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假,港澳游是很多消费者选择的重要旅游线路之一。但在数量庞大的内地游客涌入香港的同时,他们随身携带的大量现金很容易被不良商家有机可乘。
内地游客喜好在香港游购物,部分不良商店浑水摸鱼。从北京到香港旅游的王女士说,她日前到一间药房购买50粒装“救心丹”,药房开价230元。由于她曾到数间药房问价,知道价钱只是160元,便当场揭穿其虚报价格,最后对方以原价卖给她。
除了虚报价格,还有不良海味店喜用“斤变”手法,在价目板写上海味价格,当游客购买时,店铺才说价钱不是以斤计,而是以两计。此外,内地及香港计算“斤”的方法不同,香港是“1斤16两”,内地是“1斤10两”,消费者不知分别,也会大失预算。
一般内地游客对香港产品都有信心,但部分商店却鱼目混珠,出售冒牌货及假货,不少高价货如名表、名牌手袋及波鞋都出现赝品,但却以真货价钱出售,旅客除蒙受金钱损失外,千里迢迢赴香港旅游买了假货,生一肚子气。
《中国质量万里行》在总结了近年来消费者集中投诉的问题后发现,港澳游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陷阱:
第一,强迫购物。一些旅行社和导游对不在指定购物点购买价格高昂的物品或者购物金额较少的消费者,轻则讽刺侮辱,重则扣押证件、胁迫退团、限制人身自由,给消费者造成精神和财产伤害。
第二,违反合同约定。擅自增减或变更旅游项目,未经消费者同意增加购物次数或变更为自费项目,如果消费者不参加,就让消费者等候或退团;利用“准星级”、“某星级酒店旗下的酒店”误导消费者,降低住宿、用餐标准。
据消费者杨女士反映,不久前她在网上订购某旅行社组织的“港澳五天四晚”旅游。合同上注明全程无购物,并事先说明可以先交一部分定金,剩余部分在行程途中交给导游,防止导游强制购物。可是在她过关时,导游要求其交付全额团费。在行程中导游强迫购物,因其购物金额未达到导游要求,导游扣押其迪士尼的门票,并拒绝带领继续行程。杨女士致电旅行社无人接听,被迫中止行程自行返回深圳。
第三,假冒骗局。不良商家冒充正规合法旅行社的名义在网上或通过发放旅游优惠券、赠券等形式非法招徕游客,一旦消费者付款或出行后再附加条件或者变相加收费用。此类投诉多是假冒者以“低价”、“免费”吸引消费者,但实则交付的费用以及得到的服务与宣传不符,也达不到优惠券的价格,甚至比正常参团交付的费用更高。
第四,违规拼团、转团。此类行为往往造成消费者旅游行程出现较大变动,并产生额外费用。加上消费者参团的价格不一样,原先设定的旅游行程、游览项目等各方面不统一,影响旅游服务质量和消费者的心情。
针对消费者的投诉,《中国质量万里行》提示准备前往香港、澳门旅游的消费者应注意四点。
首先,消费者出行前应核实经营者的资质。
其次,消费者要提高警觉性,掌握合同、发票等有效证据。认真阅读合同条款,双方就购物次数、食宿交通标准、旅游行程、违约责任、纠纷解决方式等具体问题签订合同,如有特殊要求或对部分合同条款有异议的,建议签订补充协议或在合同中进行具体约定。
第三,消费者应该了解香港、澳门的相关法律法规。香港对商品不实行“三包”,只规定商品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商品的售后服务以及经营者的义务主要是由消费者和经营者协商达成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时要就有关事项和经营者进行详细约定并以书面形式予以确认。
第四,消费者在香港购物时,应选择标有“优”、“正”标志的商家、商品;在澳门购物,要选择有澳门消委会发放的“诚信加盟店”标志的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