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工信部非常重视手机‘后门’内置软件吸费的现象,每年都会对一些地市的山寨手机进行抽查。”在沈鹏(化名)看来,工信部治理“后门”内置的态度一直很坚决,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运营商底下的人和SP公司勾结得太厉害,每次抽查都有人通风报信”。
“这次抽查将在9月13日至17日开展。哪些人参加、抽查哪几个省份、抽查的内容主要是什么,有关系的SP公司早就提前知道了。”沈鹏说。
沈鹏给中国青年报记者发来的一个链接显示,9月8日,有人就在上方网发布了题为“传9月工信部将开展服务监督大检查专项行动”的文章。文章称,“9月份工信部将不进行第三季度拨测,取而代之的是覆盖全国8省的服务监督大检查专项行动。此专项行动文件部长下周一签发至各相关部门,因此,请暂对以下内容保密”。
文章所列的“以下内容”指的是此次服务监督大检查专项行动的具体安排,包括“检查组人员构成”、“被检查地区”、“检查时间”和“检查内容”等4项。
检查时间就是沈鹏提到的“从9月13日开始到9月17日结束”;“被检查地区”共8个省(区市),分为4个区,分别是东北区的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西北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的湖北省和安徽省,南部的广东省和云南省。“检查内容”一项提到,“南部及中部4省是此次检查的重点地区,将会对业务进行多批次拨测”。“检查组人员构成”一项写道:“工信部电管局将派出4个工作组,每组负责两个省”,每组设组长1人、组员3人,“包括被检查8省共抽调4人,打乱后分到4个组;运营商抽调4人,打乱后分到4个组;另外一名成员为当地管局提供”。文章还披露了当时已经确定的3个组组长的姓氏和职位。
“检查内容”一项还提到,此次检查的“重点为内置业务,还有媒体互动,另外短代下载业务也会涉及”。沈鹏告诉记者,为了检查内置业务,工信部派出的检查组到达被检查地区后,会购买大量的外地手机卡,然后插入山寨手机中进行测试,看是否会产生不合理的费用。如果发现存在“后门”内置软件吸费的现象,将对相关的SP公司进行查处。
去年第一季度,针对当时消费者投诉较多的山寨手机内置SP业务吸费的问题,工信部对手机内置增值业务的服务和收费行为进行了抽查行动。工信部在此后发布的2009年第一季度电信服务质量通告(以下简称“2009一季度通告”)显示,该次行动对73部手机终端内置的46家增值电信企业的585项增值业务的服务和收费情况进行了集中抽样检查。
2009一季度通告称,结果表明,所抽查的增值业务99%收费正常,整体情况良好。但在检查中也发现,仍有4项手机内置增值业务使用不正常,大多集中在未获得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的手机型号上,主要问题是:内置业务不明码标价或标价不规范;内置业务菜单名称与实际提供内容不相符或名称低俗;没有提供内容却扣费等。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对存在问题的违规企业依法进行了严肃处理。
工信部今年5月15日发布的2010年第一季度电信服务质量通告(以下简称“2010一季度通告”)显示,一季度,针对央视“3·15”晚会上曝光的“手机内置后门软件,暗藏收费陷阱”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查证属实的违规增值电信企业和手机生产厂商进行了依法严肃处理,并组织开展了后续跟踪检查,对20款手机内置的314项增值业务收费情况进行了抽样拨测。
2010一季度通告并未公布该次后续跟踪检查的结果,但称“经检查,相关电信企业已对涉及的违规业务采取了业务下线、停止计费等措施,整改要求得到落实”。
沈鹏告诉记者,由于每次检查前总会有人把消息走漏出去,所以各个内置的厂家自然就屏蔽了下行(指发送增值业务短信的服务通道——记者注),所以就测试不出来什么了。
此前,有媒体对“所抽查的增值业务99%收费正常,整体情况良好”的结果也提出过质疑,认为抽查“不痛不痒”。
沈鹏也表示,那些有关系的SP公司在得知消息后,会提前与内置商打招呼,“避过抽查的风头,只有那些没有关系、不知道抽查消息的SP公司才会被查出来”。
“吃一圈,啥也检查不出来的。”在上方网的披露文章下面,有网友如此回复。
本报北京9月16日电