者享受的增配的质保也可能缩水。一般情况下,整车自带的导航等装置,一般与整车享有同等2~5年不等的保质期,但如果是通过车商自行加装的产品,很多只能享受一年的质保。
贴心提醒
选购增配车应提防以次充好
确定所增加配置是否自己需要,这是消费者在选购“增配车”时首先要考虑的。消费者应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而不要受商家“巨惠”影响,而选择自己不必要的配置。因此,消费者要了解增配车型具体增加的配置情况,并且清楚这些配置是否适合自己使用。建议应明确增配是否原厂配件,并从多个渠道了解单独安装这些配置的费用。此外,这些细节的内容,应明晰地写在购置合同上,以避免商家增配后货不对板。
权衡自己是否可以选择高配车型。近年来,车企在推出产品时,本身已对不同细分人群进行了市场调研,很多车型仅一个排量就有五六款车型供选择。针对当前低配车升级的现象,消费者可对比增配车型与高配车型差异,在价格和配置差距不大的前提下,选择厂家高配车型,其品质无疑更有保障。
不建议更换真皮座椅。至于不少车主热衷的换真皮的做法,其实并不科学。首先,将原来的丝织换真皮座椅,本身就是一种浪费。如果车主选择更换优质的真皮,本身就售价不菲,倒不如选购车企推出的真皮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