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像大多数中国城市一样,正在经历着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光荣与伤痛。
近几年,伴随全国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兴起,大量效益不高、污染环境的工业企业开始从一些城市的中心城区消退。搬迁企业留下的大量土地为规模不断升级的城市建设提供了土地资源,然而,混杂在其中的污染土地也逐渐增加。
9月6日,武汉传出消息称,位于当地硚口区的原武汉染料厂腾退场地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列入今年全国唯一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工程。
在大规模用地需求的刺激下,这些被工业污染过的场地开始在新的开发过程中涌现。据相关媒体报道,仅武汉在最近两年就出现过三起较为严重的毒土地事件。从全国范围看,北京、广州、湖南等地亦有类似情况发生。这些受到污染的场地背后所隐藏的更大的危害,是它们未经环评和治理便悄然进入正常土地开发使用流程。
而按照环保部牵头制定的《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用于全国污染土壤修复的中央财政资金将达300亿元。业内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估计,这五年间,将有数千亿的场地修复市场。
本报记者采访多位参与污染场地修复的学者、企业和地方政府,大多参与土壤数据调查和修复的专家,拒谈这一“敏感”领域,或要求匿名。有专家描述这一市场:“有两辆挖土机,就想进来捞钱了”,呼吁《中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出台已时不我待。
武汉土壤污染样本
武汉市发改委透露称,试点的地块面积约200多亩的“毒地”全部治理需1.88亿元,其中,可获得来自国家财政补贴5640万元,其余由地方或企业自筹。修复达标后,该地块将专项用于王家墩商务区内两家空军后勤部所属的军队保障企业的恢复性建设。
武汉市染料厂,这个要耗费国家1.88亿治理场地污染的企业,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是汉口许多老工人骄傲的回忆。
沿长江汉水北岸行进的轻轨一号线,从最繁华的街区穿过,来到染料厂所处区域时,四周的楼房骤然降低,街上人流变得稀疏。在舵落口站下车,从轻轨站口走出,原武汉市染料厂就在眼前。
如今,主要的厂房已被拆除,闲置下来的空地荒草丛生,一些残留的生产设备锈迹斑斑。一栋四层红砖结构的老式楼房伫立在武汉轻轨一号线和工农路旁,这是老张这一批染料厂老职工的住处。工厂垮掉之前,老张花积蓄买下其中两间宿舍。
当时还是年轻小伙的老张来到武汉市染料厂工作。他对于这段国企正式工人的记忆,颇感自豪。1998年,染料厂因效益不济垮掉。在支付一笔按工龄结算的安置费后,老张下岗,住在厂区附近的宿舍。
“高耸的烟囱往外冒黑烟,下雨天,地上积水都是黑色。”现47岁的老张回忆,仅染料厂周边,就曾有过四家化工企业。9月初,他看报纸才听说,老单位就是媒体报道的“最毒土地”。
武汉市政府很早就关注到这块“毒地”。早在2010年,武汉市环保局已向国家环保部申请国家财政支持。时任武汉市委书记的杨松和副市长马旭明专程赴京拜会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和副部长周健。在那次见面中,武汉两位官员专题汇报了硚口区化工企业搬迁污染土壤防治方面的情况,并恳请国家环保部给予支持。
周健随后表示,武汉市应“进一步搞好深度调查”,做出项目建议书,按程序报国家环保部组织评审。未来,环保部将结合全国《“十二五”城区场地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和资金安排给予支持。
“之前全国也有过对毒地治理的项目,治理情况不大理想,所以这次国家的计划分两批,第一批带有验证性质。效果比较好的话,就下第二批计划。这次武汉能有幸入选,确实是武汉市各部门协作高效工作细致”,武汉市发改委一位科长告诉本报记者。
“很多污染土地其实都是历史遗留问题”,上述武汉市发改委官员表示,由于武汉染料厂已停产,土壤污染的责任主体早已消亡,“但政府部门又需要承担起它的社会责任”。
像染料厂这样的污染场地在武汉存在的数量有多少?从该《治理项目建议书》可窥一隅。
硚口区为武汉市七个中心城区之一,其中,古田地区又为武汉市三环以内化工企业相对较为集中的区域。统计显示,武汉市三环线内化工生产企业共127家,其中硚口区有99家,占武汉市化工生产企业总数的78%。
近几年,武汉市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的工业企业陆续迁出主城区。仅在硚口区,化工企业搬迁后腾退的土地总数就达4118亩。
武汉市环保局随后组织人员对腾退出的土地进行了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初步估计污染土壤面积为1260亩,占总面积的30.6%。
“早些年,地方政府在发展过程中太短视。现在出现的土地污染问题,多是八九十年代的企业留下的”。中国土壤学会土壤肥力与肥料专业委员会委员,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胡红青表示,地方需要持续发展,就会继续招商,
再过十几年,现在引进的企业搬走,新的土壤污染问题再次出现。“这就是一个循环”,作为一位环保科研领域的学者,胡红青忧心现状,他认为,要想打破循环,政府需要主导修复工作,同时地方政府应改变发展理念。
毒地在武汉已不是孤例,2007年春节前,武汉汉阳区的赫山地块,原属武汉市农药厂,有工人中毒被紧急送往医院获救。2010年,长江明珠经适房小区被媒体爆出此前是化工厂,后开发商道歉。
在全国范围内,很多城市都出现类似事故。2004年4月,北京宋家庄地铁站发生中毒事件;2006年7月,苏州南环路附近郭巷的一家化工企业,搬迁后留下20亩毒地,导致六名筑路工人挖土时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