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不断下降,会导致汽车各种器件的操控性下降,适当的保养可以改善汽车性能,保证驾驶安全。因此,进入冬季,汽车的保养和使用也进入了关键期。然而对于很多车主而言,寒意渐浓,爱车的“进补”似乎已成为一种累赘。其实,冬季养车远非预想中那般烦琐,做到“五防五注意”,就可以让汽车安然过冬。
五防
防“支气管炎”查暖风系统
冬季来临,车内暖风开始派上用场。然而,在经历长时间“冬眠”重新投入使用后,暖风系统很容易出现故障。
专家提醒,在全面使用前,要先检查一下有没有热风、风机运转有无异响、风管是否通畅等。遇到暖风水管中的防冻液长期不流动、凝结堵塞循环管路等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到4S店或修理厂维修。
防“手脚冻疮”应检查轮胎
冬季外部气温低,橡胶易变硬从而显得较脆,轮胎易漏气甚至扎胎。因此,车主应经常检查轮胎是否有刮痕,以及胎纹内是否夹有杂物。
此外,还要尽量避免使用补过一次以上的轮胎,并更换掉磨损较大、品牌不同、花纹不同的轮胎。而对于内外磨损不同的轮胎,为保证安全、减少磨损,则需要定期给轮胎做四轮动平衡,更换轮胎位置。
防“心肌劳损”更换润滑油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而润滑油又是发动机保养的重中之重。冬季来临时,冷车机油过稠会影响启动,并可能加大机件磨损;热车机油过稀,则会降低润滑和密封性能。
而当此类伤害积累到一定程度,爱车的“心脏”就会出现“心肌劳损”的现象。所以,专家建议,严冬时节,润滑油最好选择黏度低、具有优异低温流动性的高端全合成润滑油,它可以有效减少磨损,并保持引擎的顺畅启动和动力的充分输出。
防“心肌梗塞”更换防冻液
据统计,冷却系统故障是导致发动机故障的头号杀手,占发动机故障总数的60%左右。而使用防冻液,能有效地预防冷却系统结冰事件的发生。
已经使用防冻液的车辆,应注意检查防冻液的结冰温度,如果低于零下20℃,就需要马上更换。而防冻液的浓度,一般保持在70%就可以了。此外,还要根据车型选择相应的正规品牌防冻液,以确保发动机的冷却和防冻效果。
防“感冒发烧”勤查节温器
节温器的作用是自动控制发动机正常水温,在低温启动时,能使发动机迅速升温,以减轻气缸磨损。而节温器一旦损坏,其阀门便会长期开放,从而失去控制作用。
因此,我们不能随意拆掉节温器,而要做定期检查。以桑塔纳轿车为例,将节温器放在盛有热水的器皿中加热,在水温85℃时开始开启,105℃时完全开启,全开时看阀门升程是否少于7mm。而在检查其他车辆节温器时,也可参考这组数据。
五注意
注意保暖 清洁电瓶
电瓶对低温非常“敏感”,低温环境下,蓄电池的电容量比常温时的电容量要低很多。如果车辆在露天或车库停放数周不用时,则应拆下电瓶,存放在较为温暖的室内,以防电瓶损坏。
而清洁方面,要注意检查蓄电池电极接线柱是否有绿色氧化物,以防电阻变大,使电瓶处于亏电状态。为此,在接线柱上应涂上专用油脂来加以保护。
注意制动 检查刹车
冬季路面容易结冰,汽车制动便显得尤为重要。制动液是否够量、品质是否变差、制动有无变弱、跑偏,制动踏板的蹬踏力度及制动时车轮抱死点的位置等,都需要提前进行检查。
其实,刹车系统的保养,更需要车主在平时的行车过程中多加注意。一旦出现异常变化,就要立即到维修店进行检修,必要时则应清理整个制动系统的管路部分。
注意防锈 保护底盘
在冬季,要对底盘进行养护,就要对其进行彻底的清洗及防锈处理。而在防锈处理之前,首先要对底盘进行彻底的清洁,使底盘露出原有的“本色”,才可进行下一步。
而对于底盘的防锈处理,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安装“底盘装甲”。在底盘表面喷涂特殊的弹性胶质材料,从而起到防锈、抗磨损、减震、降噪的作用,就像给汽车底盘穿上了坚固的盔甲,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
注意视线 常查灯光
冬季易起雾起霜,能见度低,追尾事故也特别多。所以,雾灯、高位刹车灯工作是否正常,也直接关系到冬季的行车安全。
灯光检查主要包括雾灯、大灯、高位刹车灯等,一旦发现变黑的灯泡,就要尽早换掉。普通卤素大灯一般使用两年时间后光线就会减弱,而如果要改装氙气大灯,色温最好应在5000-6000K之间。因为,色温越高,在浓雾天气光线的穿透力反而越低,安全隐患也就会越大。
注意雨刮 清洁玻璃
雨刮器在冬季不仅可以去除风挡外部的霜雪,还可以在雪后清洁玻璃。
通常,雨刮器胶皮需要每年更换一次,特别是在入冬前应及时更换。而如果清晨出门时,发现雨刮器被雪水粘在挡风玻璃上,千万不要用热水直接冲洗,这样容易使车窗因为温度变化而爆裂、雨刮器发生变形。
此外,虽然玻璃清洗剂在冬季的使用量会明显少于其他季节,但其作用也同样不能忽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清洗剂要及时更换为防冻型,保持其在℃以下甚至零下30℃也不会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